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CT的相关性探讨

2019-02-16周莹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鼻窦炎

周莹

【关键词】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多層螺旋CT

下鼻甲肥大也被称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因各种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鼻甲黏膜引起鼻黏膜水肿、黏膜下组织增生和导致鼻腔阻塞所致的鼻内病变。目前针对鼻窦炎、鼻甲肥大的治疗方案较多,包括药物治疗、激光射频治疗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方案也经历了几次主流观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患者的鼻窦CT分析,探讨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提供一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18例在2018年1~12月进行鼻窦CT检查的患者,对检查结进行两次分组比对:①有鼻窦炎CT表现的70例为实验A组,其中,无鼻窦炎CT表现的48例为对照A组;②有鼻中隔偏曲的44例为实验B组,无鼻中隔偏曲的74例为对照B组。其中,患者有女性59例,男性59例,年龄575岁,平均为(38.9±15.8)岁。排除伴有颌面部外伤、良恶性鼻腔鼻窦肿瘤、既往有鼻一鼻窦手术史的患者,除外鼻中隔“s”型偏曲病例。

1.2检查方法设备为德国西门子SMATOM DfinitionASl28层螺旋CT,患者采用平卧位,扫描范围为上颌窦下缘到额窦顶平面,扫描条件为120KV,120mA,螺旋容积扫描,视野150~180mm。原始数据采集层厚为0.625mm,螺距0.5mm,先做轴位薄层图像重建,在此基础上行MPR冠、矢状位重建,MPR.重组轴位及冠状位图像的层厚及间隔为3mm。骨算法重建:窗宽2000Hu,窗位200Hu;软组织算法重建:窗宽350Hu,窗位50Hu。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3.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解剖变异与鼻窦炎的联系分析70例实验A组鼻窦炎(额窦炎23例,筛窦炎55例,上颌窦炎66例,蝶窦炎18例)患者中,鼻中隔偏曲29例,下鼻甲肥大62例;48例对比A组无鼻窦炎患者中,鼻中隔偏曲14例,下鼻甲肥大28例。实验组鼻中隔偏曲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下鼻甲肥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1)。

2.2下鼻甲肥大与鼻中隔偏曲联系分析44例实验B组鼻中隔偏曲(高位偏曲14例,低位偏曲30例)患者中,下鼻甲肥大38例(单侧13例,双侧25例);74例对比B组无鼻中隔偏曲患者中,下鼻甲肥52例(单侧14例,双侧38例)。实验组下鼻甲肥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3讨论

鼻窦炎是一种发生在多个鼻窦上的脓性病变,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肺部并发症,颅内并发症,还会改变视力,加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张爱军Ⅲ、孔勇刚等研究表明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有相关性,与本研究并非完全相符,在本研究中的结果为鼻窦炎仅与下鼻甲肥大相关,但与鼻中隔偏曲并无相关性。邱小雯等研究表明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对侧下鼻甲的代偿性肥大,结果与本研究相似,本研究不仅表明单侧鼻甲肥大与鼻中隔偏曲相关,还表明双侧鼻甲肥大与鼻中隔偏曲无相关相性。曲秋懿等提供了判定鼻甲肥大的标准,提示了代偿性鼻甲肥大的机制,其研究表明窦状隙及血管间平滑肌纤维可能与粘膜性下鼻甲肥大的发生有关。

本次通过118例病例研究结果显示,鼻窦炎与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呈现相关性,虽然与鼻中隔偏发生率并无相关性,而鼻中隔偏曲却又与鼻甲肥大呈现相关性,鼻中隔偏引起的代偿性下鼻甲肥大,可以影响鼻腔道的通畅,堵塞鼻腔通道越严重,发生鼻窦炎的概率就越高。因此,在鼻窦炎的治疗中,耳鼻咽喉科的医师应该重视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的患者,分析鼻窦炎的主要成因,确定解剖结构等信息,做好治疗方案及术前的手术计,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提升治愈率,而矫正鼻中隔偏曲应对于改善鼻腔通气,也对防止鼻窦炎复发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邦鼻净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中药雾化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