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2-16王权帝赵红霞谢秀丽李素芳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

王权帝 赵红霞 谢秀丽 李素芳

【关键词】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日常生活质量

脑血管病患者主要为脑血管的破裂出血甚至形成血栓,造成患者脑部出现损伤,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表现为头晕、头痛以及烦躁不安,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作者对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做出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血管病患者,经过颅脑拍片确诊。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试验组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54.6±7.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为39~71岁,平均年龄为(58.5±6.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患者治疗期间,每天8点开始注射纳洛酮,将2毫克纳洛酮加入到500毫升0.9%的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天一次。晚上8点注射醒脑静,肌肉注射,剂量为每次2~4毫升,一天1~2次。

1.3观察指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运用GCS评分表进行判定,对患者语言、动作反应以及睁眼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分值越低,患者的意识障碍越严重。日常生活质量评价使用ADL评分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试验的所有数据,日常生活质量评价以及意识障碍评价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日常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质量评价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日常生后质量评价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GCS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GCS评分(6.9±1.8)分,治疗后为(14.7±1.5)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1±1.6)分、(9.3±1.2)分。治疗前2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討论

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是一种_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头晕、昏迷、嗜睡、烦躁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目前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拮抗作用特别强,能够使阿片类激动剂快速逆转,引起高度兴奋,改善呼吸系统,使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亢进,增加脑输出量,迅速促醒,尽快恢复脑组织的通气性,不存在其他的不良反应。醒脑静出自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古典名方安宫牛黄丸,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开窍醒脑的功效,促进脑循环,减少脑损伤的面积,对意识障碍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醒脑静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都有效果,能够缩短脑血管患者昏迷的时间。纳洛酮和醒脑静单独使用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都有效果,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两者联合,才是一种高效的药物组合。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的评分,试验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的治疗过程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比常规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整体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68例临床分析
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颈动脉彩超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常见问题及对策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