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2019-02-15江德华

考试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实验教学

摘 要:在初中阶段进行科学理论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包含了众多的物理课程和知识,其中物理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学习,就要进行相应的实验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出发,对实验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巧用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性的意义。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效率;科学物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利用实验进行物理教学,从而将实验带来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进而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相信在实验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学效率会出现显著的提升。

一、 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教师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转变为了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原因在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认知形成的初期,这个时候的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们会不断地就存在的疑问进行提问,并且由于物理教学较为深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进行有效的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感知,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地解决,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 进行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源于兴趣。初中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对社会中存在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还是学生进行自主化的学习,最为关键的还是对学习兴趣的调动,在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之后,就会使他们喜欢上实验,最终实现对物理知识的高效化学习。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对“光反射时的规律”进行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平面镜放置于桌面上,然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中线,在这条中线基础上,画出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直線,并将纸张放在铁架台上进行简单的固定,然后将纸张置于平面镜上,最后用激光笔从三条直线分别射入到入射点,从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在课堂中运用一个实验,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现更高效的物理学习,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物理的无穷魅力。

(二) 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目前物理教学现状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枯坐台下听课,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未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对课程进行改革之后,教师认识到实验对于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会对实验过程进行具体的安排,从而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他们成为物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例如,在对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惯性现象”进行讲解时,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例和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得到一个浅显的认识。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本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们了解在进行惯性运动的过程中,惯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汇报,并在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三、 巧用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一)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造成了极大限制,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塑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初中物理沪科版“光的色散”进行实验时,可以在盛有水的盆里斜放一面镜子,之后让太阳光反射到白纸上,不断调整水中镜子的角度,会明显看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因为光在反射过程中将水的颜色进行保留,然后通过镜子进行反射,在这个实验中水起到了光棱镜的作用,将光的颜色进行了分解,再通过镜子进行发射。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光的色散”知识。

(二) 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指导

在国内外专家长时间的研究下,认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尊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只有他们实现自主化的学习,才能够形成对知识的有效掌握。所以,教师要认清实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初中生认知的实验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例如,在对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认识浮力》进行讲解时,将a、b、c、三个同样质量的物品放置于弹簧测力计的下端,a处于自然悬空状态,b放置于手掌上,c放置于水中。教师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不同情境下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探索浮力的大小以及产生的原因。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尊重实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最终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掌握物理学习的规律。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物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已是必然趋势,所以,教师要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准确的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规则,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帮助他们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从而实现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芳香.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率——有效实验数据的收集[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79-280.

[2]史济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1):29-30.

[3]沈晓雅.改进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科学物理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5(22):188-189.

[4]余荣兴.凸显实验作用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6(35):66-67.

作者简介:

江德华,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龙宇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