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研究
2019-02-16李兰芳
李兰芳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0 引言
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从事该行业的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从实际情况来看,启用有经验的人有好处也有坏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能运用正确的手段处理紧急问题。劣势在于对经验主义过于推崇,要知道建筑工程施工非常忌讳经验主义,这是因为不同的情况所产生问题的本质有很大差异,仅凭经验未必能妥善处理。
1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 决策和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超标,概算超过估算的情况时有发生,结算超过预算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出现这种问题导致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环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长此以往必将进入死循环过程,对企业的建设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存在比较明显的三边问题,也就是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工程设计工作的展开比较仓促,不能合理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工程预算和设计之间存在差距,对施工造价管理的效率造成不利影响[1]。
1.2 条例条规的设定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建筑本身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工程队所运用的管理方式也有一定差别。就建筑工程造价而言,管理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导致管理工作不完善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企业本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建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缺陷。其次相关法律起到的约束作用是有限的,在平时的管理中也不够严谨,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最后,执行力度有待增强,相关企业会制定一些条例和规定,但是却没有制定惩罚制度,也就是说即使职工做错了什么也不会受到惩罚,这就导致职工的工作态度逐渐变得消极。
1.3 评价预算控制的评判标准比较落后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预算会用到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在此条件下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获得明显提高。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控制预算制定所用到的标准还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情况。假如建筑企业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监督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就很有可能导致工期延迟,也很有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国内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的标准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该积极完善监督机制。
2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手段
2.1 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设计变动
工程项目设计变动会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很多时候工程造价师无法与工程项目设计师真正达成共识,工程变更就意味着施工成本增加。大多数情况下,工程变更会导致材料和资源被浪费,而且这是很难控制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很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手段,要实现对工程项目变更的有力控制。妥善处理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项目设计和规划出现问题,需要立即进行修改并重新返工。时代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加快,建筑企业的发展正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要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实现对原有制度的合理调整。细分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细分工作任务,保证落实到人,在此条件下,当建筑工程出现问题,直接询问就能找到责任人[2]。
2.2 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案
建设建筑项目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购买建筑材料投入的资金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提高或者是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这会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深刻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会与几家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当材料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价格出现变动,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就会受到影响,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也没有保证。对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实施方案。设计完整的施工造价方案,全面考量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主要涉及到材料价格和劳动价格两方面。如果工程设计方案是详细而又完整的,就会明显增强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可靠依据。就施工的整个过程而言,工程造价管理实施方案能起到监控作用,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助力,使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获得提高。
2.3 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图
制定流程控制图为工程造价师清晰掌握流程管控提供助力。对于工程造价师来说,有效的流程管控图能实现清晰掌控管控,也能提高工程造价师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完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根本利益。实施建筑工程动态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工程造价的动态信息,并加大管控力度。大多数情况下,动态信息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效果。动态信息所产生的影响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工程造价师的关键任务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对动态信息有充分了解,加大管控力度,从而更好完成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除了要考虑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因素之外,还应该对其他的管理方面加以调整。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预算控制的科学管理,不仅要加强信息沟通,还要善于收集信息,提高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分析能力和市场培育能力,合理管控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应用产业和领域。
2.4 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完成造价审核工作
执行建筑工程造价任务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企业说的算,在完成工程造价之后,相关负责人员要完成严格的审查,同时还要作出相应的修改和控制。在审查成本的过程中,需要很多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这些部门有财务、管理、施工和材料采购部门。每一个部门在工程造价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都不容忽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完成造价审核工作,此时需要整合各个部门,这个过程要注意良好处理数据丢失问题。一旦发生数据丢失问题,会导致工程造价受到很大影响。数据整合工作的进行需要各部门良好协调配合[3]。如果最终结果出现问题,很难通过找到错误源的方法有效解决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个人整理数据产生偏差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误差一方面体现在物理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能力上,所以说数据的整合也需要一定技术支持。有效避免审核过程出现纰漏很有必要,防止链式反应的发生。保证准备的数据是严谨的,从而采购适当的原材料,及时为工人结清工人工程款,保证资金的良好流通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应当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设计变动活动,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案,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图,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完成造价审核工作。通过一系列手段提升工程造价相关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全方位人才,为工程造价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有力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