浅析如何加强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2019-02-17刘波
刘 波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企业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而铁路工程施工企业更是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服务于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运输服务。
1 铁路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部分铁路企业虽然建立了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责任制度体系,但是,在实际推行中,困难重重,无法获得明显的管理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起专业的组织机构来负责开展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最终导致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的缺失。综合来说,铁路施工企业所建立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不能完全覆盖项目这个业务流程的所有环节,项目内各部门职责不清,导致了相互间协调沟通的缺失,最终致使无法开展有效的成本管理工作。
1.2 施工物资疏于管理造成的浪费
铁路施工工程项目相较于企业工程项目来说,采购的建设物资量大,物资从采购到使用及残值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浪费的现象。总体来说,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疏漏之处,例如:不能明确物资管理的权责,或者缺乏对采购的物资采取严密的保管措施,造成物资管理不善而不能使用、丢失,租用设备使用率不高,物资采购、租赁计划不科学导致浪费等。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物资采购、租赁花费,形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1.3 劳务分包单位选择不谨慎
铁路施工企业在选择劳务队伍时过多的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因素,导致没有相应施工能力的劳务队伍进入铁路项目施工市场,因为能力与承担的业务不匹配,导致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失守,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成本增加。
1.4 考核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部分铁路施工企业虽然实施了成本管理工作,也有明确的权责划分,但是,即使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划分清晰,却没形成有效的考核管理办法,仍然不能对成本管理实施准确有效的考核工作,无法真实地反映出铁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情况,这很容易造成成本控制的不确定性。另外,没有有效的考核制度,不能分辨出成本工作控制好的部门和个人,这样就会打消组织和个人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1.5 管理支出过高
管理支出不像施工资料采购支出一样可以看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只是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这就很容易造成相关人员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实施不法活动。例如:一些招待费用、领导出差过程中的个人消费项目就可能列在管理支出项目中,从而导致生产运营成本的提高。这样,既造成了铁路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还将增加法律风险。
2 铁路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探讨
2.1 加强成本管理体系建设
铁路施工企业必须把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放在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对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业务梳理,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将责任细致划分,明确到各责任中心,细化到岗位,人人成本管理责任上肩。强调各部门之间互相协作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始终以控制成本的目标出发,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针对铁路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再到验收这个过程进行责任划分,关键节点明确指出主责部门、协助部门及信息分享部门,确保成本管理覆盖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积少成多,将成本支出牢牢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保证企业的利润水平,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2.2 加强物资管理
铁路企业在加强物资管理方面,在采购过程中,首先要针对物资及设备的来源进行优化,可以依靠招标采购的方式来选择价格合适,质量过关,信誉好的优秀物资供应企业,同时重要的物资供应必须有两家及以上的供应商。其次,铁路企业必须严格把控物资的入库出库活动,派专人负责物资保管工作,并对其制定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例如:采用两级物资出库审批。物资出库时,必须要有专职物资管理人员和主管领导签字确认方能出库。再次,定期对物资数量进行盘点,确定入库、出库及使用和报废数目,并组织召开物资使用情况会议,总结物资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节超分析。计划合同部门要做详细的合同交底,明确项目部与劳务队之间的物资设备的责权划分,出库材料要有劳务队负责人签字,以方便计划合同部门根据合同对劳务队使用的甲方代购物资进行扣款。
2.3 加强劳务分队单位的管理
劳务分包单位的选择要严格把关,对意向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优选公司合格分供方名册里的劳务单位,同时适当引入实力强、信誉好、资质等级高的队伍作为新鲜血液进行补充,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队伍的选定。队伍进场施工后根据合同中约定的甲方义务做好服务工作,做到双赢。
2.4 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只有做好了成本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才能调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开展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为铁路企业约束成本管理工作起到支撑作用,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必须明确监督考核的组织机构。只有明确了监督考核实施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考核的相关职能,建立起监督考核的部门,企业依靠其可以对相关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在各个项目中有效实施,并且,通过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审核工作,对各项目成本管理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出成本管理的普遍经验,有利于铁路企业整体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第二、必须建立监督考核的管理办法。铁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成本管理工作监督考核的相关制度,利用制度约束监督考核部门的工作,避免监督考核部门成为“法外之地”,不能约束其行为。通过宣贯成本管理监督考核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以及正确面对监督考核工作的发现,同时为监督考核工作 “划红线、定规矩”。
第三,必须全面推进监督考核工作的实施。机构成立了,规矩定下来了,接下来,企业必须要求全体人员和部门推进这一管理工作的实施。首先,铁路企业管理层带头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带头迎接监督考核工作;其次,要求所有部门和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之中,并将接受监督考核工作作为各部门各人员的一项义务;再次,在监督考核过程中,全面配合监督考核人员的工作;最后,积极改正在监督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预防这些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
2.5 加强管理支出控制力度
铁路企业如果要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利润水平,严格控制管理支出也是重中之重。首先,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在项目进场之初精确计算出管理费用支出的预算额度,剔除那些不是必然发生的相关管理费用;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批工作,确定费用支出的类型,避免非计划的管理支出滥竽充数,充当管理支出造成的预算超支,例如:不合时宜的差旅费、招待费用等。
3 结束语
铁路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作为提升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是否可以有效运行,直接影响到企业降本增效的能力。目前,我国铁路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铁路企业严格按照成本管理的相关要求,切实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建设物资、劳务和管理费用的支出,并全面开展监督考核机制,相信铁路企业必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迅猛增长,为我国铁路建设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