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塑料助剂研究的期刊文摘
2019-02-16张弢,张苇杭
天然多酚与钙基热稳定剂对PVC流变和耐热性能的影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s Technology(2018),22(2),365-85]
为了解天然多酚与钙基热稳定剂对PVC流变和耐热性能的影响,本文用熔体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VC的流变性和热降解行为,使用平板流变仪在215℃下通过实践扫描模式监测PVC的复数粘度来进行热降解研究。改性后钙进入单宁结构使后者具有了HCl清除能力,这被认为是大多数PVC热稳定剂的基本特征。通过动态流变学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通过时间扫描流变学测量得到的热稳定性结果,当单宁钙在PVC中的含量从1%增加到3%时,PVC的储能模量和复数粘度都因为PVC的热稳定性提高、化学结构更稳定、和更高水平的高分子链缠结而得到显著改善。在165°C下进行频率扫描得到的储能和损耗模量以及阻尼因子等流变学参数同时证明含有单宁钙的PVC在流变性能方法得到了明显改善,其性能与工业化热稳定剂Reapak B-NT/7060相当。该研究结果显示新型的生物基热稳定剂单宁钙的热稳定性能与PVC的流变性能之间存在确切的关系。
抗菌的衣康酰亚胺芳香酰肼衍生物用于抑制硬质PVC的热降解[Polymer Bulletin(2018),DOI:10.1007/s00289-018-2486-8]
通过N-[4-(氯羰基)苯基]衣康酰亚胺和等摩尔量的苯酰肼、水杨酰肼、氨基苯甲酰肼或者对氨基水杨酰肼的低温溶液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衣康酰亚胺芳香族酰肼衍生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与质谱方法阐明了产物的化学结构。采用琼脂扩散法,就各种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枯草芽胞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大肠杆菌的抗菌性,以及对烟曲霉、念珠地丝菌和总状合欢真菌的抗真菌性进行了筛选,通过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制浓度判断它们显示出良好的抗微生物活性。发现相比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更有效。部分肼酰衍生物相比对照抗菌剂和抗真菌剂展现出相当甚至更好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发现这些肼酰衍生物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特点,在240~285℃、N2氛下可环化脱水成1,3,4-噁二唑衍生物。这不是真正的降解,而是肼酰衍生物与对应的1,3,4-噁二唑衍生物的热化学转化反应。在N2氛中用热重分析法的研究表明其可用作硬质PVC的热稳定剂。相比二元碳酸铅(DBLC)、镉钡锌(Cd-Ba-Zn)硬脂酸盐络合物和二正辛基-双(异辛基巯基乙酸盐)(正辛基锡硫醇盐,n-OTM)等工业热稳定剂,他们通过特定温度下更高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更高的残渣重量百分比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效率。其稳定效力也进一步被更低的褪色速率和降解期间聚合物的断链程度证实,而且随着推电子取代基团的引入,这些肼酰衍生物的稳定效率更高。
新型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PVC共混物的光稳定性、热性能和机械性能[Journal of Vinyl and Additive Technology(2019),25(s2),E55-62.]
本项研究合成了不同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HEA)/马来酸酐(MA)的三元共聚物并将其作为硬质PVC的光稳定剂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证实了MMAHEA-MA三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用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经不同辐照时间后测定PVC/三元共聚物共混物的重量损失来评价三元共聚物的稳定效率,还测定了形成的凝胶含量以及光降解聚合物的溶液的特性粘数,其效率也通过测量光降解聚合物的褪色程度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热重分析。此外还测量了PVC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显示,随着三元共聚物与聚氯乙烯共混以及三元共聚物中马来酸酐的增加,光稳定效率和热稳定性均有改善,与工业上广泛使用的紫外线吸收物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相当。
通过染料木黄酮热固化稳定环氧大豆油增塑PVC共混物[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8),135(31).DOI:10.1002/app.46472]
为了减轻邻苯二甲酸酯衍生物对人类健康的众所周知的毒性作用,已有研究证实染料木黄酮(G)改性的环氧大豆油(ESO)有潜力成为PVC的绿色增塑剂而在医疗产品中获得应用。正如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系统性地随着G晶体的熔点降低而变化所证明的,ESO不仅是PVC的良好增塑剂,而且还与G混溶。不仅如此,ESO还是不混溶的PVC/G组合对的极好的增容剂。甚至,PVC/ESO/G三元混合物在非晶态下表现出完全混容性。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ESO增塑的PVC可以在高于220℃以上时用G进行热固化,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G改性ESO增塑PVC,可以用于类似血袋和血液透析管等血液接触医疗器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