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思想的时代解读

2019-02-16崔雪梅

新西部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明美丽生态

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间的关系,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美丽中国是基于中国特色生态保护实践的重大理念,其内在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把握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实现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

(一)“美丽中国”生态思想的出场语境

“美丽”本意为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羊大为美”,都有鲜美之意。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单单是本意出现,它涵盖了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三大部分。绿色体现着生态色,美丽体现着品质情,展现出一种人、自然、社會的和谐之美。“美丽中国”应首先体现在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上,美在我们大自然的高山流水、海河森林、花鸟鱼虫、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等。大自然恩泽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美得沁人心脾。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诗意的居住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美则给自然留下许多自我修复的空隙,这就是美丽中国。

其次,“美丽中国”还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了,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儒家推崇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核心,包含着尊重自然、善待万物的生态伦理道德;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的生产生活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思想;佛教讲求众生平等,这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起着重要的影响。现今“美丽中国”不仅是对古人的生态观的传承,更是对现今生态发展方向的指引。自然、生态、环境的美既是客观世界美的对象,更是主客体之间的实践之美,是一种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结合的主客体在实践中达到统一的和谐美。当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走向大自然时,自然和艺术一样都会带给我们美的感受,美的环境是需要我们创造的,它既是对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传承,更是对生产实践的把握,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中认识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美丽中国”生态思想的本质内涵

美丽中国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环境良好”[1]等众多美好内容的聚集和升华,其核心是要通过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形成绿色经济”。[2]十九大强调要把继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追求相结合,也要把更多高质量生态产品的供给和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不断追求相结合。“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3]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类不能把自己排除在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将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体间性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而且存在于人和万物之间。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相对而言的。这也是与自然和谐、平等相处的理论来源。我们既要满足自身发展的生活需要,也要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在实践中实现创造和满足。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以人的实践活动来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因而,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就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实践活动之中。从经济的角度看,“美丽中国”讲求一种效益优先的理念,自然界给予人类的资源是人类实现创造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才是最有效的发展。从政治的角度看,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仅是本国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自然界无形之中将世界各国连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以其软实力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公民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拥有一种生态保护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国家生态的潜在保护力。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为其提供了生存基础。社会实践也是建立在自然界基础上的,能否协调好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乎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美丽中国”以其简短干练的四个字却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内涵,指导党和人民今后发展生态的大方向,并为其努力奋斗。

新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新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均有体现。其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尺度”来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是人的劳动对象,从而产生环境对象意识和人本质的自我意识,强调人出现以后的人化自然界以及人在实践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和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实现资本积累而不关心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异化的形式,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从根本上破坏人类自身。

马克思认为,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走得是同一条道路,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在异化的过程中,主体通过调控实践活动而不断克服异化,扬弃异化。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地指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后,自然和社会的力量才不会继续作为异己力量和人类对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带来的“过度生产和消费”,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从生态观出发,重点表明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

此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看待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直观性,忽视了在实践中人和自然之间的双向作用问题,这种双向性即可概括为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指导下实际地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深刻认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针对每一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坚持生态保护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新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1、建国初期毛泽东生态思想概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不变主题之一,同时也是我们需要去深入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革命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水利建设、工业布局、勤俭节约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了深刻的阐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毛泽东动员群众大办水利,从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流域治理等方面入手,根治水旱灾害,促进农业增收,人民安居乐业。此外,还要均衡工业布局。毛泽东认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4]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有利于节约成本,缓解沿海工业畸形分布的压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发起增产节约运动,反对铺张浪费,倡導勤俭节约。这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的生态文明消费和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无疑是有深刻启示的。他也曾指出:“人类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过程也是遥远漫长的,大自然在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也要随之进步,也就是现在提倡的与时俱进。”[5]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阐明了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美丽中国”的提出不仅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也是对毛泽东生态思想的一脉相承。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环境承载力的诠释

邓小平强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生产力实践。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及环境承载力上。大跃进时期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事实,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倒退,生态环境也由此遭到破坏。因而,必须尊重生产力现状和当前生态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6]经济发展要同当前社会生产力状况、生态环境承载力保持同步,不断实现创新,是古今中外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经验性总结。人与自然应在双方作用的动态中保持和谐,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无法表现人的本质;违背自然规律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也无法表现人的本质。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科学理论的本质,一是求实,二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动力,更是我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认识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必须立足于当前实际状况,坚持与时俱进的生态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准确认识环境状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经济规划来促进当前生产力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环境的解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7]强调要以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社会改革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实际保护生态环境等都离不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里的发展不是单纯强调GDP的增速,而是以一种科学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以第三产业带动消费,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依靠科技力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绝不能以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人们的表面需求并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真正的需求是与社会发展规律及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是在当前生态环境承载范围内的合理需求,因而要将两者区分开来。最后,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都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个有机整体,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才可以保证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单单只是加强对其保护,更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加注重质量,实现永续发展。也就是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做长远的打算,进而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把可持续发展放到了突出位置。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主要内容,并写入了党的正式文件中;党的十五大强调我国是人口庞大而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因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须的。党的十六大又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注重的是发展质量;快,注重的是发展速度。从以前的“快”字当头到现今的“好”字提前的这一大转变,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在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而且在实践中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发展的效益,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发展的模式,坚持依靠科技力量,走高效益、少污染、低耗能的发展道路,不再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来促进GDP的增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亿万民众的期待。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我们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性的逻辑生态认识体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客观实践规律关系,更是一种伦理关系,将人的道德伦理和终极关怀延伸到人对大自然的身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关系认识的新高度和新层级。

(三)新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8]

具体包括:(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把人口资源和社会生态相结合,控制土地资源开发的强度,形成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化,给我们的后代留有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要利用科技转变资源利用的方式,加强监管,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重点建设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水土流失、荒漠化的综合治理,倡导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实施的依据,建立健全生态方面的相关考核机制,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由此可见,我国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采取实际措施来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关心的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以全球生态环境的关注点,以一种全球化的发展眼光来对待整个自然环境,把世界看成普遍联系的整体,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以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为全球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们迈入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从目标的提出到付诸于实践活动,践行了生态理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9]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继续走生态文明的道路。

新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早在环境问题还没有凸显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内容、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异化的体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等基本观点,这也是我国生态理论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从建国之初到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的变化,彰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深入,进而更加深刻地表明了我们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从人、环境和社会统一的视角来看待生态文明。如今要建设的“美丽中国”其实就是要建设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类自身的和谐,这两方面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毕竟生态文明最终还是要靠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靠全社会的自觉行为。如果人不是内在地自觉地去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势必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最终失去自身的栖息地。从这一点来说,人与自然终究是必须一致和统一的。

我国关于生态认识的演变也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个实践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完结,要随着今后实践的变化来提出相适应的理论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兴衰的高度去思考生态问题,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站在工业文明的角度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二)对现今生态实践的发展起着指引作用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趋势,形成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论断,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导思想,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建设进程。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关于生态建设措施的发展变化,充分展现了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具体实践的深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实际的每一步。

生态文明的建设既是一种需要从点滴做起的实践过程,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大自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文明与民族兴衰相辅相成。实现中国梦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贯穿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理论必须转化为具体措施来为实践服务,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福祉是最惠民利民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强调人类的共同利益,积极展开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求同存异,在尊重世界每一民族差异性的基础上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从而达成共识,实现自然、国家、世界的三者和谐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实际的努力。

结 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避不开的话题。建国以来,我们对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每一阶段的努力。由最初保护环境的对象性意识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的主体间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设计和生态理念的发展创新。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0]

人类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然规律并把握其固有的运行模式,才能实现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之间的统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生态理论发展至今,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质内涵,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新时代 “美丽中国”是适应当今我国生态发展的理论要求,也是指导人们走向绿色家园的生态理论保障。立足于现实生活实践,贯彻落实每一阶段的生态理论,在前一阶段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少走弯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生存家园。

参考文献

[1]孙洪坤.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J].学习论坛,2015(6).

[2]廖五州.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美丽中国”[J].人民论坛,2017(4).

[3]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4]毛泽东文选(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06(25).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1).

[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

[7]科学发展观若干重要问题编写组. 科学发展观若干重要问题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6-7-1(263).

[8]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0).

[10]陶德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M].人民出版社,2005-8(87).

作者简介

崔雪梅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明美丽生态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