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
2019-02-16刘峰
刘 峰
(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宁 272131)
0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市场中医疗器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很多大型医疗事故也逐步应用在医疗当中,当今医疗器械决定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如果医疗器械在使用当中出现了故障问题,很有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新时期,传统医疗器械管理已经逐渐朝向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这也给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基于此,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精细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对现有管理形式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1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1.1 加强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决定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疗器械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医疗工作质量,甚至会涉及到患者安全。如果医疗器械经常损坏、完好率低、无法第一时间修复,会降低医疗器械运行精准度、可信度,影响诊断、治疗工作正常开展。当今医院的医疗器械数量不断增加,相对也出现了更多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问题。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偏低、技术手段落后、制度不全。这就亟待采用现代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模式,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漏洞,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提升使用精度,保障医疗器械的可靠性。
1.2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日常工作
(1)故障维修。故障维修是传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也就是在医疗器械产生故障之后,结合故障表现针对性展开维修工作,从而避免医疗事故发生。故障维修是一种事后维修方法,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患病人口增加,故障维修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会直接影响医院的运营效率和诊治质量。
(2)周期性运维。周期性运维就是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验,由专门的维修人员每隔一段时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以及预防性维护。周期性运维能够降低设备损耗,消除医疗器械的隐藏故障,但也会因医疗器械没有任何问题下展开运维,耗费大量时间。
2 现代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现代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模式需要融入信息化技术、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保证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系统性,将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各个环节连接,确保每个管理环节的独立性。现代化管理方法对降低管理成本、加强风险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将信息技术和精细化理念融合,让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每个阶段都得到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提升医疗器械利用率、降低设备使用故障率,为确保诊断、治疗精度提供保障。构建现代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模式,需要构建以下3 点。
(1)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核心当中,让信息化系统可以为医疗器械、使用人员、管理人员提供服务。
(2)结合医疗器械维修的实际需求,制定多元化的维修/使用模块,从设备采购到设备报废全过程进行维修管理。
(3)构建标准化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流程,让每个维修管理模块与使用流程相一致,从而提升维修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流畅性。
3 现代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模式构建
3.1 构建维修预算模块
预算是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初始环节与核心环节,医疗器械维修中必须要有资金支持。这就需要构建维修预算模块,需要制定年度维修采购计划,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管理人员需要收集医疗器械的运行、故障信息,罗列出设备故障清单,维修人员采用超声波扫描法、电磁检测法等对医疗器械进行故障检验,并罗列出需要更换部件的清单,确定最终的维修材料清单报上级审核。对于维修预算来说,需要结合设备故障情况、医院经济条件、治疗需求等方面出发。在信息平台当中,维修预算模块主要有以下2 个功能。
(1)支持维修效益论证,对医疗器械维修成本和未来使用成本进行分析,分析设备维修和设备采购的长期经济效益,如果器械老化严重需要频繁更换零部件,则要以设备报废并更新为主,确保资金利用率。
(2)预算申报,结合医疗器械维修所需的元器件,需要在申报当中明确元器件数量、名称、市场价格等信息,通过电子表格方式进行申请,打印申报内容,对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成本进行汇总。
3.2 设备实时监控模块
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不断加强医疗器械运行信息监控工作,从而实现事中管理模式。事中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事后管理和周期性运维的缺陷,将医疗器械和维修管理平台端口连接,系统终端会实时呈现出医疗器械的运行参数,并对运行参数进行自动分析。例如CT 机在日常运行中的参数频率波动稳定,则表示设备运行效果良好,反之,如果参数检测中出现了不均衡峰值,则表示内部零部件运行波动较大,则很有可能存在隐性故障问题。对于大型设备来说,设备故障信息、解决信息除了要在电脑中备份,还需要手工绘制一份文档统一归档。设备实时监控模块的功能包括以下3 点。
(1)采用传感器、探测器、端口等形式实时监控医疗器械的运行情况,并且系统数据库可以存储这些运行信息,为实时展开医疗器械维修、消除隐性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2)对医疗器械维修、安装进行全程管理,同时根据信息管理模块监控医疗器械维修、使用的情况。
(3)各个部门系统相互联动,可以加强信息共享,一旦管理系统发现医疗器械运行参数偏移,则直接通知使用人员停止使用医疗器械,并第一时间分析故障问题、找出故障原因快速解决故障,以免耽误医疗进程。
3.3 医疗器械管理模块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系统可以检测所采购的零部件与设备所需零部件规格、数量是否匹配。待到系统自动核对之后,即可自动进入到医疗器械管理模块,将设备以及元器件入库,扫描医疗器械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直接实现入库,并将医疗器械故障信息、元器件更换信息、维修信息纳入到管理数据库当中。该模块的功能如下。
(1)动态管理。对医疗器械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检测设备实际的运行情况是否符合正常标准,从而判定医疗器械是否需要进行维修。
(2)条码管理。医疗器械使用者在正式使用设备前需要扫码认证,系统会呈现出医疗器械使用人员信息、使用时间、归还时间(使用完毕时间)等,为医疗器械维修提供基本信息。
(3)对报废设备和元器件采购等折旧费、维修费等材料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并传输到财务系统当中,实现资金汇总。
4 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的措施
4.1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的入职程序,通过岗位竞争的方式选择优秀管理人员。选定维修管理人员入职之后,医院还需要对维修管理人员展开培训工作,包括医疗器械维修技能培训、计算机软件操作培训、制度培训等,提升维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让维修管理人员适应现代化管理模式。此外,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精细化分工,并结合绩效管理模式,对于因为自身过失造成的医疗器械维修事故、医疗事故追究责任。
4.2 加强资料库构建
由于目前医院中的医疗器械数量众多,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不仅繁琐,同时随着医疗器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仅凭借经验展开管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针对医疗器械每次维修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应用,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型技术,不断加强资料库建设工作,任何信息都要在资料库中分类管理,这样才能够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质量。
4.3 构建先进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管理体系
(1)制定有效管理制度。由于新型医疗器械科技水平较高,这也增加了医疗器械维修管理难度。想要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还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维修管理体系包括技术人员管理、完善操作流程、明确操作标准、设备保养规程、维修资料填写等。
(2)创新维修手段。在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当中,创新维修手段尤为重要。采取先进维修管理手段不仅能够降低维修成本、提升维修质量,还能够推动医院现代化管理进程。传统的事后维修、定期维修手段更适用于小型、低成本的医疗器械,而对于大型医疗器械来说,需要结合上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开展预防性维修,积极使用超声波检测仪、红外线检测仪,同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实时分析医疗器械的运行情况,这样才能够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对维修管理队伍工作情况展开不定期抽查,结合管理制度进行奖惩,这样不仅可以督促维修管理人员,同时还能够提升维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构建有能力、有责任的维修队伍。在现代化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个人知识、能力、技术,为后续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医院管理者一方面要给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提供学习平台和机会;另一方面要对日常维修工作作出指导,鼓励维修管理人员学习先进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维修人员专业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效率。
5 结束语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对推动医院内部管理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其不仅会影响医院正常开展诊断、医疗工作,还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日常经营效益。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研究,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做好资源调整、分配工作,从而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