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应用
2019-02-17董淼
董 淼
(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0)
0 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参考国外先进的雨洪治理理念提出的一个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城市建设时保护自然的方法,主要内容是要求我们的有关部门必须将自然的雨水滞留住,实现对其净化后循环使用的目的。通过与排水系统的紧密结合,分析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让雨水可以得到资源化的合理利用,将其海绵般的吸水和渗水功能能够充分进入排水系统。本文将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有针对性地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提出战略举措。
1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1.1 社会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其不仅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还给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逐渐往城市迁移,这就造成了城市资源的匮乏,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在一些特大城市,洪涝灾害经常发生,水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难题。海绵城市建设将景观设计与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相结合,利用城市周围的绿地,有效地储存遗留下来的雨水,可以合理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紧张问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科学的理念依据和方法。
1.2 生态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不仅可以降低城市硬化的比例,而且还能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的实际空间。通过设计不同的绿化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适合不同建筑的雨水滞留系统,让全市至少 80%的雨水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增强了城市防治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城市园林设计的巧妙结合对城市整体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根本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让原本相对立的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变得不再冲突,在城市建设中渐渐开始可持续发展[1-2]。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实践
政府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影响极低的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举个例子,在进行公园的规划设计时,设计师必需考虑公园具体的生态布局,保护现有的生物和自然资源,同时,还需要调查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环境要求的条件下来进行开发和设计[3]。
2.1 建设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一种以低冲击理念为基础的凹槽绿地,其可以快速汇集吸收雨水,并利用植物和泥土的关联作用来净化雨水,将雨水逐步渗透进土壤中,蓄积地下水资源,可用于园林的浇灌和设计。在设计雨水花园的时候,设计师必需注意园林的地形,尽量不要延长雨水在地面上停留的时间,以免浪费充足的水资源,减少雨水的渗透量。在地势非常低的地方,设计师必需设置具有导流作用的缺口,草地下方的凹口最好控制在5-15cm这个范围,保证只要一出现雨水天气,地面上的雨水就可以优先进入地下储水系统。
2.2 建筑的设计需符合雨水的流向
居住房屋的设计可以选择使用绿色环保的屋顶,雨水管道的衔接必须具有储存的雨水桶,保证流下的雨水资源可以被引入到房屋周边的绿地内,并最终流进分散式的开发设备。建筑材料的选择将会直接关系到雨水的流速和流向,设计师必须优先选择对雨水水质没有任何影响的光滑材料来进行设计,某些会直接影响雨水质量的外观材料最好放弃使用。如果设计师不能保证自己选择的材料和雨水的流向管道符合雨水的流向和储存的质量要求,那么最终设计完成的建筑也只能是一具没有绿色环保理念为支撑的空壳。
2.3 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形和雨水渗透处理
和雨水花园不同,一般的园林设计需要对地形先做一个合理的选择,特别是在公路旁的绿地,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雨水经过地面是否能够顺利流入绿化带内的储水系统中。在设计地形时,要考虑地面的坡度高于绿地,铺路所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影响雨水的质量和流速。一般来说,道路的面积和雨水的径流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城市的道路建设看上去更加美观,非机动车的道路选择的铺路材料均是透水的鹅卵石和植草砖。在这些材料的中间会留有专门渗透雨水的小缝,这些小缝可以使雨水充分渗透到绿化带的储水系统中[4-5]。
2.4 科学设计园林水景
在城市一般的园林景区中,设计师通常会设计壁流水景或人工湖。壁流水景具备一定的观赏性,水流从壁面上端倾泻而下,顺着壁面垂直流出,水体给人一种紧贴着墙面的美感,就像一个很小的瀑布一样。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水流的壁面上会专门设计一些极具创意的浮雕,当水流经过时,浮雕就会呈现出一种立体的美感。这种设计对水资源的储存要求很低,其与收集、过滤雨水的系统是紧密相连的,可以很大程度地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
而人工湖因为本身的地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设计师就利用这个特点来扩大人工湖的面积,并将人工湖作为景区的中心。由于渗透力对雨水的储存影响很大,因此,设计师会特意在湖底设计防漏层,并在人工湖的四周种上许多花草树木,将人工湖与绿化地下的净化系统相连接,可以大大地加强其对雨水的储存功能。冬天寒冷的时候,人工湖的防冻层还会阻止水的冰冻,雨水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旁边绿化带下的储存系统,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加快了其流速。
2.5 设计生态停车场
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区里的停车场大约会有几百个停车位,这些停车位大都建立在地下,紧挨着地下雨水储存系统。当雨水天气发生时,地下停车场很有可能会被雨水冲刷,而造成车辆淹没的严重后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师在设置停车场的整体结构时,会优先考虑如何才能将雨水排出口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当积水达到一定深度后,可以第一时间经过排出口流入地下雨水净化系统,将业主的损失降到最低。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中与地理条件、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材料都是密不可分的。政府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善城市居住的生态环境,就必须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出发,并以此为依据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工作。根据不同的景观环境再来具体实施,既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可利用性,又要将花草树木的美化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相结合,从实际中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解决水资源匮乏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