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2019-02-16黄建乔张莉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性胆红素白细胞

黄建乔 张莉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因素;危险因素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的最易出现的病因,可综合其他因素导致门静脉循环系统压力异常升高,改变血流量造成血循环障碍,其中EGVB是典型的病理性特征。由此可见,掌握防治EGVB的基本方法可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征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本篇摘取并分析相关患者病例记录、病情进展方向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康复预后造成病情延年不愈的相关因子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性意义的新方向,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纳入标准从病例存储库中随机调取选择2015-01到2019-06确诊为肝硬化EGVB88例患者(预后良好者70例,预后欠佳者18例)的临床信息,平均年龄(57.2±9.3)岁。经过CT及B超影像学诊断、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病史(呕血及咖色液状物体)及相关疾病状况(红细胞比容降低)诊断为肝硬化,并符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标准。

1.2操作方法所有患者一律不得进食、有出血点者局部压迫止血、保障肝功能正常状态、氧气充足、采用抑酸治疗、将门静脉压力维持在低水平,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方向及预后状况将88例病例两组,分别是预后良好者70例,预后欠佳者18例。在此基础上观察性别、确诊年龄、入院初步化验结果、血常规检查情况具体关于血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出血量比较、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4小时内再出血量、Child-Pugh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分析运行统计学软件SPSS22.0录入数据,自变量设置为性别、确诊年龄、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以24小时内再出血量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独立影响因素,两组间的差异比较X2,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准确逐步后退精准分析。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各个观测性别指标、确诊年龄、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hild-Pugh分级统计分析后在中显示均有与临床相关且可靠的统计学意义,比较预后状况有差异的两组患者在各个指标方面的表现差异,得出详细单因素影响预后的情况,具体分析如下表。

2.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肝硬化并發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得出,年龄、性别、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占比及胆红素总量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得出根据,随着年龄的增加,预后及康复情况逐渐表现不佳差强人意,预后欠佳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一项研究表明,患有该疾病的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甚至丧失,老年机体各个组织代谢速率呈减慢趋势,死亡率大大提高显著高于年轻人,年龄是影响疾病好转的危险因子;预后良好者女性少于男性,女性一般预后康复情况较同龄男性相比,普遍较差,可见女性预后风险因素多。但确定可支持的相关临床依据不足,有待探讨,考虑可能与女性生活习惯相关。Child-Pugh分级能够表明肝功能的代偿情况,其中结果显示,每增加一级,对应的预后危险因素相应增加,危险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危险发生死亡。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肝脏,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时胆红素增加,预后欠佳几率与血清胆红素相互关系呈现正相关,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占比增加,同样也增加了预后欠佳的风险。究其原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体内炎性细胞的增加,会刺激机体,为免疫系统提供自身免疫反应亢进的信号,导致更多的炎性介质产生,可局部作用于食管胃底处,血管受刺激扩张破裂甚至严重出血。再出血造成失血量的增加,血中凝血因子随失血量流失体外,血功能下降的同时严重影响肝功能,如此循环,导致失血风险再次增加造成恶性往复。

临床上针对此疾病治疗指南主要是使用常规药物进行预防治疗消除症状,注意门静脉系统中压力的升高,实施监测将其稳定在正常的较低水平;使用具有预防性意义的抗感染药物减少感染机会,减少细菌等微生物入侵,降低再出血机会,增强机体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

由此可见,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失血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子,目前国内针对此群体给予的应有关注不多,报道较少,对于影响疾病因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鲜有。统计结果表明机体功能降低的老龄人,尤其是高龄女性更易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失血量等影响因素的影响,针对此类人群更应注意对失血量的控制的同时积极寻求改善肝功能的办法。

猜你喜欢

中性胆红素白细胞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白细胞
英文的中性TA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知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