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2019-02-16高志慧

山东化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植物学学时植物

高志慧

(山西大同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1 植物学课程教学现状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地位十分重要。植物学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 植物生理学、 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 的基础,对于师范生来讲,又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1]。植物学主要研究对象为绿色植物,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结构、分类、起源演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进而阐明植物界所有生命现象和过程的客观规律[2]。植物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很多地方院校专业总课时缩减,注重实践教学。以山西大同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为例,植物学原有108总学时,实验24学时;现在缩减为96总学时,实验32学时。由于北方冬季寒冷,多为落叶类植物,为了更好开展植物学实验和实习,植物学分为植物学1和植物学2,分别设置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其中植物学1为64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周节次为6,主要讲授被子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室内实验的显微镜操作、切片制作与观察等基本操作。植物学2为32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周节次为4,主要讲授植物系统分类、起源演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分类识记技术,掌握各种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活史以及主要代表植物。

2 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翻转课堂最早在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首次尝试,当时课堂教学效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4]。随后美国很多学校都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模式,2011 年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相继报道并指出翻转课堂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变革[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变,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学生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前学习,由教室学习转变为随地学习,由课下复习转变为课堂复习,由个人学习转变为共同学习。

我国从2010年开始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最实践于初高中课程,目前高校的课程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翻转课堂,但比例仍然不高。根据中国知网发表的2018年翻转课堂硕士论文研究表明:2018年关于翻转课堂总论文为325篇,小学翻转课堂研究约占15%,初中翻转课堂研究约占26%,高中翻转课堂研究约占36%,大学翻转课堂研究约占20%,高职计其他约占3%,由此可见大学翻转课堂研究还较少,这可能和大学课程多学科多元素有关。但大学翻转课堂却发展迅速,研究类型多样,由最早的理科类课程逐渐发展到医学、法学、农学、计算机、物理、化学、文学等多学科课程;由理论课程单节课翻转课堂发展到实验课、实践课、实习课翻转课堂;由最初的翻转课堂单一模式发展到PBL模式、CPC模式、SPOC模式、产学导向式等多模式;由最初的视频学习发展到与微课、慕课、雨课堂等结合多形式学习结合;由课程内容实践研究到翻转课堂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的研究,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接受并实践。

3 植物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探究

植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课程以描述性内容为主,要记忆的东西较多,较难学习,其中植物学中植物根、茎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结构较复杂,专业术语多且相近,容易混淆。植物学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老师讲授结合多媒体图片的讲解,便于理解,但图片是平面,结构比较抽象,仍然不容易记忆。以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为例,植物学1进行了根、茎初生结构的翻转课堂,首先让学生课前自学,小组讨论根茎结构组成,比较异同点,然后将植物根、茎的结构制作成模型,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结构立体化,形象化,课堂上小组展示讲解模型,同学们通过讲解,将知识轻松记忆掌握;植物学2被子植物分类知识点多,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自学,小组讨论,结合校园植物、家乡植物制作标本,小组课堂展示讲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良好。植物学形态解剖学翻转课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合 作学习和自主构建植物学知识体系的能力[6]。

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将繁多难理解的知识变得条理易记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4 植物学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以植物学2裸子植物为例

4.1 课程基本信息

植物学2主要研究和揭示植物界各大类群分类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特征、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裸子植物主要内容:掌握裸子植物特征及生活史;了解裸子植物各纲的主要区别;掌握主要裸子植物的形态识别;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价值及我国丰富的裸子植物资源;了解关于裸子植物起源和演化的主要观点。

4.2 课程改革形式

课堂教学采用“翻转”教学模式,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汇报、共同交流、归纳总结”六步法教学。

4.3 具体实施方案

(1)提出问题。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的重点在课前布置作业。如寻找校园中的裸子植物并制作标本。

(2)学生自学。学生课前通过植物学网络课程和超星学习通课件自主学习裸子植物的主要内容。

(3)小组讨论。小组分工,寻找校园的裸子植物,观察拍照,制作标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课程教材,讨论总结校园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共同完成小组的课堂标本汇报展示。

(4)展示交流。课堂上老师随机安排小组回答课前作业,小组在课堂上选派一名学生上台汇报,标本结合PPT讲解,通过裸子植物标本的认识,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各具特色的描述展示,带领同学们总结科属特点,小组间同学可以补充交流。

(5)共同交流。不同小组讨论裸子植物不同科的区别,其他组同学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交流提问,小组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最后同学们将裸子植物的分类方法应用于实践,将在假期间拍照收集的“家乡植物”进行识别分类。

(6)归纳总结。教师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突出教学重难点,完善知识体系。

4.4 考核方式改革

注重过程评价,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出勤与小组,堂考核)占40%,植物识别口试(要求每位学生识别植物标本并说出科属)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组课堂考核成绩评定内容包括:小组作业、课堂交流回答表现、小组间评分等。

5 小结

《植物学2》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模式,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通过演示展示掌握了植物学分类识记技术,掌握各种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实践素质,学生感受了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人人参与,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植物学学时植物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