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2期
关键词:承包单位项目管理单位

蔡 钦

(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福建 莆田 351100)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文件的要求下,EPC总承包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主流建设模式,但是EPC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模式,在建设模式认知及项目管理方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而且会影响EPC总承包模式的健康发展。

1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推行将国有投资(含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新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主要基于EPC总承包模式较传统承包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工程建设周期较短。采用 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在规划出让条件下达的基础上,建设单位就可以进行招标工作,而设计、施工及采购的一次性招标同传统承包模式的分阶段招标而言,缩短了前期的招标周期;同时,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就可以着手办理项目前期报建手续,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同步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采购方案及组织相关论证工作,缩短了项目前期的工作周期。

2.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较传统承包模式,在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的责任和风险能够更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身上。

3.建设单位的工作量较小。在 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单位不再以单独的分包商身份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有利于项目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有效地解决设计与施工的交流衔接问题,极大减少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分包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等相关参建方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从而减少建设单位的工作量,可以让建设单位的精力放在外围协调和资金筹集等影响项目建设的重大因素上,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4.合同总价与工期固定。对于社会效应明显的项目可以在控制投资的基础上,更好地确保项目更快地开工建设,并及时完工建成投入使用。

2 EPC总承包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EPC总承包模式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也在大力推广,但在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缺少 EPC总承包模式的行政管理办法规范文件。中央及地方政府对设计、施工和政府采购等都有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及行政管理办法,但是对EPC总承包的行政管理,包括前期工作、招标工作和标后管理等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市场管理办法的操作依据,影响EPC总承包的规范化管理。

2.对项目的品质、质量和工程量签证控制度低。EPC总承包模式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承包单位在工程设计时,对项目所需的施工工艺要求、选材用料和设备设定上必然倾向市场利润率高的方向,而项目的投资规模及投资总额是相对固定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极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各种用材用料档次不一,从而影响项目的品质。而且,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单位主要对总承包商进行监管,对工程实施过程参与度低,一旦监理单位不作为,就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甚至导致对隐蔽工程量认定的失控。

3.影响地方建筑企业的生存空间。EPC总承包模式对总承包单位的资质要求比较高,能够满足投标条件的基本都为大型建筑企业,极易造成寡头垄断,导致中小建筑企业没有参与空间。而且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发包大多为一次性发包,以房建项目为例,从主体结构,室内外装饰,设备安装到智能化,室外景观绿化及夜景照明等工程一次性发包,一旦地方政府及企业泛滥地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会严重影响地方各类中小型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和咨询类中介机构等建筑企业的生存空间。

4.项目管理不当易造成手续难于报批和预结算困难问题。EPC总承包模式下,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有些建设单位在预算成果尚未确认,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及办理质量监督备案等建设手续的情况下就安排总承包单位进场施工(尤其是工期较紧的政治任务项目),错误的管理方式导致“边设计、边预算、边施工”情况出现,从而造成手续报批后置,项目无法顺利竣工和结算。

3 EPC模式管理建议意见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EPC总承包模式下一步的实施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 EPC总承包模式的行政管理办法。相关行政行业主管或监督部门要正确深刻认识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的目的和意义,健全EPC总承包模式的标前及标后管理制度,设定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条件,避免建设单位盲目采用EPC模式,既有利于EPC总承包模式市场的规范化,也能给中小建筑企业留有适度生存的空间。

2.注重人才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总承包模式项目的品质、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建设单位应加强人才的培养,注重项目负责人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培养,以利于建设单位方的项目管理,同时也能在建设单位与工程总承包单位双方在洽谈中更快地达成共识。

3.明确项目管理制度及项目负责人制度。建设单位在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前,应推行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明确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部的权利及义务,做好廉政风险防控,高薪养廉,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品质和安全生产,有效控制投资。

4.规范工程总承包的合同管理。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建设单位应打造一支集财务、工程技术和法律的专业型人才团队,从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签订前介入,在全过程建设中按合同约定进行项目管理,加强索赔,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5.规范项目建设的基建程序。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更应严格把关项目建设基建程序,严格把关地质勘察、地勘审查、初步设计、初设审查、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预算编制、预算审核、施工许可证办理、质量监督备案、相关方案论证和增加工作指令等的基建程序,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顺利竣工及结算。

6.引进全过程咨询服务。结合 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需要,建议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建筑市场形成第三方工程综合咨询服务机构,该机构应配有熟悉工程建设法规和项目建设基建程序的管理型人才,工程建设经验丰富熟悉设计、造价和施工的复合型人才,财务和法律等专业型人才,便于为团队不健全的建设单位提供EPC总承包模式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建议该类型企业由国有企业成立,一方面可以保证该类型国有企业在自身开发项目建设任务不重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团队可以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规避该咨询机构被总承包单位收买的风险。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广下,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一种方式,凭着其综合效益及市场需求,将逐渐成为国内的主流发包模式,其优势也将不断凸显。在EPC总承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各方充分进行研究探讨,提出确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相关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承包单位项目管理单位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农民工工资支付中承包单位的法律风险防范
填单位 要推敲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浅谈变更及工作量确认流转体系优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