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对提升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影响探析
2019-02-16肖英
肖 英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1 技能竞赛概述及意义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1]。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计算机类技能竞赛是职业技能竞赛中赛项较多的一个大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测试、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多个项目。学校通过竞赛对比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改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参加比赛,检验了学习成果,提高了动手能力,与企业要求的能力进行了对接,有力地提升了学习效果。因此,参加技能竞赛对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类课程较其他专业课程更新也更快。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要求也相应更高。当前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严重缺乏企业实际经验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这是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的主力军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直接进入了学校,新招聘进来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也同样几乎没有下企业的经历,因此缺乏企业岗位经验,企业开发教学经验不足。为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师需要到真实的一线企业去锻炼实践。而当前,由于高职学生的扩招,教师工作量激增,许多高职教师忙于课程教学、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教学科研等多项工作,真正能够下到企业进行长期锻炼的教师并不多。
2.2 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设备、新技术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 学校的教学内容远远跟不上行业、 产业发展的需求。例如2018年湖南省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竞赛中考察的基础部分如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设备连线、 配置;Linux 操作系统准备和系统配置;基本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讲解。但是后面竞赛进阶要求的部分,比如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云应用 APP 客户端等高级内容则没有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而这些内容正是企业后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
2.3 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
目前,计算机类教学大多都已采用了“教学做考”四体一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确实能够对每次课的学生所学做出有效的评价,但是单项知识点或技能的考核缺乏知识的连贯性考核。虽然还有期末的综合性测试,但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学习情况评价则显得不足。另外学校的考核标准和企业岗位实际标准也存在差距,也存在培养出的学生在质量上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3 技能竞赛对计算机类教学的影响
3.1 技能竞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由于工作量等原因,高职教师并没有较多的时间去下企业去实践。另外即使有教师到企业实践,但由于时间、企业要求等因素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往往也很难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教师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融入到真实的企业工作中去。目前各大职业技能竞赛都和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竞赛中大多都是依据企业真实要求,并且有具体的比赛项目和任务,这些比赛项目的设置和大赛规程的制定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契机有了与企业进行更多交流的机会,能够更清楚企业在本专业中对学生的知识要求,从而更好地领会课程的实质,紧跟产业步伐,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就需要先于学生了解新设备,掌握新技能。为了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际企业需求同步,教师就会有针对地深入企业积累经验,进一步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
3.2 技能竞赛推动教学课程内容和模式改革
国家全面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其根本宗旨是“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其中,“以赛促改” 主要是包含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目前高职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制定时,主要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但是目前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与迅猛发展的技术来比,其更新速度较慢,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有脱节。而技能比赛大赛项目设置是以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更符合和贴近企业实际。技能竞赛中展现的企业新技术、新规范在传统课程中并没有涉及,或者学校还未来得及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教师通过分析竞赛内容,对技能竞赛的内容进行分解和整合,将企业要求的内容融入到不同的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前学习企业的最新技术,掌握内容,解决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另外,通过技能大赛平台,各大院校教师之间加强了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模式等交流探讨,教师能够将最新和优秀资源汇集、整合,从而为制定校本课程,推进专业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有力地促使课堂与职业的有机对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3 技能竞赛改进了课程考核方式
技能竞赛的评判标准融入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中,不仅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标准与岗位标准相对接, 而且还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 技能竞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考察学生对操作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的总体素质。例如在“2018年电子信息专业类H5交互融媒体内容设计与制作赛项”评分标准中就有整体态度评价分。学生能否正常遵守比赛纪律,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赛后能否将所有的物品放回原位,这些小细节的评价是对学生良好的素质综合考核。
除此之外,通过对比技能竞赛的要求,可以在实际教学考核方式中引入项目阶段考核。课程进行到期中时,除日常每次课单项的技能考核,可以额外增加综合项目的考核。以《HTML5网页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在JavaScript内容讲解完以后,可以增加这部分内容和前面静态网页相结合的综合项目考核。考核内容和评判标准可以和全国的H5交互融媒体内容设计与制作赛项要求一致,这将大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技能的规范。因此,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不仅让学生对所掌握知识技能标准与岗位标准实现高度统一,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操作规范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3.4 技能比赛加强了校企合作
职业技能比赛很好地实现了校企双赢。通过技能比赛,有人才需求的众多企业能够顺利地挑选出适合公司需要的优秀人才。学生通过技能竞赛,锻炼了动手能力,优秀学生身上的沉着冷静、较强的团队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都体现了技能竞赛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大力促进了企业与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当前的技能竞赛各项赛项背后都有合作的企业,学校通过竞赛的平台与企业进行对接,更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推进,巩固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4 结语
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进了高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素质。同时,技能竞赛提高了高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使教学过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教与学的双向发展。最后,技能竞赛使校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了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让企业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校企共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