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
2019-02-17袁成功
袁成功
(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28)
建筑工程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楼面裂缝问题,楼面一旦产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可能引发各类建筑事故,建设单位必须充分重视。影响楼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同时原因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常见的如施工材料和施工温度等[1]。另外,项目建设设计、实际建筑物完成建设后的实际使用情况等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本文涉及工程为某市体育馆,项目占地面积一共25600m2,外观为六角形,屋顶实际跨度为126m,项目风格为民族风。项目设计容量为1万人,完成建设后,预计在体育馆内可以开展网球、篮球等赛事内容。该项目建设规模较大,项目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延续,该项目出现了质量问题,楼面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现象,技术人员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裂缝的产生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2 建筑施工中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材料吊卸区域裂缝
在材料吊装区域内出现较为严重的楼面裂缝问题,这是因为该部分结构平均施工速度仅为6~7d/层,完成楼层砼浇筑工作后,养护时间没有达到相关规定标准就开始了吊运施工,而且吊运的主要对象为钢筋、模板、钢管等重量较大的物品,结构强度本来就不足,再加上超负荷的荷载作用,导致混凝土楼板出现弹性变形,最终出现裂缝问题,而且这些裂缝通常为永久性裂缝,这些永久性裂缝在高层建筑施工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旦产生难以修复。
2.2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
多根线管集中的位置也容易发生裂缝,如果施工预埋的管线直径较大,且在敷设管线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程度的交叉或者重合,就会十分容易发生楼面裂缝问题。
2.3 楼面砼的养护不当
建筑物楼面产生的裂缝较为常见的为混凝土板裂缝,这些裂缝的深度一般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另外,养护方法不当以及温度不合理也会导致混凝土板出现裂缝,比如养护时间过早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养护时间过晚会使混凝土板面的水分快速蒸发,混凝土内的水泥因为缺乏必要的水化水,体积会出现急剧收缩的现象[2],这样一来,混凝土早期强度会比较低,并由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作用最终发生开裂的现象。
3 裂缝的综合防止措施
3.1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管线分布集中的位置通常应力较为集中,也是容易发生裂缝问题的区域。如果房屋开间宽度和预埋管线的直径较小,管线敷设的方向和混凝土受拉和收缩方向相互垂直时,通常不会有楼面裂缝现象的发生,而如果开间宽度和敷设管线的直径较大,管线敷设方向和混凝土受拉力和收缩的方向一致,就极有可能会发生楼面裂缝问题。所以,针对管线集中的位置和管径较大的管线,必须增加设置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起到充分的加强作用。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发现,采用Φ6~Φ8抗裂短钢筋具有更好的加强作用,合理设置短钢筋间距≤150,控制两端锚固长度要≤300mm。线在敷设管线的过程中,尽量防止立体交叉穿越的现象,针对不可避免的较差布线的位置可以应用线盒进行加强。另外,为了防止平行排列想想,管线集散位置尽量应用放射分布的方式,进一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如果管线数量的设置已经影响到混凝土截面强度,应该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在结构四周设置122Φ 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2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任何项目的开展的主要矛盾及时质量和工期之间的矛盾。本文涉及项目的主体结构的平均施工速度为5~7d/层,另外,楼面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养护时间没有达到具体要求就开始开展重量较大的吊运施工,加大了楼面裂缝产生的概率。因为这个时候混凝土强度不足,再加上超强度的荷载和冲击作用,最终就会引发混凝土的受力裂缝现象,这些裂缝通常属于永久性裂缝,一旦产生,很难修复,常见于大型项目的高速施工中。针对这种裂缝,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防治:(1)控制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快,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通常来说,为了保证混凝土最低的养护效果,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应该控制在6~7d/层为宜[3]。(2)合理安排施工技术,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只能适当地开展弹线、测量工作,不允许开展大型的吊运施工,防止因为过大的冲击导致混凝土出现雷锋。完成浇筑的 24h后,可以适当的分批进行吊运施工,但是吊运过程中尽量做到轻卸、轻放,避免过大的冲击振动力的产生。直到完成浇筑后的第3d,可以正常开展支模施工或者大型的吊运施工。(3)在支模过程中,为了降低荷载作用,吊运上来的施工材料尽量分散就位,避免集中堆放。
3.3 楼面上层的钢筋网保护技术措施的加强
在开展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楼面来说,钢筋会起到一定的抗拉力的作用,为了防止混凝土因为温度原因出现收缩,另外也是为了抵抗荷载的弯矩,钢筋的保护层都应该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钢筋保护技术一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但是技术水平仍然不高,而且该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这也正是楼板下层的钢筋通常较细的主要原因。钢筋因为施工人员的踩踏会出现变形或者弯曲。楼板和钢筋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楼板下层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作用。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的频率较大,导致踩踏频率也会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层钢筋就会容易出现弯曲甚至变形。针对这类情况,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双面和双向的钢筋,需要适当地设置钢筋小撑马,控制小撑马的纵横向的间距≤600mm,特别是直径较小的钢筋,这样设置的效果更加明显。(2)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工作时间,做好预埋和楼面模板的收头工作,避免因为施工人员过多产生过大的承重量。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施工教育。
3.4 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完成浇筑后的养护工作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充分合理的养护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伸缩裂缝。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工期,混凝土完成浇筑后的养护工作通常做得不够彻底和充分,严重影响混凝土凝结质量。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应用草席或者湿麻袋对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通常为7d。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施工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都较多,为了彻底解决建筑物裂缝问题,必须选择合理优质的施工材料,应用最为科学的施工技术,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