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

2019-02-15杨红彩

考试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提问课堂气氛

摘 要: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时,要想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教师要有耐心和学生们进行交谈,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学生之间,听一听学生们的看法,给予学生们及时的关注,帮助学生们找到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学生们真正喜欢上语文。

关键词:喜欢语文;提问;课堂气氛

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中,我常常会听到学生们抱怨,不喜欢上语文课,觉得语文课沉闷无聊。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心声,我感觉有一种紧迫感,想要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真正地了解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中的课文熟读,甚至是记忆相关的学习内容。语文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们真正地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真正地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

一、 让小学生真正地喜欢上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够通过积极的语言来关心学生,走进学生们中间,认真倾听学生们对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想法,关注他们的学习进程以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找到传递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方法,通过一句简单的问候或是一个充满关心的眼神都是能够得到学生们很大的回应的。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们的情感建立,把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在语文的学习进程中逐步地升华,使学生们真正地将情感集中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语文的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开展每日诗词分享活动,让学生站到讲台前给大家分享诗词,可以深情地进行朗读,可以给大家讲一讲这首诗词的含义,可以和大家一起唱读诗词,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喜欢上语文,喜欢上与大家分享语文知识的氛围。学生们站上讲台,鼓足勇气,勇敢地将诗词或是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给大家,丰富语文的学习方式。

二、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提问

教学课堂中的提问,是一个很正常不过的教学活动。但是它的运用是否得当会给小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足够重视它的表现手法,因为教师只有在小学生们的问题回答里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们的思想活动。例如,在学习《小燕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很启发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小燕子,小燕子长什么样子啊?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燕子的可爱,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给大家展示燕子的形態。那么为什么到了冬天就看不到小燕子了呢?大家这么喜欢小燕子,我们应该为小燕子做些什么呢?通过教师的一些有计划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开展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提问过程需要经过认真地准备工作。教师在抛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时,需要指明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向,帮助引导学生们进行有目的地来思考。教师在提问时要能够精确地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掌握情况,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们是否能够理解,是否能够联想到问题的根源。所以教师所设置的提问对于教师本身来说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教师平日里要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增加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每一次的教学都要进行积极的课前准备,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都要进行合理的罗列,帮助自己梳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顺利地将问题一点点地带入。所以,教师要有这样的教学功底,是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高标准严要求,要将最基本的教材内容进行整理,能产生一个树冠一样的连锁反应,通过一点的渗入实现对整体的考虑习惯的形成,帮助学生们做好每一个问题的创设。

三、 教师要营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很重要。小学语文有一节口语交际课《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下都有哪些有益的小动物。有的小学生会说:“我觉得青蛙和壁虎都是有益的小动物,因为青蛙能吃害虫,壁虎能吃蚊子。”有的小学生就开始说:“不对,不对,他们是有益的昆虫,不是有益的动物。”此时全班同学就开始大笑,然后大家就开始争相发言,与平时严肃的课堂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小学生回答:“我觉得小狗是有益的动物,因为它们十分可爱,能够看家护主,而且小狗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可以帮助人们度过孤独的时光。”还有小学生回答:“我觉得小猪、小鱼和小鸡都是对人们有益的小动物,因为它们长大后就能够为我们提供食物,让我们茁壮成长。”一堂课下来氛围十分愉悦,就连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都开口发言了,而且虽然小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都能讲出道理来。在学生发言完毕后,老师就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狼是有益的动物吗?”有的学生回答不是,因为狼会吃掉羊和兔子等食草动物,有的同学回答不知道。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了狼,羊和兔子等食草动物会越来越多,草来不及长出来就会被吃掉,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草地变成了荒漠,狼的存在就让这些动物的数量维持在恰当的数量了,从这个角度出发,狼是不是有益的动物呀?”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学生们都对老师的观点表示赞成。最后,老师还可以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每种动物都在生态圈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的发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

四、 教师要适当布置作业,培养学生们的主体作用

作业是帮助学生们梳理一天所学的知识,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安排工作,不能过多地留作业,使得学生们将学习语文变成一种负担,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语文的作业布置问题。例如,在每一次课程之前,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们先开展预习工作。对于语文的预习工作,熟读课文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课前阅读,或是自己大声的朗读,或是与父母进行有效的亲子阅读,或是阅读之后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等。关于作业的形式,是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琢磨的,把有效的学习过程认真地教给学生们,使得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明朗,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只是简单地读读课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和责任是很重的,教师要正视这一严峻的任务,经得起学生们的各项考验。教师要以更高标准完成小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小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带有情感的提问,使得学生们得到更多的关怀,增加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更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郑婉丽.一位优秀语文老师的必需条件——“红杏出墙”需“两技”[J].教育现代化,2018(2).

[2]孙冲.走向高效语文课堂教学五环节[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作者简介:

杨红彩,河北省邢台市,河北省清河县王官庄中心校区。

猜你喜欢

提问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