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经》
2019-02-16张永芳刘加秀刘兆东董书强
张永芳 刘加秀 刘兆东 董书强
(山东省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276800 )
成书于8世纪的陆羽《茶经》,是全世界第一部较完整的茶叶专著。陆羽也是以茶为内容撰写成书的第一人。《茶经》中涉及了茶叶生产、制作、煮饮、茶事等相关内容,对了解唐代及唐以前的茶业发展状况很有帮助。受历史限制,《茶经》作为时代产物也不是十全十美,应该按照辩证法的观念正确看待它,既要看到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又要看到其存在不足,这样才会推动茶文化不断发展。
1 《茶经》的功绩
《茶经》的写作凝聚了陆羽一生的心血。茶具的制作发明需要不断研究创新,有的需要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包括原料、形状、工艺等;一些煮茶用具需要自己去设计、去发明。通过书中文字繁简及用词可以大致做出判断,如风炉即是陆羽发明。其它用具也须不断试验才能确定原料优劣。例如对于“碾”,书中说“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铜、枳为之”。如饼茶加工方法的改进需要经过反复试验,通过对加工成的茶叶品质进行品尝,寻找加工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书中指出茶叶的千万状或许就是陆羽加工过的茶叶。对于煮茶,陆羽叙述很详细,说明他对于煮茶品茶很有心得。明代朱权在《茶谱》中说“惟陆羽得品茶之妙,著《茶经》三篇。”从煮茶用水到煮汤火候的把握,都需要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对于各地方茶叶品质等次的划分,没有经过仔细品尝,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这些理论与经验的获得均与陆羽渊博的茶叶知识和深入细致的实践研究是分不开的。陆羽有时为了研判茶叶优劣,经常自己上山采茶,这从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和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等诗中可以得知。唐代茶园分布很广,为了评定各茶区茶叶品质,其中的山南道、淮南道、浙西、东两道、剑南道陆羽都曾去过。
《茶经》的问世对促进唐代及后世茶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茶叶的开山之作,后世文人“大都以《茶经》为经”著书立说。因此众人对于《茶经》评价极高。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肯定了《茶经》教人品饮的功绩。书说“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繇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宋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陆羽传》中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郝遐龄《茶说》认为“茶见于《食经》《食志》《尔雅》诸书,至陆羽始专以经名之。……嗣是而茶之品益贵,功益大,用益广焉!”均高度赞扬了《茶经》对茶叶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肯定了陆羽为写《茶经》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努力,认为“《七之事》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从上古至唐代有关茶的历史资料,这在当时的印刷出版条件下,是很不寻常的事。”[3]
2 对《茶经》的旁议
《茶经》涉及面很广,但主要以收集归纳总结为主。侧重于茶叶品饮用具及技艺的论述,对于茶树种植管理、加工制作方面介绍很少。表象的东西多,理论层面的东西少。陆羽的好朋友皎然在《饮茶歌送郑容》诗中写到 “楚人茶经虚得名”,一个“虚”字看出他对陆羽的揶揄。或许在皎然、郑容这些茶道行家眼里,陆羽茶著未能获得他们的充分赏识。
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认为《茶经》“书之所载,犹其粗也。夫茶之为艺下矣,至其精微,书有不尽,况天下之至理欲求之文字纸墨之间,其有得乎?”意指《茶经》所写只是表面东西,隐藏在内的细微、精微的道理未能全部表达出来。明代鲁彭认为《茶经》讲的都是具体实用的技术。他在《刻茶经叙》说到“今观《茶经》三篇,其大都曰源、曰具、曰造、曰饮之类,则固具体用之学者。”正是因为《茶经》侧重于技艺,陆羽才会被李季卿所羞辱,并做《毁茶论》。
明代徐同气《茶经序》用问答的方式对茶经作了客观评价。说《茶经》 “奥质奇离”,文字非常好。认为《茶经》确切说应该只是一本专著,不能作为万世之“经”。因为“凡经者,可例百世,而不可绳一时者也。孔子作《春秋》,七十子惟口授传其旨,故《经》曰,茶之臧否,存之口诀,则书之所载,犹其粗者也,抑取其文而已。”又说“经者以言乎其常也。水以源之盈竭而变,泉以土脉之甘涩而变,瓷以壤之脆坚、焰之浮烬而变,器以时代之刓削、事工之巧利而变。其骘为经者,亦以其文而已。”意思是说真正的《经》书所阐述的都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性东西,而《茶经》中有些理论在当时可能具有指导意义,但随着世代变迁,有些就会不合时宜。譬如泉水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品饮器具也会不断更新,茶叶品类及制作工艺也会随时代不同而变化,所以说《茶经》只能算作专著而已。
明代李维贞《茶经序》中认为陆羽《茶经》的出世对促进茶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为其抱打不平。虽然“鸿渐品茶小技,与六经相提并论,安得人无异议?”,但是 “夫酒食禽鱼,博塞樗蒲,诸名经者黟矣,茶之有经,悉怪焉!”认为既然酒食禽鱼博塞樗蒲都可以写成经书,《茶经》称为《经》也没有可奇怪的。明代吕兆禧在《吕锡候笔记》中说到“陆羽《茶经》七之事所集茶事虽备。如王褒《僮约》:武阳买茶,许慎《说文》:茗,茶芽也。张华《博物志》:饮真茶,令少眠睡。沈怀远《南越志》:苦涩,亦谓之过罗。四事在唐世之前,然皆不载。”意思是上述几事陆羽因疏漏没有记载于《茶经》上。
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也认为陆羽把自己论“茶” 的著作尊之为“经”,正说出他的自负,也阐明了陆羽对茶的推崇。
3 《茶经》的历史局限性
《茶经》中的烹饮法对于促进当时的茶饮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茶叶制作工艺会发生变化,《茶经》中的烹饮技术和观点就会有些不合时宜。徐献忠在其《吴兴掌故集》谈及《茶经》,认为“湖州,生……梁州同。今时茶品已定,与唐时不同,大抵南产优而绝无用团者,紫笋、旗牙、雀牙之品大著矣。羽所谓常州,即阳羡也,与顾渚故同,而湖茶亦必先顾渚,其他亦未必如羽所云。”意思是说现在茶类不再是唐朝的团茶,品饮技术不再适合;并认为湖茶除了顾渚第一外,其它茶叶品质等次也并不像陆羽所说。张谦德的《茶经》也说“若鸿渐之《茶经》,君谟之《录》,可谓尽善尽美矣。第其时,法用熟碾细罗,为丸为挺。今世不尔,故烹试之法,不能尽与时合。”清代陆廷灿在《续茶经》也认为“《茶经》著自唐桑苎翁,迄今千有余载,不独制作各殊而烹饮迥异,即出产之处,亦多不同。”都表明了《茶经》中的烹饮之法已经不合时宜。
《茶经》作为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时代产物,存在历史局限性在所难免。但《茶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构筑了关于茶研究的理论体系,为后世研究者指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除了“茶法”在《茶经》里没有谈及外,后世茶书也大多围绕《茶经》所涉及的源、造、具、饮、地等内容而展开研究论述,并未脱离其范畴。
4 对《茶经》释义上的重新认识
对古文的理解历来是学习的难事,这主要因为古代文字一字多义现象突出,古今写作手法不同所致。有时候一字之误甚至一个标点错误在理解上就会不同。
在对《茶经》中“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的理解,按照一贯解释,是说“种茶的土壤,以烂石好,砾壤一般,黄土不好”。因为“砾壤、黄土”就是指不同土壤。但认真分析,发现文意并不是很通畅。“烂石”可解释为腐烂的石头,引申为充分风化的石头。既然说好的生长在烂石中,为何下面又说“野者上,园者次。”唯一的解释就是“烂石属于野者”,这又与“种茶的土壤”意思相矛盾,因为“野者”是指野生非人工种植的范畴。从字义上理解,“生”是“生长,长出”之意。“地”在《辞源》中有几种解释比较切合本处意思, 一是区域、领土,二是田土,三是环境,境界。如果按照第二个“田土”解释即“茶园土壤”。如果将“其地,上者生烂石”释义为“好的茶园土壤生长在烂石中”,土壤作为主语也解释不通。
本句中“上、中、下”应该是指茶叶品质的等级,那陆羽会不会是用“烂石”、“砾壤”、“黄土”代指三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他的本意是说“好的茶树生长环境或生长区域是在烂石中”或者说“在烂石这样环境下生长出的茶叶品质最好”,这似乎好过第一个解释。因为在唐朝,尤其是陆羽,对于野茶情有独钟。从其好友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诗中可以了解到陆羽经常上山采野茶。他认为生长在悬崖岩壁之上的茶叶品质最好,而人工种植在普通园土里的茶叶品质较差。唐代姚合在其诗《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中也有“芳新生石际”之语。后世的著作中也有类似解释,如明朝程用宾的《 茶录 》中 “茶无异种,视产处为优劣。生于幽野,或出烂石,不俟灌培,至时自茂,此上种也。肥园沃土,锄灌以时,萌蘖丰腴,香味充足,此中种也。树底竹下,砾壤黄砂,斯所产者,其第又次之。阴谷胜滞,饮结瘕疾,则不堪掇矣。”就很清楚说明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其中的“幽野或烂石”都属于野生环境。清朝陈鉴《虎丘茶经注补》中对“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做的批注是“虎丘茶园,在烂石砾壤之间。”证明“烂石砾壤”就是指茶园的生长地方或生长环境。
再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也不符合陆羽的用文特点,《茶经》通篇文字表述非常精炼。《茶经》通篇对事物的评判等级上均用 “上、中、下”或“上、次”,并且放在语句后面。如“野者上,园者次”,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等。如果用来说明土壤差异,陆羽为啥不用“其土,烂石者上,砾壤次之,黄土下”来表述,岂不更简练?因此,综上表述, “其地”应该是指茶树的生长环境或生长地方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