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设备采购与管理中如何兼顾成本及其效率
2019-02-16刘雨豪
刘雨豪
(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0 前言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物资的管理与采购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也是保障企业顺利运营的基础因素,物资采购的质量也会对企业得到的最终利益造成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若想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那么就要落实有效的措施对物资与设备的采购进行合理控制,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将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方案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保障企业稳定顺利运行。
1 对物资设备采购成本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1.1 采购价格
在物资设备采购过程中,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保障物资与设备质量的情况下,若是采购价格越低,那么企业就会得到更大的利益,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实力。若是采购价格超标,那么就是直接增加企业运行压力,从而降低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同时还对经营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 采购数量
零售的价格一定要高于批发的价格,这个观念是通过多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采购数量与采购成本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对零售与批发的认识就可以了解,数量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价格的标价[1]。在一般的情况下,购买商品的数量越多,企业在价格方面就占有更大的优势,得到较低的购买价格,从而减少企业运营成本。若是采购成本较低,那么就可以将省下来的钱用在生产与运输等方面,从而增加产品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同一种商品进行大量采购,可以节省采购成本。
1.3 物流信息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物资采购环节得到了更多的供应商选择机会,在选购时虽然需要注意原材料、生产技术、供应商实力等多种因素,但是价格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有些供应商具有距离与设备方面的优势,可以提供价格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低也不一定可以完成总成本的控制。在面对这种现象时,需要计算出商品的交易成本,而且还要注意物流方面的问题,例如物流价格、物流速度以及物流质量等。在质量与价格的前提下,保障材料的送到才是关键,这也是决定最终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1.4 人员素质
在开展采购活动的时,都是通过人的形式进行组织的,所以人始终是采购工作智联的核心与保障,也是决定活动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关的管理人员与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都会对采购成本造成影响,若是有关人员存在素质不达标的情况,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赚差价、买通等违法行为,从而造成企业大量亏损。素质较高的采购人员是保障计划落实与物资质量的基础,人员方面的优势不光在采购阶段发挥着效果,其也能帮助按照计划完成施工,从而保障活动顺利的开展。
2 兼顾物资设备采购管理中成本与效率的措施
2.1 制定合理科学的采购计划和预算模式
在目前进行企业管理过程中,预算模式已经逐渐变成增加资金使用效果的主要保障,合理的使用采购预算可以对多个部门进行总资源的合理分配,这种计划的实施也是在完善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2]。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设备与物资一定是不能缺少的,而且企业中不同的部门之间也存在不同的采购需求,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并且满足各部门购买的需求,那么就要在购买的准备阶段做好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在制定计划时,需要掉企业的实际购买需求与部门之间的状况进行考虑,并且使用有效的方式对整体数据进行分类与汇总,依旧企业的多个运行环节对采购计划实施完善,利用商议的形式制定最终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效果是不光可以完成集中采集,还能提升企业的购买地位与话语权,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在采购预算的前提下,制定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采购计划,对于成本节约来讲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还能对资金的运转方向进行控制,整体完成最终的采购目的。
2.2 明确采购价格的范围
确定采购价格范围是制定有效采购计划的基础,企业在规划采购物品种类与确定价格区间的过程中,必须要在实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掌握与了解市场内部的行情,还要始终保持着良好科学的态度对价格进行划分。采购价格的制定不光可以保障采购的质量,还能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建立合理的招标计划对于采购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在采购价格明确后,企业还要落实有关的保密方案,保障采购价格处于机密状态,要不然企业就会在工程招标时丢掉主导地位。购买价格范围的确定是预选模式主要的体现,还是在进行设备购买时完成购买预算的基础。所以,采购价格范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与发展速度。
2.3 针对采购环境实施合理的分析
经济市场与物资市场的构造是在环境与方案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采购计划也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市场行情与构造进行了解,掌握相关的数据与价格信息,构建完善的市场的数据模式,从而有效得出最佳的购买价格。使用完整的信息程序对采购进行管理,将生产厂家与用户联系起来,利用信息通讯、数据等方式,完成购买流程共享的局面,并且还能展现出采购信息的功能性、计划性以及协调性,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采购的多个环节,促使多个管理部分有效结合,增加采购的实际效果,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实力。
2.4 科学选择供应商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样才能为设备采购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并且在事前就要做好有关的资质考核制度,从而保障在供应商竞争的过程中都具有相同的机会。在开展招标工作的准备阶段,不光要做好的准备与计划工作,还要保障投标工作可以满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控制好供应商资质筛选力度[3]。要想做好供应商选择方面的工作,那么就要针对供应商的数量进行控制,供应商数量一味的增加并不代表可以提升物资与设备的质量,企业需要在供应商群体中得到更具有说服力的筹码,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供应商数量过多就会造成招标混乱的现象,并且还会这增加市场模式改变的几率。混乱招标模式不光会对设备物资采购质量造成影响,还对严重限制投标的工作效率。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在举办招标活动中,供应商的数量最好保持在3 到5 个之间,而且参加招标活动的供应商都要满足资质方面的要求,供应商还需要具备较优的市场综合实力与一定的物资设备供应能力。在开展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使用公开的招标模式,能够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减少物资的购买价格,从而实现最低价格得到符合要求的物资,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 结论
企业在经营与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设备物资的采购质量是保障企业在运行中将利润最大化的基础。要想有效的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综合实力,那么就一定要最好物资与设备方面的管理,完成减少企业购买成本的目的,从而提升采购的实际效率,帮助企业在日常的运行中得到更多的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