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2019-02-17王玮
王 玮
(咸宁市长兴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湖北 咸宁 437100)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型产业。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全面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助于强化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对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具有积极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内涵
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机整合体,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涉及各类因素,具有知识体量大、专业水平高、综合性强等优势特征。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来说,既要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又要具备过硬的管理素养,通过协调配合与互相监督,充分发挥工作价值。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
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对普遍化与成熟化。这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会制造大量的粉尘,对施工周围区域水体与空气也不会造成严重污染,符合节能环保的基本要求。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极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预出现裂缝问题。为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严格遵照标准规范执行技术操作,做好防裂缝处理,加强混凝土构件的安全稳固性。
2.2 钢筋连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对钢材的需求量较大。现阶段,相关部门明确限定了钢材数量、型号与质量等关键指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材的需求与客观标准存在较大差异。钢材连接多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这不仅可以保证紧固连接处理效果,还能够有效控制材料与设备损耗,节约施工成本。在应用钢材直螺纹连接技术时,需结合施工概况,实时调整焊接单双数、机械焊接以及接头面积等参数信息,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模式,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2.3 锚固技术
绝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恶劣,或地处崇山峻岭,或地处高险水域,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施工难度。针对这种施工情况,应多采用锚固技术保障施工质量。且在应用锚固技术前,需客观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完善工程设计,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2.4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坝体填筑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坝体填筑技术能够合理解决坝面流水施工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改进施工质量。坝体填筑技术涉及的内容如下所述:
①在明确坝面流水施工方向后,综合考量坝体面积与机械设备配置等情况。从施工宽度方面来说,应将宽度参数控制在10—20 米范围内;从施工长度方面来说,为满足碾压机的施工要求,应将其控制在40—100 米范围内;
②在进一步明确坝体修建次序后,根据施工方案,全面协调控制影响施工工序的因素,如气候条件、施工面积以及施工强度等;
③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
2.5 大坝灌浆技术
1)接缝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明确施工任务量,选择对应的施工技术。同时,在坝体施工阶段,严格遵照标准规范处理接缝。通常情况下,应用较为广泛的接缝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盒式灌浆、骑缝灌浆与重复灌浆。在实际施工时,应结合工程灌浆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浆方式,保证接缝处理质量。在此环节,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灌浆压力、接缝灌浆开张度及混合泥浆粒径。
2)漏水通道灌浆
由于大坝施工环境不同,整体施工流程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通常来说,水利大坝施工环节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渗漏现象,而此类问题也是制约灌浆施工作业的关键因素。对此,高效应用模袋灌浆技术具有实际意义。模袋灌浆技术是指在聚丙烯材质的袋子中填充大粒径砂石,配合双桨灌浆技术灌入速凝剂和水泥砂浆,填充漏水点,从而解决渗漏问题。
3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可行性策略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施工方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系,加大施工运行管理力度,推行常态化、全程化施工技术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改进整体施工质量。
3.1 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需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系,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转。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引入分级管理方法
工程项目施工方应制定技术分级管理方案,保证各环节技术管理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2)推行信息反馈机制
将各类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与策略应用到施工管理工作中,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不适性,而推广应用信息反馈机制,则可以有效调整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与策略,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3)促进施工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紧密衔接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与工程项目管理决策层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解决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同时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实反馈项目管理决策层的战略指导方针。
4)加大技术资料管理力度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注重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实现施工技术应用的可追溯性,以此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3.2 加大施工运行管理力度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应当注重技术运行管理工作。根据预先设定的施工工序,建立健全的技术运行管控制度,将技术责任落实到各岗位及个人。结合工程项目运行概况,尽可能的实现施工动态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加强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标准性与可行性,将各项生产活动所涉及的技术参数控制在技术运行管控体制的可控范围内。
与此同时,注重管控模式的转化,将现场监督、突击检查与定期监督等工作有机整合,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施工技术的全面落实。在监督检查工作环节,一旦察觉任何技术性问题,应及时作出反馈与调整,并追究相关责任人。以此增强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引导与规范施工行为。
3.3 常态化、全程化施工技术培训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方需结合技术管理工作需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施工技术培训活动,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设计施工技术的人员主要包括施工技术应用人员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从施工技术管理角度来说,通过组织技术管理培训,可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深化其对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同时,树立全局意识,实现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的有机整合,进而充分发挥管理协同效能。
从施工技术应用角度来说,施工方应在工程项目施工初期阶段,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具体包括电焊操作、水下作业、高空作业、计算机技术及远程通信技术等。再者,建立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加大制度宣传力度,为施工管理工作的运转提供必要条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方要形成常态化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学习、技术培训与技术宣传等活动,以促进人才的流动,并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其通过技术考核的前提下参与基层工作,保障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转。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施工技术的合理性、规范性与可行性,加强技术应用效果,进而提升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