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听孩子说话,真的有那么难吗?
2019-02-15小莉
小莉
最近模仿日本《屋顶告白》的《少年说》突然火起来了,一个朋友在朋友圈说:“看那些孩子在天台上跟家长的对话,我都想替他们跳楼!”
一直以为应试教育只在80年代有,没想到现在的家长跟我们那时候完全一样,甚至还更加变本加厉了。
1
一个女孩学了七年舞蹈,舞蹈已过12级,非常热爱跳舞,也很有天赋,可以说舞蹈已是自己半条命了,但妈妈说,如果想继续跳舞,必须考入前150名,否则就只能专心学习。
孩子说150名太难了,这就是断了她另外半条命。妈妈根本不以为然,在她眼里,舞蹈影响学习,出于为孩子好,所以选择扼杀女儿的梦想。
七年,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为跳舞花出去的时间和金钱,在这一刻都归零了,那当初为啥要开始学呢?
孩子苦苦哀求,换来的却还是母亲的不能理解和支持。
在《少年说》里最惨的是一个小女孩,她有个闺蜜,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特别好,成绩好,学习习惯好,聪明乖巧,于是妈妈用“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且完全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努力。
而“别人家的孩子”恰好就是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她的学霸女闺蜜。
结果她妈还说,你看你成绩那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
这已经不是“扎心”可以形容的了,说得严重点,这是在践踏孩子的自尊啊。
但女孩依然在台上逻辑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孩子不只别人家的好,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看不到?”
当妈的在台下是何种反应呢?——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本没有去听女儿说的话。
妈妈很自信地认为,孩子没有领悟到她的重点,然后开始噼里啪啦说话。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没有拿你只跟一个人比,而且我这样做比较是为了培养你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跟成績好坏没关系……
但女儿很快反驳了她,那你为什么每次考完试都要说,哇,你们班吴迪数学好厉害啊,英语好厉害啊,各种好厉害,老是要这样子打击我呢?
妈妈的逻辑强势而不容辩驳,她说:“我知道我在不断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你要不打击,你就会有点飘。”
天呐,这不是典型的“挫折教育”吗?
其实我很想问问这位妈妈,如果你的领导一天到晚都在打击你,你做什么都达不到他的要求,你的工作干得下去吗?
女孩在高台上已经气得哭出来了,但还在做最后的努力:“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这样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但是你们从来没有改过。”
而妈妈呢?干脆就转移了话题,噎得女儿彻底无话可说。
看见孩子绝望的表情,心里一阵悲凉。
看见这位妈妈死不悔改,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姿态,不禁无奈叹气,更为女孩有一个这样盲目自信却又无比强势的妈妈,感到无尽的悲哀。
都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有时候很想质问一下这样的父母,这就是您“所谓的爱吗”?在您“认为”爱孩子的同时,也为他想一想,您到底是爱他,还是害他?
如果连孩子几句话都听不进去,何谈理解,何谈尊重,更别去谈爱了,在她眼里,孩子恐怕只是实现她梦想的附属品罢了。
米勒曾说过一句话:“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父母其实根本不想抚养你,他们只想抚养他们内心脑子里的那个孩子。”爱,是有界限的。
虽然父母赋予了孩子生命,但孩子并不属于你,他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你的客体,也不是你的附属品,他,只是他自己。
如果爱,勿伤害。
而你真的就做得就比“别人家的父母”更好么?
2
有一次,看到袁泉做客央视节目《朗读者》。
当董卿和袁泉笑意盈盈看着彼此,网友们都在感叹这一幕太过美好,两位优雅知性的女子,让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感叹美好的同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袁泉幸福地诉说自己儿时经历的样子。
让我不禁感慨,能被父母支持和鼓励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
袁泉11岁,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就被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选中,去北京学京剧。
妈妈问她:“你要自己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京剧?”
袁泉回答:“对呀,我真的想去呀。”
妈妈尊重了女儿的决定。
妈妈送袁泉去北京以后,只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就回湖北了。
然而,她的父母,并没有完全撇下11岁的袁泉不管不顾。他们相隔千里,写了将近300封信,支撑袁泉度过了艰苦的七年学戏生涯。
节目选取了袁泉和父母的两封书信,内容是这样的:
“下星期又要扳腿了,我真害怕。基本功还是那样,丝毫没有进步。
“老师说我还不够刻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我觉得已经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更加刻苦,告诉你们,我的腿离头只有竖着的两根手指那么远了,我争取在11月20日贴上。”
父母在回信中说: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们绝不会在你竭尽全力仍暂时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还要你去拼命。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情感修饰,实实在在的几句话,却被莫名戳中泪点。
我想,这也许就是无数中国孩子期待父母能对自己说出的话吧。
这样的妈妈和《少年说》里的只会打击的妈妈相比,您会选择哪个妈妈?
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袁泉能在演艺圈一直保持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干净且不媚俗。
她二十几岁就先后拿了金鸡奖、百花奖最佳女配,30岁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却从来没有刻意追求红。她始终按着自己的步调,保持着安静的生活状态。演话剧,做公益,学习,旅行,在自己的节奏中稳步向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也都不曾错过,成为妻子,成为母亲,丰富着人生的历程。
而如果她的父母,也像《少年说》里的那位妈妈一样,我想,袁泉或许很难成为今天的袁泉。
不要总是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好。
孩子,更多是由父母造就的。
3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对小学一到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数的20%,但其实,校长和学生都不知道的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去看这个测验的成绩。
奇妙的是,8个月后,情况果然有些变化。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信息,来告知自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是老师们通过情绪、态度影响了他们。
面对这个结果,罗森塔尔得出一个结论,赞美、信任和期待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它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也最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丹佛大学心理学家Susan Harter說:被父母关注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把积极的关注内化,用家长对自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像《少年说》里的父母拿着自我想象的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来一味打压孩子,以为是挫折教育,殊不知她的每一句话就像刺刀一样印刻在孩子心里,“你怎么这么差劲”的自卑感会牢牢跟随孩子一生,也像诅咒一样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能从父母那里获得5000次夸奖,那么他就能获得自信。这样的说法,与罗森塔尔效应不谋而合。
天底下没有“坏孩子”,只有未被父母正确对待的孩子。
没有孩子不乖这回事,只有未被满足、未被看见的孩子。
所以,当你真正“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你也就遇见孩子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