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与效果分析

2019-02-16王琳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效果

王琳

【关键词】硬膜外注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升高机制;效果

随社会进步以及医疗水平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病患可通过手术而达到痊愈的目的。而对于手术来说,麻醉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麻醉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术中患者需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临床逐渐开展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硬膜外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以及效果,具体为:

1资料同方法

1.1资料选2017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下肢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40例,乙组40例。40例是男性,40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21-69岁之间,其平均是(41.19+3.69)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方法乙组硬膜外麻醉:L2-3做硬膜外穿刺,患者穿刺成功后在硬膜外置入导管(置入导管深度约为2cm),方向是朝向头部,硬膜外给药麻醉,第一次推注3~5ml的利多卡因(2%),观察5min,未发现异常后推注5ml的利多卡因(2%),5min后再推注5ml的利多卡因(2%)。在此基础上甲组加腰麻:L2-3做腰麻+硬膜外麻醉穿刺,经腰椎间隙把局部麻醉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拔出腰穿针,经Touhv针把导管置入到硬膜外,插入深度同乙组一致。手术开始前的腰麻用药为: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5ml,在5min后,观察患者是否腰麻,之后少量多次(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麻醉药物,同时观察麻醉情况,在药物起效后开始手术。患者在麻醉中保持平卧位,经刺针方法明确完全无痛阻滞平面,同时在体表做出标记。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麻醉情况(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所用时间)。

1.4评价标准阻滞平面范围,无阻滞:患者骶神经支配区的感觉正常;部分阻滞:患者会阴处麻木,但是针刺存在痛感;完全阻滞:患者会阴处麻木,且针刺没有痛感。经Bromage评分相关规则以及针刺法确定运动阻滞情况,O分:患者运动完全自由,不存在运动阻滞;1分:踝关节、膝关节无法伸直但能弯曲;2分:踝关节可弯曲但膝关节无法弯曲;3分:踝关节、膝关节均无法弯曲。

1.5统计学分析经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经(π±s)表示麻醉情况、运动阻滞评分,行t检验,经(%)表示阻滞平面范围变化情况,行X2检验,P低于0.05时,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结麻醉情况甲组的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所用时间都少于乙组,差异显著(t=13.499、16.683,P=0.000)。详见表1。

2.2总结阻滞平面的范围变化情况甲组的阻滞平面范围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3总结运动阻滞情况甲组的运动阻滞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显著(t=16.362,P=0.000)。详见表3。

3讨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属于下肢手术最先进的一种麻醉方法,其简单、易控,医生可及时控制药物使用的情况。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阻滞平面的机制是:注入局麻药后,药物通过硬膜上小孔而逐漸渗入到蛛网膜下腔,而升高阻滞平面;硬膜外注射药物可出现容量效应,而挤压硬膜囊,使脑中局麻进一步向头侧面移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硬膜外腔注等量麻醉药物时,甲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大都能满足下肢手术的需要,乙组患者恰恰相反。通过研究总结:在硬膜外注麻醉药物后,药物经外腔扩散而扩大麻醉范围的同时,还有少量药物可通过小孔而进入到蛛网腔,从而引起机体蛛网膜下腔阻滞,而且药物作用范围的扩大而加深药物阻滞效应,可在更下段胸腰骶段出现阻滞效应。所以说:在下肢手术中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通过双重阻滞作用使阻滞平面升高,而节约麻醉时间,提高麻醉效果。

总之,同腰麻相比,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并有效提高阻滞平面,而且术后患者的运动阻滞情况比较好。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