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9-02-16董亚琴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神经阻滞带状疱疹

董亚琴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阻滞;甲钴胺治疗

临床上治疗时带状疱疹较为常见,大多因为感染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且及时的治疗,容易并发后遗神经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有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产生自杀想法。近年来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时逐步引入神经组织治疗法,并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神经阻滞治疗患者的效果,现将数据总结归纳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对象,依据住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般资料:31例男性、18例女性,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7.12±5.11)岁;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28例男性、22例女性,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7.23±5.14)岁。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会批准,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即:口服甲钴胺治疗,0.5mg/次、3次/d。

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神经阻滞方法。依据患者疼痛部位明确受损神经的位置。在这个部位开始神经阻滞治疗,并给予皮内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受损神经周围。5ml的2%利多卡因+0 5~1mg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并利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甲钴胺注射液。

1.3观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

2结果

2.1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VAS评分的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带状疱疹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受到水痘或者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而引发的,主要变现为并患部位剧烈疼痛,而且该病主要针对人群为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而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主要是指当患者机体上疱疹症状逐渐消退之后,患者仍旧出现局部疼痛或者某些部位的疼痛比較明显,患者难以忍受,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神经受损部位出现针刺、灼痛、刀割或者电击等强烈痛感。

由于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而且病程时间长,在长久病痛的折磨下,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该病治疗中,本研究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加入神经阻滞疗法,即在患者受损的神经部位注射一定量的神经类阻滞药剂,如射利多卡因、甲钴胺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起效时间短、药剂浓度高等特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阻断患者体内神经痛感的传导通路,同时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体内因疼痛而引起的各种恶性循环,帮助患者神经系统得到新生,加快其神经组织的修复能力,最终实现消肿抗炎的目的,对带状疱疹患者带来福音。可见,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神经阻滞疗法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应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并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优势显著。要注意治疗期间可能主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恶心区吐等。

总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神经阻滞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三黄膏治带状疱疹有奇效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