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9-02-16范方方赵金和王仙婵
范方方,赵金和,王仙婵
(百色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我国化工产业显著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但是,我国化工产业仍然面临着产业技术结构层次低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等挑战。此外,化工厂爆炸和化工安全与环境问题频发,资源、环境和安全等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和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面对严峻挑战,化工行业对化工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联合石化行职委企业调研结果表明,石化行业对化工生产技术人员和化工安全人员保持旺盛的人才需求,行业不仅要求化工人才具有较强的工程素养、实操能力和应急事故处理等专业素质,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敬业精神、责任心、安全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精神方面的素质[1-2]。这对我们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百色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我院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在化工实践教学中融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行业通用知识(化工安全、环保知识、EHS专业知识等)教育和团队组织管理教育,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院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质量。
1 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百色学院化工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了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包括仿真和化工综合实验)、化工专业综合实训(包括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综合实训)、企业实习(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验)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经济、安全等因素,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和平台需进一步完善;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历,在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环节时较为困难;此外,由于化工安全事故频发,学生对化工行业存在片面认识,对化工行业积极性不高。
2 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化工人才培养质量
2.1 在实践教学中落实全过程育人
化工工业园爆炸、化工企业整改/关停、化工企业工作环境差等导致学生“谈化色变”,对化工专业缺乏自豪感和工程认同感。在化工实践教学环节中落实全过程育人,注重学生品格培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对学生加强专业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化工生产。在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化工专业综合实训和企业实习中,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化工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安全性、环保性以及相关先进化工设备。同时,将化工安全与环保教育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如:在基础实验中,要求学生对危险源和“三废处理”进行分析;在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中,要求学生对设备故障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具有一定认识;在虚拟仿真教学中,通过一些错误操作而产生事故,让学生在仿真训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在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中逐步让学生体会现代化工生产工艺、现代化工运行的安全性和清洁性,加强学生的品格培养,提高学生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认同感[4]。
2.2 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仿真教学
随着化工行业现代化、复杂化发展,企业对学生的工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资源、经济和安全等因素,我院的校内实践建设并不完善,这导致学生对大型工业级的化工生产工艺、先进化工设备和生产运行模式缺乏认识。因而,我院化工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一是结合校内虚拟仿真软件,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增强对化工工业生产工艺及操作的认识;二是利用国家、行业、企业或院校对外开放的培训基地(半实物仿真),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化工行业和化工生产。在仿真教学后,进行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由“虚”到“实”,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实操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6]。
2.3 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平台
学生参加各专业竞赛、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品格结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培养,我院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开放实验室、教师科研平台和学科竞赛建立多形式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利用自身平台指导学生参加大创项目、课题研究和各项竞赛;开放实验室,增设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化工设计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和化工实验等各项专业学科竞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学院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多形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7-8]。
3 结语
随着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化工行业需求的人才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企业不仅要求就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就业者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安全环保意识以及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在实践教学中落实全过程育人,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工程认同感、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方面的培养,培养出高质量的化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