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陵县农村供水工程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9-02-16张正芝

山东水利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联村兰陵水费

张正芝

(兰陵县水利局,山东 兰陵 277700)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南部,人口143.67万,其中农村人口约126万,经济以农业为主,是山区农业大县。农村公共供水在农村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措施,在脱贫攻坚中更具有核心地位。立足兰陵实际,突出兰陵特色,是解决兰陵农村供水的根本路径,有必要厘清兰陵农村供水工程现状、问题与对策。

1 农村供水工程现状

1.1 建设历程

兰陵县农村供水工程主要经过4个较大的建设阶段,分别为粮援项目、临沂市千村饮水解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25处,累计解决了892个自然村109.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1.2 工程规模及管理模式

兰陵县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较好,故水源类型主要以深井地下水为主,仅小马庄水厂以水库地表水为水源。全县共有225处供水工程,其中:千吨万人以上的供水工程12处,覆盖52.5万人;联村、单村供水工程213处,覆盖57.4万人。千吨万人以上水厂实行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它单村联村工程以村委会管理为主。

2 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单村联村供水工程多、管理复杂

全县225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其中94%以上为小型单村联村供水工程,占供水人口52%以上,难以持续运行。早期的供水工程,受时代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建设标准较低,大部分没有变频控制设备,采用的高位水池,不能自动供水,容易漏水,管理难度大,水损率高。由于运行多年,工程普遍老化失修,能够正常运行的不足50%。水泵效率低下,管网漏损严重,平均漏损率在20%左右。

2.2 消毒设施使用不规范

兰陵县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大多已配备消毒设备,但单村联村工程大多无专业管理人员,对消毒设备的使用不重视、不规范,普遍没有正常运行,造成部分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部分中小型工程存在细菌学指标超标等现象。

2.3 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

1)兰陵县部分水厂建设年代较早,当年国家投资少,地方财政困难,所以工程建设初期吸引了部分个人投资用于水厂的建设,造成了现在部分水厂产权未明晰,管理体制未理顺。

2)小型工程是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工作的重点,他们多实行村集体管理方式,专业化程度低。由于水费收入少,管水员待遇微薄,没有专门管理人员,因而不能按时对工程进行维修养护,若没有村集体的经济支持,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停止运行直至荒废。

3)虽然成立了县级农村公共供水专管机构,但缺少镇、村供水管护体系,体制不健全,运行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4)工程维修养护基金未建立,没有管理和培训经费,难以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2.4 执行水价和水费回收率偏低

2014年兰陵县物价局、兰陵县水利局以兰陵价发〔2014〕28号文下发了《关于制定兰陵县农村公共供水价格的通知》,确定了兰陵县农村供水指导水价,万人以上的为1.6元/m3,不足万人的联村和单村工程可上下浮动10%。在农村供水水价制定过程中,过于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偏离了“保本+微利”的原则,导致执行水价偏低,执行水价低于运行成本,实收率低。

2.5 群众接受度不高

部分群众饮水安全意识低,造成工程入户率低,用户用水量远远达不到水厂的设计供水规模,水厂运行成本增加。各水厂不同程度的存在水费收缴难的问题,收缴成本高,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出厂水量比用户查表水量多近1倍,有的水厂因此长期亏本运营。多年来,兰陵县累计建设109.9万人的自来水工程,目前正常使用并正常交纳水费的仅剩72.1万人,其余大多停用或不交纳水费。

3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思路及措施

3.1 总体发展思路

按照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工程和运行管护体系的要求,以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可靠水源为基础,重点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工程。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能延则延、能并则并、能扩则扩”的思路,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布局与供水规模,研究提出区域农村饮水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同时,着力加强工程运行管护,建立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通过明晰工程产权,保障合理水费收入,落实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2 措施建议

1)全面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农村供水管理服务机构、农村供水专业化服务体系。依托县级自来水公司或成立国有农村供水公司,对辖区内农村供水工程统一运营管理。根据工程投资构成、历史运行状况、权限隶属关系等方,梳理、明确和落实各类农村供水工程产权,并做好资产登记,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流失。对原属于个人或私企的供水工程要进行整合,委托第三方中介进行评估,由政府出资回购。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及收费机制、工程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水厂信息化管理,加大对水厂运行管理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2)提高供水水质。联合环保部门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加大水源保护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水源保护意识。通过对水厂原有的消毒设备进行提升改造,提升供水工程的水处理能力。增加水厂日常自检和卫计部门随机抽检的批次,保证农村供水健康安全。

3)加大饮水安全宣传力度。通过村级公示栏、报纸、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新媒体等多个途径,大力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性,鼓励节约用水,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农民节水意识。让饮水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农村居民的心中,由被动通水变为主动通水,逐步把农民廉价用水转变为农村用水的市场化,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道路,充分发挥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4)推进供水一体化建设。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使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依托“十三五规划”,结合《兰陵县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逐步淘汰小型工程和不合格水源,铺设联网管道,以现有水厂为基础,打造“全县一网、点点互通”的供水新格局,提高供水保证率,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4 结语

兰陵县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现状、问题与其它地方相比,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农村公共供水的特点,发挥公共属性优势,通过两年攻坚行动,毕其功于一役,不仅满足量,还要解决质,同时从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猜你喜欢

联村兰陵水费
惊人的水费
山东兰陵县鲁城地区BIF型铁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中东省兰陵县尚岩镇初级中学红色文峰文学社
农村教师的新乡贤身份研究
——以浙江省兰溪市“联村教师”为例
山东省兰陵县庭院经济研究所
兴旺农村产业用三招
兰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气象
提质增效求发展 联村联户见实效——成县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纪实
山联村为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