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2019-02-16王赵云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食管反流病腹针

王赵云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腹针;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评分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所致,以反酸、胸骨后疼痛、烧心、呕吐为主要临床症状,具有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增加癌变的风险,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GERD西医临床常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等药物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取得的效果常不理想。半夏泻心汤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经典方剂,腹针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GERD治疗中也具有一定优势。为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内镜检查均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过敏体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治疗禁忌症及治疗依从性差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5.63±3.75)岁;病程0.5~6年,平均(3.12±0.65)年。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患者在—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每次20mg,每日2次;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5mg,每日3次,餐前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

研究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畅联合腹针治疗,组方党参15g,枳实、厚朴、半夏各12g,黄芩、干姜、大枣各10g,炙甘草6g,黄连5g。寒邪犯胃者加香附、吴茱萸各10g,祛除黄芩;胃热炽盛着加蒲公英、丹皮及百合各10g;胃阴虚者加脉动、百合、北沙参各10g。将诸药水煎至300mL左右分2次口服,每日一劑。同时取关元、天枢、中脘、下脘、梁门等穴,采用25x40mm针进行行气、催气,留针30min后起针,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

1.3评价标准(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目标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及食管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目标症状明显缓解,胃镜复查胃及食管黏膜明显恢复;无效:治疗后目标症状及胃镜复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2)症状评分:根据患者反酸、胃灼热、胸痛的严重程度及及发作频率进行评价,无症状记O分;症状轻微,每月发生记1分;症状明显,每周发生记2分;症状严重,每日发生记3分。

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π±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胃灼热、胸痛等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GER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食道黏膜受反流物侵蚀、防御机制下降胃排空延迟所致。中医认为GERD属于“噎膈”范畴,其病机与肝失疏泄、胆火犯胃密切相关,故应以辛开苦降、降阳通气、散结化痰为主治。半夏泻心汤中半夏降逆止呕;黄芩、黄连除湿泻热;党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干姜辛温开散、降逆止呕;厚朴、枳实调和脾胃;诸药联用,共奏辛开苦降、降阳通气、散结化痰之功效。腹针治疗中,关元可生清降浊;中脘和胃降逆;天枢治上腹部病症;主穴联合可行气止痛、疏通经络、补益气血,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应用可协同性的改善GERD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胃灼热、胸痛等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确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半夏泻心汤胃食管反流病腹针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