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康2号”的改良与应用

2019-02-16朱建忠沈树坤

蚕桑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华康桐乡市杂交种

朱建忠,沈树坤

(1.桐乡市蚕业管理站,浙江 桐乡 314500;2.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浙江 桐乡 314500)

“华康2号”(秋丰N×白玉N)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十二五”期间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以强健、高产、优质、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病毒(BmNPV)具有高度抵抗力为选育目标,利用从保存的蚕种质资源库中筛选获得的对BmNPV具有高度抵抗力的抗病基因载体品种作母本,以现行成对实用品种秋丰、白玉为父本,进行杂交、连续回交实用品种、抗病基因纯合固定等技术手段,成功培育的对BmNPV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品种。桐乡市于2014年4月引进,经2014~2015年试繁试养,确认该品种不仅继承了“秋丰×白玉”抗氟性能强、好养、高产、优质的特性,对BmNPV具有较强的抵抗性,生产实践中表现为发病少、产量稳、效益好,在杂交种试养推广过程中得到蚕农认可。同时,针对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华康2号”进行了改良。

1 “华康2号”繁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良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每一个新的蚕品种不可能全是优点,总会存在一些缺陷,大面积生产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实验室繁育所未表现出来的不良性状,“华康2号”也不例外。虽然杂交种推广过程中深得蚕农认可,但在杂交种繁育阶段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若不解决将影响制种企业的积极性。

1.1.1 饲养阶段

“白玉N”、“秋丰N”在饲养过程中不会发生血液型脓病,但遇高温多湿环境易发细菌病,健蛹率会明显降低;“白玉N”易结下层茧,上簇过熟、簇中多湿易发生不结茧蚕,影响种茧产质量。

1.1.2 制种阶段

蚕蛾交配性能一般,“秋丰N”雄蛾活泼易散对,不受精卵多;“白玉N”大肚蛾多,产出卵率低,因此繁育系数不高,公斤茧制种量仅3~3.5张,比“秋丰”、“白玉”低1张左右。

1.1.3 浸酸阶段

“秋丰N”产卵慢且间隔时间长,蚕卵老嫩不匀,浸酸适期难掌握,浸酸后易发生死卵,影响原种质量。

1.2 品系改良

针对“华康2号”品种性状上的弱点,如何解决蚕种繁育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需要在试繁试养过程中不断去发现、改良,在不降低其原有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提高部分实用性状。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从2014年开始在试繁试养过程中,及时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徐安英老师联系沟通,针对该品种的薄弱点,提出了改良的要求和想法,建议育成双系原种,改良不良性状,提高繁育系数;同时摸索品种性状,积累配套技术。经过3年多努力,基本解决了“华康2号”在生产实际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基本解决了原蚕难养、制种量低、浸酸难度大等问题,为繁育好养、高产、优质蚕种打下了基础。目前“华康2号”性状稳定,原蚕好养,交配性能改善,繁育系数明显提高,公斤茧制种量达4张以上,原种即时浸酸问题也得到解决。

2 改良“华康2号”的基本性状与繁育要点

2.1 基本性状

(1)华康中系(秋丰N)原原种两个品系,分别是B系和F系,原种制成B×F、F×B,属同品种异品系杂交,二化四眠,蚁蚕黑褐色,孵化齐一,克蚁头数2100头左右;稚蚕发育齐并有趋密性,4、5龄有小蚕发生并有趋光性;五龄期食桑旺盛,蚕体粗壮,上簇齐,营茧快,茧形椭圆匀正,缩皱中等;发蛾涌,盛产时间在下午17时以后,蛾尿多,单蛾产卵500粒左右,良卵率96%以上,越年卵微淡绿,卵壳淡黄,产附好;催青经过10 d,蚕期经过22 d,蛹期经过16 d,与华康日系对交应推迟一天收蚁。

(2)华康日系(白玉N)原原种两个品系,分别是A系和B系,原种制成A×B、B×A,属同品种异品系杂交,二化四眠,蚁蚕黄褐色,克蚁头数2100头左右;各龄眠起齐,壮蚕体色青白,食桑慢,老熟齐,有不结茧发生,茧形微束腰,缩皱中等;发蛾齐,盛产卵时间在下午15时以后,单蛾产卵500粒以上,良卵率在95%以上,越年卵紫褐色,化性稳定,卵壳白色,卵胶着力差,落卵较多;蚕期经过22 d~23 d,蛹期17 d。

2.2 繁育要点

(1)“秋丰N”和“白玉N”两品系蚕发育欠齐,所以小蚕饲养要加强分批,大蚕期要做好选蚕工作,淘汰迟弱小蚕。

(2)春期饲养要做好桑园摘芯工作,保证桑叶充分成熟;中秋期饲养要加强桑园肥水虫管理,防止桑叶过老,同时抓好桑叶的采运贮工作。

(3)中系“秋丰N”、日系“白玉N”均易发生细菌性疾病,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做好蚕体消毒以及红霉素或氟派酸添食进行细菌病预防工作,添食可在各龄晌食进行1次和在五龄进行3次;做好选蚕工作,及时隔离病蚕,严禁吃发热变质桑叶。

(4)日系“白玉N”抗湿性差,所以大蚕要创造通风环境,上簇不宜过密并要做好三干燥与加强通风工作。

(5)日系“白玉N”易发生旋蛹,所以要抓好削茧和蛹期保护工作,选用瓦椤纸做垫蛹材料,摊蛹不宜过密,蛹期防止干燥。

(6)蚕蛾交配性能一般而易发生不受精卵,所以要做好发蛾调节工作,加强雄蛾管理和冷藏工作。

(7)掌握原种即时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72,盐酸温度114.8℉,中系“秋丰N”的浸酸时间为5′20″,日系“白玉N”的浸酸时间为5′50″。

(8)蚕种保护阶段注意保湿,过干易发生凹陷卵。

3.生产应用表现与注意事项

桐乡市自2014年春期开始引进“华康2号”,经过2年的引进试繁试育和3年的原种品系改良,其推广应用面积逐步扩大,2018年全市实发蚕种122600.83张,其中改良“华康2号”蚕种114454.28张,占93.4%,“秋丰×白玉”8146.55张,占6.6%。改良的“华康2号”四元杂交种的品种性状,与改良前的二元杂交种基本一致,饲养技术和要求也相同。通过几年的,观察我们认为,在杂交种推广应用中应注意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小蚕2龄期需避免温湿度偏高和用叶偏嫩,否则容易发生三眠蚕。2017年秋期桐乡市苗区蚕农因在2龄期采用苗叶喂蚕,部分农户发生三眠蚕。二是大蚕期如遭遇连续高温闷热环境条件,蚕体体质易虚弱,后期极易暴发细菌病。2018年春蚕期,5龄饷食(5月16日)前后三d遇到高温闷热(37℃以上)天气后,在上簇前暴发了细菌病,影响了产量。当年中秋期同样遇到高温闷热天气,细菌病发生也比较严重。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如遇到高温闷热天气,一定要做好通风降温,桑叶保鲜保洁,稀放薄饲勤喂,加强蚕体消毒,防止细菌性疾病的暴发,确保稳产高产。

猜你喜欢

华康桐乡市杂交种
裤子穿反的一天
都是『神医』惹的祸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桐乡市蚕桑生产与缫丝业现状调查
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农村试养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