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髌骨半脱位疗效探讨

2019-02-16金蕴杨士鹏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治疗疗效

金蕴 杨士鹏

【关键词】膝关节镜下手术;髌骨半脱位;治疗疗效

随着全民运动热潮的兴起,社会运动人群的增多,慢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膝关节髌骨半脱位引起的身体疼痛及功能障碍成为了困扰大多数运动青年的重大问题。针对此类疾病,可以利用膝关节镜进行细致的探查,从而有效的发掘、消除治病因素,有效解除、缓解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了某院2017~2018年的50例膝关节髌骨半脱位患者,分析其在接受膝关节镜下手术后的治疗成效,现将结果说明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某院2017~2018年间收治的50例(60膝)髌骨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5.6±7.2岁。病史从1~13月不等,部分患者伴有轻度的膝关节外伤史。临床及查体表现为:在日常的活动中伴有侧膝关节疼痛,尤其是外侧疼痛明显,严重时行走和下蹲等受限,局部伴有肿胀、压痛,部分患者存在轻度关节外翻畸形。屈伸活动范围:伸(2.5±2.1)°,曲(108.5±10.1)°,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4.5±1.2)分,Lvsholms评分为(71.2±8.1)分,Q角为(14.2±3.1)°,该50例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该组患者使用的手术设备均为Stryker高清关节镜及其系统,采用常规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手术的过程中膝关节镜的镜头光源和操作工具,通过患者髌骨下的内、外侧切口双通道进入,膝关节镜镜头在通过下外通道进入关节后,要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关节损伤的全面探查,主要探查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及半月板损伤。探查后发现该组患者均存在髌股外侧關节间隙狭窄、软骨损伤在Ⅱ度以内,位于髌股内侧的关节间隙较宽,髌骨外侧支持带及髌股韧带增厚挛缩、张力增大,内侧髌骨支持带较松弛。在手术中要适当的对存在损伤的软骨和滑膜进行处理,并且使用cut模式的射频电极由浅入深的逐层切开部分存在挛缩增厚的滑膜、张力较大的支持带浅层、腺叶卷曲的外侧髌股韧带等各层组织,确保外侧髌股关节的间隙能够适度张开,对髌骨进行反复推挤以探查张力的适当程度。再次使用同样的方法探查内侧髌骨支持带及髌股关节,用COa模式的射频电极对髌骨关节的各层组织进行均匀的热凝熨烫,促使位于滑膜支持带和髌股韧带等的软组织能够逐渐挛缩并收紧,确保髌骨内外侧髌股关节的对称,张力的适中均衡。患者患膝的被动屈伸范围要控制在0~130°,只有当患者患膝的被动活动达标后,才能关闭伤口。在膝关节切口周围均匀覆盖的无菌棉垫,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术后患者要遵照医嘱,按时服用低剂量抗凝药物,以有效预防下肢的静脉血栓。无菌棉垫和弹力绷带可在术后24 h后拆除,并进行第一次伤口换药,换药后可引导患者逐步展开功能锻炼、下地活动。

1.3观察指标术前术后的膝关节疼痛模拟评分(VAS)、Lvshol-ma评分、患者的Q角及膝关节活动范围数据。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π±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其中差异值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50例(60膝)的膝关节镜下髌骨半脱位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降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s评分明显上升,Q角相对降低,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高,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患者在术后的膝关节疼痛感明显降低,膝关节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未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

3讨论

髌骨半脱位指的是患者的膝关节屈曲程度达到20~30°时,髌骨会像股骨外髁前方滑移,当屈曲程度再加大时患者的髌骨会复位到股骨的滑车沟部位,此时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的髌骨弹跳及滑脱感,并伴有短暂剧烈的疼痛。实验数据表明,采用膝关节镜下治疗髌骨关节半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在患者无明显高位、低位髋骨,伸直屈曲畸形,Q角过大时,该手术方式可以确保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猜你喜欢

治疗疗效
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