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2019-02-15魏定兰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历经长期的实行,在各个层面都获得了很可观的成效,但是在新课标实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慢慢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着实有一些问题存在。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对探索有效提升课堂效益的方式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课堂效益;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来说十分关键,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学生本身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现实的教育当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老师还未脱离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同时没有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未实现优良的教学成效。怎样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是有关教育者十分需要探究的课题。
一、 高效课堂模式的萌芽
(一) 网络上之前铺天盖地地对某中学的“先学后教”进行报道,还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形式,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均是老师在课堂当中是没有负担的,老师们就好像一个指挥官,引领着学生们演奏,这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师展现着主导作用吗?十分羡慕上述的老师,最基本40分钟的课堂上他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不需要歇斯底里地讲解每一个问题。
(二) 目前部分老师还停驻在以老师的教为核心的“满堂灌”的世界当中,低估了学生的水平,老师为核心的课堂阻挡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并未切实的动起来,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思考,没有变成课堂当中的真正主人。如此的课堂学习感受不到成功的乐趣,不是乐学好学的课堂,长期以往会觉得课堂乏味。
(三) 学生不会解答问题的因素解析,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学生们不明白题目提问的是什么含义,换一句话说,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不达标,但是我们不可以将阅读水平差的问题推卸给语文老师,我们只能自己绞尽脑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鉴于上述因素应该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尽可能的让自己少说。可以运用一句话进行表述的,坚决不说两句话;尽可能不出现反复用语,精短自己的教学用语;如此,高效的课堂形式就步入了萌芽时期。
二、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学习其他人的教学方式,始终只能学到其形式但是学不到人家的精髓,只是看起来像但是神不似。最开始是将希望学生完成的问题写在黑板之上,引领学生去看书进行解答,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写的过程当中过实际上就已经浪费了时间,同时只能展现出问题,无法展现出真正的答案。想要让学生经过自我汇报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呈现,似乎无法掌控课堂,部分时候学生是处在乱说一通的一种状态。于是导致了进退两难的状况,可是转变教学形式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改革是所有初中政治老师唯一的选择。通过多次的课堂教学实施与思考,以下是笔者总结出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的两点。
(一) 运用翻转课堂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老师需要善于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动起来,挥别过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坐实课堂当中的主体,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教学成效。比如,在教学“维护社会公平”时,老师运用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去加深学生对于这堂课知识的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主动落实好和学生的沟通工作,综合课题,老师需要激励学生展开表达,有关成为初中生的心态和观念,综合课堂学习之后的知识进行问答:“社会公平的现状如何?”“怎样能够有效维护社会公平?”等等问题,让学生可以上台和大家展开沟通,经过该部分老师成功把教材知识展开深化,同时基本把握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还有对学习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更加富有针对性地展开。老师需要运用班级网络群和家长展开互动,给家长宣导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意义,使家长能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对学生展开少量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的贯彻。经过翻转课堂落实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形式,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加入性进行有效的提高,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充满兴趣,继而获得加倍的教学成效。
(二) 小组互相帮助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
老师在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需要把分离的学生个体组织成小组的模式展开管理,以免出现没有照顾到的学生,出现被遗落的。比如,在教学“自觉维护正义”一课时,老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经过对教学内容的讲述,老师设计问题,比如,“你眼中的正义是什么?”“怎样能够有效地维护正义呢?”等等问题的设计以后,老师组织学生们展开小组探讨,这一经过当中需要激励学生表述多样化的答案,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上的拓展,小组探讨以后,老师应该让学生们针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回答表述,这一经过的探讨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还能促使课堂环境变得更加生动,并且激起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促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实现了预想的教学成效。老师还能够设计小组比赛活动,把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展开辩证谈论,设定反面方和正面方。比如,针对目前最具备争论的一个实际社会状况:老人在路上摔倒了是否应该去扶,正面方表达应该去扶的原因,反方面说出不去扶的原因,通过两方面的探讨,针对结论老师开展归纳,得出正确的观念,以辯证的方式去对待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具备精准的道德理念,防人之心不能没有,可是当其他人需要帮助时还是需要义不容辞的。老师经过和实际生活的有效融合,展开道德上的教育,经过小组互相帮助的形式,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主动加入了进去,落实了整体的教学目标。老师还能够在学生的探讨当中获得一定的收获,能够精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学习当中存在的弊端,继而加以针对性地处理,经过小组互相帮助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以加倍。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目的为的是培育学生,具备优良的道德思想和法律观念,老师需要了解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在教学经过当中拓展新思路,完善其教学形式,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同时经过翻转课堂还有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引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有加入度,让教学效率有效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宝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礼仪教育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2]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104-106.
[3]郑士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52-53.
作者简介:
魏定兰,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