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及措施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工程

高 艳

(142331197611040569,山西 吕梁 0330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在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把握着产生巨大利益的机遇。要想在法律范围内使利益最大化,就要加强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中包含了很多内容,并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非常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差。要提高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发现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寻求合理的途径,规避风险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下面讲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1 工程设计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进行缜密的工程图纸设计,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从工程设计开始规避工程造价的风险。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不要过于理想化,图纸设计要符合实际资金情况,重视成本和造价,避免资金问题阻碍工程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最开始设计的图纸要尽量完善,避免在施工时产生较大偏差导致图纸的大幅度修改,这会导致企业难以控制工程的造价,并且阻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图纸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之前要充分了解施工当地的实际情况,多走访,多调查,保证图纸符合实际情况。设计人员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否则很容易出现失误,直接影响工程的成本和利益。

1.2 行业市场竞争因素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的攀升导致建筑企业的工程成本飞速增长。由于工程造价存在不确定性,在建筑工程开展之前要关注市场动向,提前预测成本,做足准备。

1.3 施工管理因素

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若缺乏长远的眼光和良好的管理技术,就无法及时获得市场信息,从而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管控。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观念较为传统,在很多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没有借鉴新理念,也没有对工程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造价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这主要体现在工程管理人员对市场工程造价动向了解不深入、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分配不明确等方面上。

1.4 施工队伍水平因素

施工队伍是一项工程的主力军,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造价。一项工程的涉及面是极其广泛的,也涉及到许多单位和个人,如施工者、监督者、管理者等,这些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严格遵守施工需要积极完成施工任务,创造更大的工程价值。

1.5 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所需要的原料价格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的,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这就导致施工方只能被动接受原料报价,从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去适应,控制工程造价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购入施工原材料时,很容易误判施工需求而购入过多或过少的材料,原材料过多导致施工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的利益,原材料过少则需要重新购入材料,不同批次的原料可能存在价格上涨或规格不同等问题,导致工期延误,影响工程质量。

1.6 行业政策因素

建筑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巨大,从而政府和市场不得不出台各种政策来管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建筑企业要深入了解政策要求,根据政策内容调整施工,要学会运用政策中对自身有利的部分,推动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政策要求管理成本费用,避免影响造价管理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造价。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困境

2.1 体制不健全

从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来看,对工程造价管理客观影响较大的是体制问题。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制度还不够完善,或者政策与政策之间互相叠加,影响实际调控的实施。同时也导致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受到体制的很大制约。

2.2 工程过度投资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建筑工程进入白热化阶段,工程过度投资问题频发。这导致建筑工程造价攀升,提高了工程建筑成本,一部分企业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导致工程资金分配不合理,也加剧了不必要的资金损耗。一部分企业内的工程造价管理由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负责,导致企业没有建立起合理的造价评估系统,工程整体的造价预估也出现较大的偏差。

2.3 计价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内的人力价格、原材料价格、建筑设备价格等随市场变动变化较大,这就要求企业要具有合理的计价方式,否则很容易在工程造价预估上出现偏差,影响企业利益。随着部分企业的传统计价方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企业的亏损情况时有发生,整体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也较差。

2.4 设计招投标管理不细致

部分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重点考虑工程设计,忽视了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的计算也不够仔细,设计的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差过大。除了客观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若管理人员管理不细致,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预估,降低了造价管理效率。另外,企业在设计招投标时考虑不够深入,工作分配混乱,预算和实际情况出入过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3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树立环保意识

现阶段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对建筑行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建筑企业要树立环保意识,在不延误工期的基础上快速完成施工任务。企业要协调好环保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对施工手段进行合理的调整,维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占用不必要的自然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3.2 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进行任何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加强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制度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宏观调控的水平,也能维护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注意遵循客观规律,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大胆创新,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制度。另外,要尊重市场规律,将计划经济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建立合理的造价管理制度。

3.3 大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企业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将专业的施工人才、管理人才投入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中,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提高工程造价的预估准确率。优秀的技术人员可以准确预测市场变化,作出正确的决策,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优化工程设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基于工程需要,定期举行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理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水平。

4 总结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相关企业要主动承担起责任,遵循原则,有效管理施工成本资金,合理调控资金分配,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持下,积极开展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工程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子午工程
工程造价之旅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工程
工程
工程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