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渗水裂缝及解决措施
2019-02-17杨斌
杨 斌
(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0 引言
在高层建筑密集占领城市的今天,要想获得相关部门的检验以及居民的满意,首先就要解决好建筑的安全问题。对于一个建筑的安全质量来说,地下室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属于建筑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地下室底板渗水裂缝问题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难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分析。本文将结合案例,对典型的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渗水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渗水裂缝的原因
1.1 高层建筑自身构造不合理
(1)高层建筑在进行建造时,往往只注重其本身结构的防水性,而忽略了外加防水层的重要性。由于混凝土自身是一种材质不均的复合型材料,并且其有许多种类的材料混合而成,分布没有规律,这种结构会使得混凝土自身有着这或多或少的间隙,高层建筑底板如果以后会渗水,就可以在这些间隙间进行流通。不可抗力的作用是难以预测和预防的,比如在地下室底板的板块以及地表之间形成的相互碰撞与挤压的情况,而导致地质自身出现位置移动、出现裂缝等情形;并且如果地下室顶板长期经受日晒雨淋,其板面和板底之间的温度差异较为不稳定,而造成建筑材料形状变化、地质沉降等,这些都极其容易使得地质结构不稳定形成裂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渗水也就有了流通的道路。这些外在因素依靠人为的让混凝土变得更加紧密严实是不能抵抗的,因此仅仅注重混凝土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2)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应当是防水工作应当做的最严格的部分,然而一些建筑在施工时没有注意到这点,有的是未能在底板设计防水保护装置,有的则是在地下室堆放各种材料,这些没有注意到的点都会使得地下室产生缝隙,从而形成渗水。
(3)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问题,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进行了理论分析,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再加上施工人员如果在进行施工时,只是教条地根据图纸来进行,而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造成地下室渗水。同时,在高层建筑刚开始建成时,出现了一些微小的裂缝,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及时补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越来越大的裂缝,地下室渗水也随之而来。
1.2 高层建筑使用材料问题
(1)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原材料使用不当,地下室的抗渗混凝土根据抗渗压力不同可以分为P6、P8、P10、P12,该类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提高其密实度,进而减少缝隙,这样渗水的通道也就会变少,而如果选择不够密实、有质量问题的混凝土材料,就会使得建筑在装修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渗水。
(2)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材料不合适,比如防水材料太薄、使用期不够长等,当期在地下水中浸泡时间过久时,再加上质量本身有问题,就会导致防水材料的表面由于地下水的乳化而丧失其原有的防水作用,导致地下室渗水。
(3)高层建筑使用的混凝土中含有水泥这一材料,而水泥又是由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物质所构成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决定了混凝土在碰到水的情况下,能够释放很多的热量,这之后的混凝土即使在建筑物表面的的热量散去了,其内部的热量依然会存在,渐渐的便会由于高温的原因使地下室出现裂缝,造成渗水现象。
2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渗水裂缝的解决措施
2.1 提高地下室设计水平
高层建筑地下室在进行设计时,可以从来两方面来提高其质量,首先是关于其基础建构使用的双层双向钢筋,该钢筋的特点就是在建筑板的顶层和底层各有一层钢筋,并且在底筋、面筋的横向和纵向都配有钢筋,这样两层的两个方向都有钢筋,接触面积增大,承受的重量也就会自然变大了。其次是在地下室的底板涂上一层防水层,K11 浆料通用型的防水材料是最适宜的,由于其不仅在表面形成保护,更可以渗透到基层内部形成枝蔓装结晶体,渗透到各裂缝之间,对底板形成有效的防护渗水作用。
2.2 建造之前防止裂缝形成
设计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时,如果在建筑物的表面进行打孔,一定要打孔的位置准确、大小深度等事宜,对于打孔后的封口也需要仔细检查是否使用了水泥胶与化学胶双层保护,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裂缝的形成,渗水现象的出现。
2.3 处理好出现的裂缝
地下室一旦出现裂缝,就时深水的前兆,因此一定要对裂缝进行及时处理。首先需要测量裂缝的大小从而确定其范围,然后仔细清理其内部,确保其无杂质,再利用枪体内部注入的胶,将其精确注射进缝隙内,一直出现胶体从裂缝中流出来的情形,就可以抹干胶体,进而阻止裂缝,使得地下室不再出现渗水。
3 案例分析
福建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水。此建筑为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共两层,工程地点在地下室负一层底板渗水(施工部位没有负二层),施工部位主要是是预留的变形缝,在建筑方施工时是有特殊处理的,此处变形缝当时在建造时,地下水压力特别大,所以施工方在此处预留了一根直径200mm 左右的镀锌钢管,以便将地下水引流。建筑完工后,由于地下水压力比预想的还大,又在此处附件打了一口深井(深度比预埋的镀锌钢管浅),当地下水过大时,用抽水机将地下水抽走,以减小地下水压力。如果采用常用的灌浆补漏,就会发现在灌浆补漏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底板出现多处冒水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越堵越漏。综上考虑,为了不影响该高层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需要将堵漏改为引流。
3.1 施工步聚
(1)基层清理:用电锤将变形缝凿出U 形槽,U 形槽深度为50mm 到原混凝土基面为止,宽度约为60mm。U 形槽清理要求:平整,对凸出部位铲除。
(2)预埋引流管,回填瓜米石:最下面用直径50mmPVC 管道,用切割机平均切成两半后辅一半在U 形槽内,PVC 上面用瓜米石铺垫10 mm,保证回填后,下面的引水槽排水顺畅。
(3)饰面恢复:用碎石加水泥搅拌均匀,将U 形槽上面抹平,保养。
(4)检查验收:无明水冒出混凝土表面。
3.2 经验总结
地下室渗水原因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如果不了解建筑结构,盲目处理,有时候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我们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渗水而影响到建筑的使用问题,所以简单实用的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引流也是一种手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使用。建筑也和人一样,都是有寿命的,如果不能全面妥善的解决,将会带来更多麻烦。因此在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渗水进行施工时,需要考虑安全性、可操作性以及施工的精准,综合考虑各个可行性方案,使用有效的防水材料,让居民居住的更加适宜舒心。
4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加快的今天,大多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都设计成商铺,商铺上面的楼层则为居民住房或办公用房。地下室裂缝渗水的现象并不少见,极有可能给整个高层建筑带来物质损失的同时,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与心情。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地下室裂缝渗水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在设计、施工以及维修各方面共同监管,相关工作人员提高责任感,为居民以及城市增添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