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问题
2019-02-17杨东
杨 东
(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山西 046000)
建筑结构设计,会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产生非常直接且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设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通常状况下,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且又相互制约,在完成建筑设计之后,再设计具体的建筑结构。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应全面考虑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事项,同时,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肯定要充分尊重建筑设计的内容。
1 建筑结构设计的含义
通常状况下,结合相关设计思想,将建筑结构设计分为3 方面具体的内容:
1.1 设计建筑结构的具体方案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肯定是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原则,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情,比如说,建筑物的所在位置、抗震性能需求、建筑物功能等具体情况,合理甄选、确定建筑物的外在造型和内部结构,然后结合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具体要求,再进行建筑物内部受力状况以及承重体系的计算和设计。
1.2 计算设计
首先是计算建筑物的荷载问题,具体包括外部荷载和内部荷载,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建筑物荷载的计算标准;其次是计算建筑物的结构构件,结合建筑物荷载值以及构件相关标准试算,选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另外,预算构件截面。
1.3 计算结构内力
具体包括建筑物内部的扭力、弯矩等数值的计算。
2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会存在哪些问题
2.1 框架配筋问题
通常状况下,建筑物配筋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框架柱配筋问题、二是框架梁配筋问题。我们知道,设计建筑结构的工作量十分大,在设计钢筋率的时候,大部分的设计师不会全面考虑建筑物实情以及相关的设计标准,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判断。例如,高层建筑的顶层,要承受的风力荷载非常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科学提升高层建筑顶层的配筋率,但是,在设计实践中,很多设计师不考虑这一因素,这无疑增加了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同时,设计师在进行结构建模时,没有充分考虑屋面梁的具体尺寸,导致计算出的配筋率不准确且与实际状况不符。
2.2 计算楼板变形度时遇到的问题
某些设计师,在计算楼板变形度的时候,产生的误差大,准确率非常低,设计师在弄不清建筑结构的具体状况以及具体的布局状况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楼板变形度的计算,虽然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讲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知道外界有很多的客观因素会对楼板变形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假设在计算楼板变形度时,对外界客观因素考虑不周,那么计算结果和实际状况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肯定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问题。
2.3 抗震设计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震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另外,我国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建设速度也在加快。我国在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方面,要求是非常严的,然而,有的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结构的时候,没能严格遵守建筑物所在地的抗震要求,甚至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照搬行为,这肯定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地震频发致使全国各地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做出了调整,有些设计师没能想到这一点,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没有保障。
3 问题解决方案
3.1 科学计算配筋率
配筋率小是在设计建筑结构高层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使用附加 筋的办法。附加筋的使用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状况:一是,在梁下作用力集中的地方,使用附加筋,结合实际状况,来决定是否把附加筋加在截面高度内;其次,如果主次梁的截面面积相差不大,那么,次梁的荷载肯定会增加,如果出现这种状况,也要将附加筋使用在次梁上,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整体质量。
3.2 科学计算板、梁的跨度
通常情况下,课本上等理论的跨度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常规建筑结构的计算,并不适用于实际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梁板理解为梁中间的刚性支撑,也可将其视为一个变截面板。当扁梁结构中的板厚、梁高差不多时,需在梁中间进行长度计算,在配筋时,要选用梁中间的弯矩和梁厚、梁边弯矩和板厚配筋中数值较大的那个。结合独立基础变截面含义,可将柱子比做成超大的截面梁,所以,进行梁配筋时,要使用柱边弯矩。通常情况下,削峰是正常存在的。
3.3 科学计算沉降
挖开地基后,摩擦角范围内坑边底土会受限且不会反弹,而基坑中间的土,是会反弹的,人工清理反弹土。基坑小时,坑底受到的约束力较大,此时,反弹是可以忽略的。计算沉降时,要结合坑底附加应力进行。基坑大时,坑底不受任何约束,计算沉降时,必须结合基底压力进行计算。对于坑边基底土约束,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安全储备,这就是沉降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
3.4 楼面的钢性设计
计算程序时,要确保如实展示实际的建筑结构受力状况,因此,进行楼面刚性设计是必须的,楼面刚性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误差、控制误差。通常状况下,要通过几个方面进行楼面刚性设计:首先是在制定设计建筑方案时,要将可能地排除导致楼面变形的结构,比如说:有着过大缺口的凹槽;过大的楼层漏洞等等,这些结构的存在都会增加楼板变形的程度;其次是合理布局建筑结构的钢性,另外,还要确保配筋率够大,这些都是楼面刚性设计所必须的,假设建筑结构达不到这一要求,那么,通常情况下是建议在洞口边增设附加梁,或是合理提升暗梁、边梁的配筋率,亦或是借助斜配筋,达到设计要求。
3.5 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设计建筑结构之前,先是要深入调查、了解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包括气候、土壤、水土等各个方面)以及具体的抗震特殊性需求,结合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具体要求,权衡建筑物建设的投入资成本,在确保建筑物质量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还要使用最科学的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工艺;其次,设计建筑结构时,严守国家建筑物抗震性能相关的具体要求,例如:确保柱切面的尺寸符合国家标准是保证柱的抗震性能的基础,假设柱的剪应力太大会使柱受到损坏;当平均应力和相差较大时,就会出现混凝土压碎现象。因此,要保证柱截面宽、高度均>30cm且比例≤3,方能确保柱有较好的延性。配置纵向钢筋时,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配筋率最低,设钢筋时,一定要保持对称,这也是让柱的延性符合标准所必需的。
4 总结
总前文所讲,设计建筑结构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建设要求、使用功能以及具体的位置,科学设计建筑物内外形式、合理计算建筑物的配筋率,切实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等,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要想建筑设计地更安全、更经济,要有机融合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增加计算机的利用率,增加环保绿色、高效新兴建材的应用范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强化先进设计理念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