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垃圾分类开始
2019-02-17惠婕
■文 / 惠婕
2019年6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明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建立分类处理体系,促进可回收物充分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019年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通知》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将进入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时代,这是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一大进步,体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同时,保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负责。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卫生填埋法简便易行,但是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其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也容易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焚烧法是将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条件下经过燃烧反应,可燃成分充分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焚烧法一般可使垃圾大幅度减容,大大减少了占地,并能回收热能用于生活取暖和发电。但是未经分类的垃圾进行焚烧会导致有毒气体二恶英的释放。堆肥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产生有机肥料。但是使用未分类的混合垃圾,连有害垃圾都包括在内,生产的有机肥料含有塑料、玻璃等杂质,镉、汞等重金属超标。
垃圾分类,可以促进对“放错位置的资源”回收利用。使垃圾减量,节约土地资源。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经过分类的垃圾,有效地控制了含水率,提高了焚烧发电的效率,也控制了有害物质的生成。此外,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也可以生产出质量更高的有机肥料。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践行绿色生活、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破解“垃圾围城”的城市困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通过多年的宣传和尝试,中国公众最缺乏的并非垃圾需要分类的意识,而是垃圾如何进行分类的知识,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知》的颁布只是一个开端,想要让垃圾分类真正在人们的生活中落地生根,还需要不断完善、健全长效机制,狠抓落实,持之以恒,创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社会氛围。全社会携起手来,为可持续发展努力,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