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溧阳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2-16雷城娟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影响因素

雷城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屈光发育;影响因素

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感觉,人体感知的外界信息至少有80%经过视觉途径获取,在人得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至关重要。3-6岁学龄前时期是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可塑时期,该阶段儿童视觉系统会在外界适宜刺激下逐渐发育成熟,但同时异常的刺激也会导致儿童视觉功能做出异常的调整和改变,从而引起视力问题。屈光不正指外界平行光线不能正常聚集在视网膜黄斑部,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影响视力健康。另外,由于学龄前儿童视力可塑,该阶段屈光不正具有可逆性,早期筛查并予以有效治疗对恢复儿童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现对溧阳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发育现状展开调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为时限,随机于我院接受双眼屈光检查的儿童中抽取10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3-6岁,性别不限;出生于溧阳并于当地成长的儿童;家长知情同意,配合调研;资料获取齐全。排除标准: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入选儿童中,男57例,女48例,3岁23例,4岁27例,5岁30例,6岁25例,平均4.51岁。

1.2方法屈光检查采用Topcon自动视力表投影仪,型号ACP-8;电脑验光仪,型号RM-800;拓普康验光仪,型号KR-8900。检查由专门验光师操作,采用小瞳打验光单,滴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散瞳后重新打验光单。屈光正常评价标准:3岁球镜屈光度(s)[+2.00,+300]D,柱镜屈光度(c)[-1.00,+1.00]D;4-5岁s[+2.00,+2.50]D,c[-1.00,+1.00]D;6岁s[+1.50,+2.00]D,C[-1.00,+1.00]。屈光异常分类诊断标准:3-6岁s<-1.8D,初诊近视;3岁s>+3.8D,4-5岁s>+3.3D,6岁s>2.8D,初诊远视;3-6岁c<-1.5D或>+1.5D,初诊散光。统计屈光异样检出率,观察疾病分布情况。

另自行设计《视力健康调查问卷》发放给儿童家长,收集与儿童屈光发育有关的信息,包括儿童每日看电视玩手机时间、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每日睡眠时间、读书用眼距离、是否偏食、母体孕期有无保胎治疗、是否足月生产、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家族病史。比较观察屈光正常与屈光不正儿童指标差异,多因素分析导致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

1.3统计学处理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X2检验,其中异常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屈光检查结果105例儿童中,屈光正常92例(87.62%),屈光不正13例(12.38%),包括散光7例(6.67%),近视3例(2.86%),远视1例(0.95%),散光并近视2例(1.90%)。屈光不正儿童中,男7例(12.28%),女6例(12.50%),占比相当(P>0.05);3岁5例(21.74%),4岁3例(11.11%),5岁3例(10.0%),6岁2例(8.0%),可见屈光不正发生率随儿童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2.2屈光异常原因分析屈光异常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以屈光不正为因变量,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经计算,每日看电子产品/>2小时、偏食、母体孕期接受保胎治療、出生体重<2.5kg是屈光不正危险因素(依次OR=2.164、1.151、1.362、0.977;P<0.05),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是屈光不正保护因素(OR=1.815,P<0.05)。

3讨论

屈光不正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主要原因,现已被WHO列入“视觉2020计划”重点防治眼病。本研究择取105例溧阳市3~6岁学龄前儿童分析当地屈光发育情况,结果检出屈光异常13例,占比12.38%,虽较文献报道同龄儿童全国平均发生率略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视。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加大用眼强度,使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疲劳,特别是对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学龄前儿童,对视力损害很大,不利于眼健康,是研究证实的导致儿童屈光不正的独立高危因素,本次调研亦得到证实,因此,减少儿童电子产品使用对视力保护至关重要。营养摄入也与儿童视力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证实,钙、蛋白质、硒元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族等营养物质均对维持儿童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偏食的儿童很容易造成上述眼保护营养物质的缺乏,也是导致儿童发生屈光不正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有效防治儿童屈光不正,合理营养、均衡膳食十分必要。另外,孕期保胎用药与吸氧可能影响胎宝宝眼胚发育,低体重儿易发生视网膜病变,也是可能导致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充足的户外运动能减少近视发生率,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诸多证实,本研究中,户外运动亦是儿童视力的保护因素,主要原因为光照能刺激瞳孔收缩,加之远距离观看,可以缓解视疲劳,对眼健康很有帮助。本研究中,低龄儿童屈光不正发生率高于高龄儿童,可能原因为低龄儿童更需要保护,外出活动不及大龄儿童多,同时更易闹,家长可能错误的拿电子产品去哄,更进一步诱发屈光不正发生可能。对此,应引起家长儿童视力保护重要性认识,引导儿童科学用眼,同时定期接受屈光检查,以早期发现问题,纠正不良习惯,及时干预治疗,更好的保护儿童视力健康。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影响因素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