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2019-02-17张建刚

四川水泥 2019年2期
关键词:物探岩土界面

耿 强 张建刚

(1.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 四川 德阳 618000)

(2.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 四川 德阳 618000)

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建设施工而言,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勘察还可以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与水文条件, 以此为基础制定可行的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地基基础与参数, 为工程施工现场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并保证岩土综合利用以及改造规划的有效性。岩土工程勘察期间,主要是按照工程规模、安全性、稳定性、抗震设防规定、荷载、结构特征等为依据,对勘察方案进行编制,但是其中难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1 工程概况

某岩土工程的平面布置方向为东西向,工程平面为矩形。住宅楼分别是小高层建筑以及高层建筑,分为地下1层和地上层数为11层、19层,建筑结构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桩筏基础,工程室内的正负零标高是4.45m,并且有1层地下室,地下室的基础埋深8.0m,此外还包括独立地下车库,箱体高度是5.25m,地坪标高是3.26m,埋深则为6.3m。针对该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期间,涉及到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为此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环节面临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界面规划方面。这一类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岩土体、风化程度的界面规划、地质与软弱地质结构面确定、不良地质界面的规划等;其次,地质形态方面。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是由于勘察工作人员针对地下空洞、物体以及排布模式、埋设方式等情况不够了解,导致出现问题;再次,岩土参数方面。对于岩土参数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在获取原始岩土样本这一工作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室内、外试验岩土层无法顺利开展。其中室内岩土层包括岩积土、风化岩以及粗颗粒土等,如果这些土体参数存在问题,可能会对施工现场岩土形变量、承载力等参数的明确造成影响;最后,勘察综合能力方面。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勘察工作人员,实际组织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勘查技术人员在获取野外、室内相关数据、资料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致使数据准确性和资料总结存在不足[1]。此外,勘察人员所掌握的建筑结构设计技能与基础知识还需要完善,实际勘察过程中没有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导致最后获得的勘察信息与实际规定存在出入,影响岩土工程施工。

3 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提高勘察有效性

现如今,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在实践中得到了显著的成效[2]。针对岩土工程的施工,为了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工程勘察相融合,便可以为勘察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了解连续性地质界面,规避勘察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漏判与地质界面规划问题。运用信息技术,也可以将勘察期间出现的技术问题加以解决。以本次工程施工为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运用了数字化建模这一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保证最终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时间的消耗。

所以,岩土勘察中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来说具有极强的适用性,能够全面提高勘察工作的有效性。针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岩土工程,建议将多种物探、钻探方法进行结合,发挥这些技术的优势,提高勘察水平。

3.2 应用物探技术,获得准确信息

当前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物探技术已经逐渐得到普及。针对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施工而言,比较常用的物探技术有CT法、TEM 法以及地质雷达技术等,以上技术的应用原理为点血原理、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结合本次工程勘察实际情况,因为需要进行室外作业,面对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复杂施工环境,所以勘察人员必须要操作相关物探技术,针对勘察过程中出现的断层、空洞等地质结果进行高效勘察,确定施工现场的地质形态与地下物质所处位置等,确保勘探数据的准确性。

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对于各种介质界面的技术问题,需要应用技能型加密的勘察方法,保证地质界面信息精准性[3]。对于此有关学者提出建议,物探技术实际应用范围非常广,与普通钻探技术进行对比,物探技术信息处理效率更快,同时技术操作的有效性也非常高,适合在岩土工程中使用。

3.3 应用新试验测试技术,保证工程安全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想获得原状岩土样本内地质介质,这一工作相比较其他工程的勘察难度更大,所以勘察人员需要使用新试验测试技术,以保证地质介质准确性,例如大应变技术和波速测试技术。勘察人员使用新试验测试技术技术采集数据信息之后,便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绘制图表,对测试过程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为数据分析以及总结规律提供方便。同时,通过以往勘察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勘察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勘察结果展开分析,便可以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予以保证。

4 今后勘察工作发展趋势

结合岩土工程勘察现状分析,勘察理论和实际勘察操作的差异性比较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更加关注设计,反而对勘察不是非常关注,这种思维模式的存在,限制了勘察行业发展,一方面会阻碍相关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也会引发市场不良竞争[4]。鉴于此,对于今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对市场运行体系进行优化,完善自律、约束机制,在源头上杜绝相关问题,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为此,今后勘察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监管机构必须要严格落实施工流程,提高市场行为的规范性,按照勘察、设计、施工的顺序,对市场进行规范,一方面勘察单位要自行制定自律机制,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约束机制进行完善。当然这也为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了要求,即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定,做好岩土项目工程招投标、施工等环节的监管;第二,落实注册土木工程师机制,对于所有工作人员要组织专业培训,通过一直以来的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多数勘察设计企业已经开始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并且在市场规范运行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这一过程中也总结出,勘察资质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个别工作人员在未接受培训的前提下就进入到施工现场,行为规范性有待提升,这对于勘察技术推广造成阻碍。此外,注册土木工程师机制普及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也要严格落实,通过培训培养其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勘察专业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需要在实际勘察的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保证勘察数据准确性,为制定岩土工程施工方案提供参考。对于今后岩土工程行业的发展,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做好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勘察工作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物探岩土界面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一种可用于潮湿界面碳纤维加固配套用底胶的研究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电子显微打开材料界面世界之门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物探技术在某船厂路面脱空探查中的应用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