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2-17

山东化工 2019年16期
关键词:导向仪器成果

李 斌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快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推广,各州分别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成果导向(OBE)课程改革运动[1]。2004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共同建立了《华盛顿协议》,由此OBE理念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2]。2013年6月,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在国内的不断认可和推广,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由此标志着我国拉开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帷幕。近几年,随着成果导向教育的本土改造化和推广,必将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成效显著的职业教育新常态。

1 课程特点

当前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分析技术尤其是仪器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了长足发展,具有显著的发展性和前沿性。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原理和技术上均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化工、医疗、材料、环境、材料、刑侦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仪器分析》已然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中材料、食品、化工、药品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仪器分析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几个模块。这些分析方法的显著特点在于,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独立,仪器的原理、操作各有不同,都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同时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对应相应的仪器。由此导致,仪器分析课程内容较为宽广,理论较深,实践性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新速度明显加快,难度进一步增大,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枯燥、难以掌握,相应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3]。

2 存在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学习较为盲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同时缺乏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差,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脱节,无法使教与学匹配并良性循环。上述问题,在仪器分析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集中体现以下方面[4]。

2.1 教材

仪器分析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很多理工科专业都开设有该课程。当前,部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为了满足更多的专业需求,内容往往大而全,泛泛而谈,结果导致教材适用性不强,使得学生对教材其中部分内容不感兴趣,进而对仪器分析课程兴趣显著降低。

2.2 设备

与仪器分析课程相匹配实验设备普遍造价较高,各高职院校仪器设备的台套数普遍较少,学生多、仪器少、操作机会少是当前存在的显著特点,学生大多通过模拟仿真软件、观摩教师操作演示及视频演示来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实验的参与度,实验热情显著降低。

2.3 课时

仪器分析是一门学科交叉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物理、设备、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由于该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这一阶段,专业课开设较为集中,而安排的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类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和操作存在很大难度,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再加上仪器造价较高,台套数少,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高端仪器设备,在有限学时的实验教学内,很难使学生完全掌握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2.4 操作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涉及的仪器设备通常价格相对昂贵,自动化程度很高,操作过程通常较为简单,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学生平时缺少足够的训练的机会,操作规范化程度不高,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仪器分析操作数据处理虽然可以借助各类工作站进行自动分析,但往往需要分析人员提前建立相应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能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建立方法及数据处理,但缺乏应变能力,当样品的形态、纯度等发生改变后仍然机械式地照单抓药,使分析的结果准确度产生较大的偏差。

2.5 考核

传统的仪器分析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对全过程的监控及创新思维的考查,大多根据实验报告给出成绩,该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3 教学改革

成果导向(OBE)教育指以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成果作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强调成功是成功之母,以所有学生通过学习均能获得能成功为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如何成功做事这一问题,促使教育改革从重视资源投入向重视学习成果进行转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OBE理念,结合现有仪器分析教学情况,从学习理论、课程模式、教学方法、评量方式等几个方面对仪器分析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该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

3.1 遵循行动导向学习理论

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应用成果导向理论能够为培养、构建学生能力体系、的相关课程开发方案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表现为行动导向学习。所谓行动导向学习指的是在仪器分析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是以教学目标作为引领,学生能够自主和全面的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不断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以此理论为指导,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做中学",丰富学习的方式,并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结合各种仪器的特征、操作方法、适用范围等,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行动学习和体验学习等相关学习理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2 采用能力培养课程模式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培养模式较多,其中模块式教学、能力本位、学习领域课程等模式较为常见。每种模式均具有其特征、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能将一种模式运用于所有课程或者一门课程的所有内容。根据仪器分析的课程特征,研究发现,采用能力本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较为有效。该培养模式强调对能力点的培养,可用于仪器分析中各单项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将仪器分析课程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进行设计,突出与生产岗位一致的工作过程,适用于需要将真实工作过程在线于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突出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工厂实际操作情境,并不断探索实施教学手段情景化、教学过程情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课程模式。

3.3 选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在分析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资源配备、教师本人特长等的基础上,应根据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方法灵活性的特点,以具体情况为依据,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相同课程有不同教师授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综合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目前适合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主要有问题解决教学法、项目教学法[5]、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在仪器分析教学单元中,可选用任意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将两种或多种教学方法组合使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决定。

3.4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在成果导向理论指导下仪器分析课程实施,需要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多元评价主要表现为评价的方式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呈现方式多元化等形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能够使教师及时的关注到学生任一阶段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并对教学需求做出回应,通过不断的评价,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赏识学生学习成果,从而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成功[6]。因此,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当前较为有效的一种评价途径。

4 结语

成果导向(OBE)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了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充分反映了多元方法和多种模式并重的发展趋势,从学习理论、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出发,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兴趣,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及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促进高职化工类专业的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导向仪器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工大成果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