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的辩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019-02-16高思
高 思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关于“私有财产”的研究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锁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第一部哲学经济学著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提出“扬弃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基石之一。这一观点的“题眼”,也就是“扬弃”,具有肯定和否定相结合的内涵。马克思在谈到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时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1]2“扬弃”的含义所引发的思想火花引致本文对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的辩证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一、私有财产的历史发生发展兼具消极和积极意义
作为“回归到现实”的研究,马克思超越国民经济学只在“经济异化范围内解决经济异化问题”[1]785的分析逻辑,深入到“异化”的根源即私有财产的研究中去。最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私有财产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所以必然要对私有财产的历史发生发展进行剖析。私有财产的发生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证明,同时也成了社会发展的桎梏。
首先,私有财产的历史发生是对生产力发展的证明,具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意义。私有财产从字面理解是指个人拥有的财产,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个人生产剩余和积累的劳动。私有财产作为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2]166,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一同发展,换句话说,自人类劳动开始就孕育了私有财产的历史发生,私有财产自诞生以来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最天然的积极证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归于全体成员即氏族所有,但是当生产力水平发展之后畜群和积累的劳动产品成为“特殊财产”[3]标志着私有财产诞生。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私有财产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发展的土壤,作为一种普遍的应然现象出现。随着生产力的继续提高,私有财产既是社会财富又是个人财富不断积累增长,以商品、土地、劳动、资本等多种形式出现。从私有财产的形式演变来看,资本战胜土地具有历史必然性,充分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具有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私有财产自古有之,古罗马、土耳其时代[2]182表现为生产资料主客体的分离,其内在的“有产和无产”[2]182的对立呈现就是私有财产“历史出场”的逻辑。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农业劳动”出现,土地作为私有财产的第一种形式[2]181,它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工厂制度”。工厂制度条件下的私有财产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出现后开始反对土地,也就是用“发达的劳动”形式来反对“不发达的劳动”形式。马克思毫不吝惜对于“动产”的赞美,称它为“现代之子,现代的合法的嫡子”[2]175,“资产阶级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是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36。虽然形式发生改变,但私有财产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私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而有的只是“历史差别”[2]173。资本是私有财产在工业文明形态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取代了历史上“土地”的主导地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由此可见,没有私有财产封建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理,如果没有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未来做好历史准备,那么也就不会有未来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社会(1)此时马克思还没有完全区分共产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先后顺序,此时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伴随着私有财产的普遍发展,工人的困苦、劳动的异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暴露,私有财产又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私有财产的内涵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并非是社会发展初期的个人拥有的财产而是带有“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意蕴,“私有制生活表现为劳动和资本化”[2]189。19世纪国民经济事实是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工人越贫穷[2]164。私有财产从封建的“个人所拥有的财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4]47。由于劳动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私有财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指个人占有的剩余产品,同时也蕴含着私有财产制度、私有财产关系的含义。“工人所生产的对象越多,他所占的对象就越少”,所有的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的手中,而富人手中的财产是占有了本应该属于工人的财富。进而,因为“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的需要缺少该有的“丰富性”[2]190,人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即商品和货币的“拜物教”。由于《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此时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探究尚未形成完备的认识,所以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出发,私有财产如何制约生产力发展,对此马克思并没有过多着墨。但无论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唯物主义”[5]9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对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消极作用都作了深刻揭示。
二、在私有财产的关系中揭示其本质的两面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不单纯将私有财产视作劳动产品、商品的剩余、生产出来的财富,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来分析。私有财产本身就包括一种劳动和资本的动态关系,潜在地包含“资产”和“劳动”以及其相互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作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其中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一)劳动和资本的对抗性关系具有两面性
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二者的对抗性关系演变发展完成了资本主义自身的“新陈代谢”。二者对抗性关系的核心要素就是私有财产中“资本”具有两面性,资本既能促使人的劳动代替死的物成为财富的源泉,同时资本对劳动的完全驾驭和控制又造成了劳动者生活困苦不堪。《手稿》对资本和劳动对抗性关系的运动阶段进行了阐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第一,二者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统一,第二,二者的对立,第三,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2]17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财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资本=积累的劳动=劳动 ”[2]177。第二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即资本和劳动本身对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劳动又表现出对资本的依赖。工人作为自己的资本只要一瞬间不劳动便失去自己的利息,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资料,资本和工人彼此异己,但是劳动却只能对资本“被动”依赖别无他法,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充分地明朗化了。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体现,对工人的压榨、殖民地的开拓、投机活动等多种方式使资本增殖的本性充分暴露资本越是扩大,其所产生的不道德、退化和愚钝[2]171越是增长。小资本被大资本所吸收,小资本家破产成为无产阶级劳动者,资本以货币的形式不断在大资本家手中积聚。随着私有财产的增加,积累迅速扩大,生产力提高,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第三个阶段就是“这种对立一达到极端,就必然是整个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2]172,劳动者同劳动者自身的对立,资本家同资本家的对立,社会革命成为历史必然。资本和劳动双方在不断对立、竞争、运动,推动资本主义的繁荣和发展,完成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第二形态”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积累财富,但同时资本对劳动力进行压迫和榨取,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二)劳动作为私有财产主体本质发生变化——从“劳动一般”到异化劳动
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给自己提出的弄清私有财产本质的任务[6]194,揭示了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2]178。
国民经济学家看到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动,这种主体本质又体现在人本身,“人本身被认为是私有财产的本质”[2]179,他们“表面上承认人”但实际上却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家对私有财产本质的分析存在不足,提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而非“一般性人类劳动”,并阐明了异化劳动的4个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彼此诈取”[2]192,异化劳动使工人同他的产品分离以及这个产品被他人占有[6]197;劳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完全异己”[2]172:人与人的类本质异化,人同人的社会关系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只是一般人类劳动一种异化的形态[6]201,在《手稿》中也被理解为“对象化的劳动”,“对象化”既表现为被对象所奴役,又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过程;占有则相应地表现为外化 (或者异化)[7]。虽然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工人困苦的根源,但异化劳动也包含着“劳动一般”的积极意义,具体体现在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异化劳动对自然和社会改造的重要作用,是社会进步必然性的体现。“这种劳动将自然之物按照人的意识进行改造和利用,也就是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166并且,劳动也是对人类本质力量的认识,“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192。社会发展要摆脱原始自然野蛮的状态,按照人的意志对自然进行改造是必经之路,是不可逾越的现代社会的现实[8]。人征服自然,人类在劳动中不断进步发展,越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越能在改造自然界中直观自身[2]163。
三、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通过扬弃实现共产主义
“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关于私有财产分析最后的归宿就是寻求实现共产主义的方法,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4]185。
(一)“扬弃”是积极的“扬弃”
扬弃一词本身就带有辩证思想的意蕴,扬弃是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对象性的运动[2]216。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解读认识到“把否定和保存即肯定结合起来的扬弃起着一种独特的作用”[2]214,所以针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体现着“否定和肯定结合”的辩证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扬弃”的使用,不仅是对黑格尔哲学的重大突破,同时超越了庸俗经济学家和粗陋共产主义者对于私有财产的不科学分析。
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超越国民经济学家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没有承认私有财产是“天生完美”的,并以此为视角继续探寻如何对待私有财产的方法。与蒲鲁东、傅立叶等其他思想家的观点不同,马克思提出了对于私有财产是进行积极的扬弃而不是完全消灭,并通过对当时几种流行的共产主义——“粗陋的共产主义”“还具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还未完成的,总还是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下的共产主义”[2]185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这几种“空想共产主义”尽管形式不同、观点各异,但都有共同特征,即皆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没有认识到“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这就导致了“流行共产主义”只是将私有财产当作客体、物来对待。他们提出的行动方案主张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通过均分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使人人都成为私有者,这种共产主义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完全否定私有财产并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正是由于马克思认识到了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认识上超越了粗陋共产主义者,没有将私有财产简单设定为“积极的共同体的私有财产”,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扬弃态度。
(二)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发展需要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充分发展是共产主义诞生的前提,也可以说是未来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5]408。马克思认识到了工业文明表现出的空前力量,认识到了私有财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作用。“当一切财富成为工业财富的时候,私有财产就具有了世界性的力量。”[2]182“资产阶级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36共产主义固然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但却是在承认私有财产历史必然前提下的辩证否定,也就是“积极的扬弃”。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本身的局限性,一方面,人的生命为了本身的实现曾经需要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现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2]241。通过私有财产“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2]192对其进行扬弃是社会主义的下一个阶段,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环节”[2]197。《手稿》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扬弃”的观点,规划了“路线图”即“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虽未提出“时间表”和具体的“操作指南”,但具体如何“积极的扬弃”、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在《手稿》之后的著作中却不断得以深化。《资本论》中关于重建个人私有制的论述中,就提出了“两个否定”[9],这与《手稿》中关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同时,“自我否定”说明无论何种形式的私有财产,人和私有财产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所以私有财产的长久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也就是“私有财产一般”。但是,私有财产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这也就可以理解“消灭私有制”要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私有财产和私有制”[4]45,对私有财产的“自我的否定”就表现在改变私有财产的“社会性质”,在未来的社会主义中,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私有财产的生产方式要向“个人所有制回归”,即实现让“私有财产”实现向自身的回归,人向人的本质的回归。
四、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的辩证思想启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私有财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历史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论要求生产力发展是不变的时代任务。私有财产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全面释放社会发展动力[10],所以利用私有财产发展中国经济,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的辩证思想,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私有和公有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利用私有财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当代表现就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党中央关于私有财产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也在不断地清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本质论”就已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1]。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的辩证思想在当代仍然闪耀着灿烂的理论光芒,对其理论进行反思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客观面对我国经济转型。
(一)“强起来”目标指引下,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受到世界的瞩目,当前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向“强起来”迈进的重要阶段。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要求没有改变,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丝毫不能放弃对私有财产的利用。
从认识上说,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私有财产的论述已经明确了它的历史局限性和进步性。对于经济现象的判断不能仅仅从道德和价值上进行考量,还应该用科学理性的观点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判断。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私有财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也没有消失,私有财产也属于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12]。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利益共同性,新时代实现“强起来”要继续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从实践上说,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是正确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正确的。实现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关键就是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鼓励和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马克思提出,私有财产是交换的必要前提[2]240,有交换才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现代化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同企业家座谈会上概括总结了非公有制经济“五六七八九”的特征[13],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40年里的巨大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投资主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7年中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占29.6%,股份制经济投资占28.9%,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占3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占比为3.9%[14]。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7年,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吸纳的城镇就业人数已经过半,分别占城镇就业人数的31.4%、22.0%[15]。所以,面对“强起来”的目标,新时代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是理论使然又是时代必然。
(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以坚持社会主义为最大前提
当前世界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时代中,如何对待私有财产也是关于社会主义命运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分析以批判的逻辑为前提,所以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面对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任务,国际上波诡云谲的世界政治经济风云变幻,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持高度的政治理性,冷静科学地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首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前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分就是公有制,无论是市场经济改革还是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都不能背离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无论是哪一种所有制关系,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16]。按照“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保障。以私有财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是其不可克服的矛盾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
其次,经济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明显优势。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有制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成就已经说明了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同时,结合世界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优势更加明显。《21世纪资本论》中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各国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公共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17],并对这种高公共资本比例的模式高度赞扬。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之后经济复苏的西方世界虽然国家财富缩水的比例小于5%,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却逐渐激烈。究其原因,私人财富比例过高甚至高于国家财富,危机来临私人财富没有损失反而国家财富受到巨大重创使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劳动者受到冲击,社会贫富差距与日俱增。由于私人资本的比例增大,劳动和资本矛盾突出,国家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人罢工和示威游行活动多次发生。私人资本带有天然的局限性一直存在,私有财产比例过高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端从未消失,在新时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应警惕和防范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