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园林绿化施工程序及园林植物栽植技术
2019-02-17林运荣
林运荣
(福建省榕圣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0)
0 引言
以福州市左海公园西湖左海修复及提升工程为例,该绿化工程:常绿乔木137株;常绿灌木14951株;落叶乔木447株;落叶灌木11934株;草坪39227.8 m2等。本文具体讨论园林绿化程序以及植物栽植技术。
1 园林绿化施工程序
与其他工程的操作程序类似,园林绿化工程的程序也需要按照相应的步骤来进行,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先后顺序来完成,应在施工过程中反复检查验收,保证各个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程序之间的衔接无误,从而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高质量水平。
园林绿化施工程序可分为三个步骤:(1)施工场地的准备;(2)对苗木的种植及灌溉;;(3)绿化施工之后的清理,以下将进行详细探讨。
1.1 施工场地的准备
(一)施工场地的清理
主要是通过人工来清理所有施工范围内的垃圾以及影响施工的灌木杂草等,并将这些清理物装车后运送到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
(二)换土及土地修正
由于绿化之前的原土并不一定能满足绿化施工所需要的土地质量,因此在绿化施工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更换和修复,是通过机械及人工方法来使土地达到较高的肥沃程度,较好的排水性能。在换土之后,可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对施工现场的土地进行机械性的操作,使其达到平整或高低不一致的效果,最好可用绿叶落花加以装饰。
(三)对苗木的种植及灌溉
1.2 .选择苗木
根据实际的种植要求和绿化方案,选择适合的树种和树形,树苗需要长势健壮,具有较为强大的抗性,生命力足够旺盛,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考验,同时要具备最基本的美感,树形优雅。
1.2.1 苗木的修剪
为保证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应及时对种植后的苗木进行修剪,苗木枝干上的枯叶老木会吸收一部分植物体内的水分及营养,因此应选择疏枝修剪的方法进行操作。
1.2.2 苗木的种植
首先根据当地的实际周围环境情况挖出一个适宜的土坑,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坑宽约42厘米,坑深约22厘米。在将苗木种植在坑内后,及时将肥料与周围落叶等腐殖物打散施用在树坑中,注意肥料不宜过多,否则苗木会由于周围溶液浓度过大而失水过多,最终导致苗木死亡。
1.2.3 给苗木浇水
在种植好苗木之后要及时进行对苗木的灌溉,浇水的时候要十分严格把控水量的大小,若水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对苗木的损害,反之可能会导致达不到苗木所需要的水分。栽种后,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天气情况对苗木的浇水进行一定的人工调整,若该地较为干旱则适量增加浇水的次数及每次的数量,若该地水源较为充沛且气候湿润多雨则可适当进行遮雨并减少浇水,使苗木周围水环境保持充分且不多余的状态。
1.2.4 对苗木的养护
对苗木进行浇水后,接下来应安排对于苗木的养护操作,可定期对种地地修整及土壤翻耕,并在苗木种植后的一段时间里,要及时修剪苗木来保持美观,及时用肥料等营养物质来对苗木进行养护,同时要安排好苗木的灌溉和排水装置,对苗木精心养护。
1.3 绿化施工之后的清理
绿化施工的最后一步,就是在一切都施工完成之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打扫,清除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施工垃圾,同时将施工现场的可能对苗木生长造成影响的落叶枯枝装车后带出种植地,保证施工场地的卫生。
2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类型
2.1 和谐型植物配置
和谐型的植物配置指的是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需要实现植物的颜色与形态之间的和谐共生,植物的颜色与形态是植物外化的两种重要部分,也是生态园林最具观赏性的部分,因此在植物配置中要注意达到植物在配色与形态大小差异之间的视觉和谐。另外,从生态功能性的角度,植物的配置还应该达到植物与动物、人类、环境之间的和谐,因为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中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植物的配置不能破坏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平衡 。
2.2 统一型植物配置
统一型植物配置是根据植物本身品种、颜色、形态的差异进行植物的配置工作,在配置中应该注重将同一品种的植物进行集中区域的培育与栽植,因为不同品种之间的跳跃培育会影响视觉上的美感,造成视觉上的杂乱感,因此在进行植物的配置时,应该将同一品种、同一颜色以及形态相同或者相似的植物进行集中的培植,从而使得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从整体上形成一种秩序美感。
2.3 静态型植物配置
静态型的植物配置是指在植物的配置中应该将植物的配置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联系,需要与周围的建筑物等静态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从而使得从静点观察植物与周围实物环境形成一幅静态画卷。这就需要设计者不仅要将设计视角定在园林之内,还要突破设计边界的限制,将园林内植物的设置与园林周边的环境建立紧密的联系,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待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设计。
2.4 动态型植物配置
动态型的植物配置是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实现不同品种不同区域植物间的过渡性与连接性,不能在植物配置的不同区域间形成断层,这会影响植物配置设计的整体美感的表达。因此,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将园林内的植物进行整体性的分类与规划之后再进行整体设计,使得园林内植物的配置不仅具有静态的美感而且具有动态性的联系,不同配置区域间形成良好的过渡带,这样能够增强植物配置的可观赏性,同时,也能够给人们更加舒适的观赏体验,真正达到生态园林起到的愉悦身心的作用。
3 植物配置问题和解决方案
目前,许多生态园林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设计中过分强调视觉冲击与美感,没有注重视觉效果与生态性的结合,导致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成为了一种景观上的点缀,而不具有实际的生态功能,或者说没有发挥出本应发挥的功能性效果。第二点是在许多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引入的树种只考虑形状,颜色等因素,但没有充分考虑它们对当地的适应性,使得许多植物景观的成活率非常低。仍然有许多园林设计师缺乏和谐共生的理念,缺乏对城市植物群落的客观观察和理解,从而导致本土树种与植物的应用较少,植物的配置缺乏地方自身的特色。因此,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过程中,要解决科学和协调问题,最重要的是设计者必须具备整体观的思维方式。在园林设计之前,应该规划和预见各种景观,不仅要求植物景观的观赏功能,还要根据当地情况坚持当地景观策略,充分使用当地的树种和当地植物,增加园林的生态功能。
植物的护养要从施肥,防害虫,灌溉,排水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施肥,在植物结果过程前施多肥,过程后要施较少的肥,同时在下雨前、除草松土后等情况下进行施肥。其次防治病虫害。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两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了解病虫的生活规律和习性,从而有效的做好防虫工作。再到灌溉,水分是植物生长重要的来源,合理灌溉能够帮助植物更好的成长。先灌溉新栽幼小植物,后灌溉成熟植物。天气炎热阳光强烈的中午不可灌溉。贯彻少灌溉,勤灌溉的原则。最后是排水,如果灌溉过于充分,导致水分积累土壤中,就需要进行排水工作。明沟排水,暗沟排水是主要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