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视域下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研究

2019-02-15杜向民程小芬吴嫚

关键词:驱动转型经济

杜向民,程小芬,吴嫚

(1.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 .长安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1]。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高校作为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2],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高等教育在面向地方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服务能力,引领和支撑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是需要学术界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王延觉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高校科技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发挥自身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3]。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以往研究成果有两大特点:一是文献中大部分以高校为主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高校某一职能实施或某几个优势资源的关联性研究上,并以此为路径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如牛建强等[4]、刘献君[5]、胡家保[6]分别提出在高校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从自身的制约机制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突破点和路径,提高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二是以高校或地方高校为主体,研究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路径,朱德莉[7]、张剑锋等[8]、刘艳[9]分别从高校或地方高校为主体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路径,但这些研究未能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大背景,现实指导意义存在局限。鉴于此,本文以创新驱动为视角,全面深刻阐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内在逻辑,分析当前服务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以及在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共赢。

一、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一)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01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地方普通高校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通过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意见》的出台指明了新形势下高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要意义:一方面,地方高校主动融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转型,是完善高等教育服务面向和功能布局,防止办学“同质化”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更好履行社会服务使命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也客观要求高校必须通过转型来提供更有效的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持,支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型后的高校必须将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聚焦到引领和支撑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中,通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新知识和技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

(二)创新驱动: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创新驱动最有活力的关键因素。高校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的重地,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力军。对于地方院校来说,高校是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力量。地方高校大多数坐落于各地级市,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对当地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十分了解,具有实现“产教融合”的便利和优势。特别是在过去的建设和发展中,地方高校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成果。在新的形势下,国家通过各项相关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通过与地方开展广泛密切的合作,协同创新,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措施引领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

二、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视

(一)服务意识不强,办学理念滞后

高等教育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实际行动取决于转型发展的思想观念[10]。在推进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受传统“重学轻术”办学理念和“闭门造车”办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校仍习惯于封闭办学,不能积极主动地面向、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在推进转型过程中,部分高校过多顾及转型成本和转型难度,通过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的研发创新以及产学研合作途径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认识不到位,大胆改革推进转型的动力不足,致使一些学校转型止步不前。在“重学轻术”理念下,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论文导向过重,轻视应用创新型研究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水平,导致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脱节,一些老师和科研人员习惯在熟知的领域发论文、出专著、申报课题,并不考虑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际作用和价值,人才培养上难以有所突破与创新,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二)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服务基础有待夯实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知识发展技术创新的依托。高等教育要服务和支撑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以学科专业设置为依托,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1]。这就要求部分高校要以地方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为依据,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使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的产业体系和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相契合。以往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准,未结合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特点,片面强调向“高水平”看齐,盲目追求“高大上”,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简单复制一些高水平大学的学科专业,导致专业设置“同质化”。在转型发展的推动下,第一,部分高校对地方经济的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人才市场缺乏前瞻性分析,盲目改变或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导致其在迅速发展的产业变革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面前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第二,部分高校忽视教育发展规律,贪大求全,不顾自身的办学基础、师资结构、学科专业积累,片面追求学科齐全,导致专业设置重复,弱化了专业特色,分散了有限的办学资源,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的质量,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第三,部分高校一直未能摆脱学科与学术导向的教学模式束缚,固守以往的课程设置体系,实习实验实训课时数量偏低,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足,动手能力差;与此相联系的是课程设置过专过窄,缺乏跨学科交叉,导致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差。转型发展实质上包括了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转换,部分高校还对转型发展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

(三)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欠缺,服务支撑不够

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但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水平等方面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是数量上,地方高校的前身大多是专科、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研究与学科发展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在服务地方经济应用转型的推动下,一些高等院校在快速壮大后,教师的数量规模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与技术创新的需要。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指出,中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为39.7%,此数据离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占专业课教师总数一半的目标有距离[12]。二是结构上,大多教师不能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偏低。由于高校转型时间短,部分有全日制硕士、博士学历的年轻教师虽掌握了较厚实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专业素质,但相对于“双师型”教师要求来说,工程实践能力的资历相对短浅,即使懂得实践工作中的操作步骤,也无法高效地完成对学生实践的全面指导工作,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经验不足[13]。三是水平上,部分老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够,知识结构与当前知识创新技术变革的实际脱节,导致其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方面缺欠,特别是缺乏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和技术的了解,难以在知识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前沿领域指导和培养学生。

(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水平较低,服务成效不明显

当今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拼投资、拼环境、拼资源的老路已经走不通,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要求高校以自身的人才、科技和智力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方高校科研与经济“两张皮”,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度偏低。从学校自身状况来看,一是科研人员自身“重课题、重论文、轻应用、轻转化”的学术作风[14],导致其缺乏面向地方工农业生产实际做科研的意识,选题立项不是来源于生产实际,对研究成果的市场应用前景和能否转化考虑较少。二是现有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导向存在偏差。目前高校对科研成果评价多沿袭转型前的评价模式,偏重成果的“学术价值”、忽视成果“市场价值”的评价取向,科技成果转化率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客观上消解了科研人员面向地方经济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做科研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15]。三是科技成果成熟度低,部分高校受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的影响,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科研实力较差,部分科技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经过中试环节才能被企业吸收转化。

(五)政产学研合作服务模式不完善,服务路径不通畅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将自身已创造的知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高校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和智力优势与区域内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特别是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教育共同体,是践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对象化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在政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合作主体价值追求的差异导致的矛盾冲突。政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纽带是互惠互利、多方共赢,但在合作过程中往往由于价值追求的差异和理念的不一致而产生矛盾。例如就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说,个别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回报,对高校教学科研的规律性、成果产出的周期性认识不到位,一旦在短期内没能有效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个别高校也存在有效满足企业需要诉求的措施不到位,投入力量不足,合作协议中规定的责任义务不能很好落实的问题,致使合作难以持续发展。二是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目前,中国关于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法律为《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进步法》虽确立了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大方向,对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规定,但对高校和科技中介机构职责缺乏明晰规定[16],《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确立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则、保障措施及技术权益的归属和分享,但不能完全涵盖产学研涉及的内容,转换模式有待进一步明确,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借鉴

(一)日本本科教育: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应用型人才

日本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其发展特点对中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日本的高校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社会、地方发展水平及方向,关注人才培养的行业性和地方特色。日本高校与中国高校相同的是在地理位置上均分布于地方,但不同的是日本高校比较注重对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根据地方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并根据地方产业和行业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如长野大学,作为一所立足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至今也仅设有保健学、环境观光学、企业情报学3个学科。由于医疗保健和旅游观光是长野县的支柱行业,因此该校保健学和环境观光学这2个学科的学生人数占到了全校在校生数的四分之三左右,充分反映出日本高等教育突出行业与地方特色的特点[17]。此外,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职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日本的高校还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来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与综合,客观要求学生具备多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高等教育还应在依托行业和地方特色进行学科专业设置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德国技术型大学:多方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体系

德国技术型大学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教师队伍建设从选拔到培养、从聘任至管理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为德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德国技术型大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教授、教学专业人员和兼职教师3大类构成[18],3类教师必须为师范专业毕业生、受过相应专业教育并具备大学任职资格,在此基础上经历层层选拔的人才。在教师队伍中,专职教授与教学人员占40%,兼职教师占比达到60%[19],这些兼职教师主要来自经济界、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校外特聘教师。大量的兼职老师不仅可以将企业生产中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有效确保理论和实践挂钩,解决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就业等现实问题,而且可以向学生介绍市场发展最新产品需求、产品研发动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这类教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动之中,这种流动性保证了老师能够不断为学生带来新鲜的知识和前沿的实践技能。同时,德国技术性大学还提供配套的校内外培训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同类型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三)美国高等教育:多方共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美国是较早进行产学研合作实践探索的国家,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突出成效。美国高等教育产学研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合作教育,强调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企业主动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政府在经费上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项目进行支持[20]。高校主要负责向地方产业领域提供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特别是财力雄厚的企业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研究课题主要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提出,问题主要聚焦于行业领域内急需攻克的关键性难题,二者还通过合作办学、共建研究中心、建设实习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同时政府在高校与企业广泛的合作过程中积极作为,发挥引导作用,提供健康有效的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协调产学研各方基本合作关系,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政府、企业、学校产学研行为的合法性与规范性,促进产学研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行;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加强学校和企业沟通,负责管理与监督产学研合作各个环节的工作。

四、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的价值导向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源泉。转型时期下,高校首先要以国家的政策文件为依据,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这一点是推进转型发展的根本。同时,高校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练内功,强本领;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壮大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内部治理,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等途径,努力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支持者、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区域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二)以地方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都表明,高校的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得紧不紧,融入得深不深,重点是看其学科专业设置是否与地方的人才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契合,也就是学校的学科特色是否能够反映地方经济的产业特色。因此,在深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向地方经济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是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1]。高校要认真研究地方经济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布局,尤其是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合理进行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要以是否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为原则,下决心调整和撤并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过时专业,集中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要坚持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认真研究地方和行业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新技术、新动能、新业态,适时增设新的学科专业,在动态调整中实现学科专业的优化升级,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实现服务、支撑和引领相统一。

(三)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师资队伍的能力与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能力与水平。高校向服务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关键是要建设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要提升“存量”。对于教师队伍中没有达到“双师型”要求的教师,要通过到企业和相关生产单位进行实践实训以及各种形式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确保“够格”。二是要优化增量,在新教师招聘上把好入口关,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要同时具备专业学历证书和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从源头上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对于那些因特殊原因导致技能素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在上岗前要对其及时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弥补短板[22]。三是要学习借鉴国外相关大学的经验,从经济界、企业界和其他社会机构中聘任兼职教师,确保将企业和生产第一线采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四是要与企业合作,通过在相关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实训工作站”等方式,为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搭建平台。最后,要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特别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激发广大教师自觉提升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内生动力。

(四)提高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高校要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就要为地方经济提供货真价实的技术成果。地方高校要切实转变科研模式,要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发展和地方经济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始终,建立技术创新型、生产服务型、市场导向型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坚持面向生产实际做科研。一方面高校要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产学合作共同体[23],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研发中心”,为教师融入企业、面向生产实际做科研搭建平台。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走出书斋,走出校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进行经常性的深入调研,了解政府关注的问题和企业需要破解的难题,明确自身的科研选题方向,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并组织联合攻关,破解阻碍生产发展的难题,这既是彰显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是高校应有的担当;要完善相关激励政策,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完善明确可操作的科研利益共享分配机制,促进教师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于转化成功的研究成果,要依据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贡献水平给予奖励;还要推动建立和完善服务地方经济,与高校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扭转重论文、重著作、重专利、重获奖的评价取向,引导科研向生产应用、向市场转化方向发展。

(五)完善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服务模式

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为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传统资源消耗性经济增长方式下,政府和企业是向土地、森林、海洋要资源要矿产,而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下,政府和企业要依靠高校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经济运行和生产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同时,高校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向企业和社会获取办学资源。因此,高校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要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以自身的知识、人才和技术优势,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在互惠互利中推进合作的发展与深化。地方政府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能,既要搞好与高校的合作,使高校成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支撑;又要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牵线搭桥、提供服务,特别是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支持激励校企之间的合作,使高校切实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五、结语

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是新形势下完善高等教育服务和功能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紧密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即转型工作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从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看,高校作为集聚人才、知识、科技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力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成果,是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综上所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下,高等教育通过融入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应用型转型,对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办学理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欠缺,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水平较低,政产学研合作服务模式不完善等。为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提升其服务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我们在聚焦自身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借鉴和学习日本、德国、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为日后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解决思路,实现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与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共赢。

猜你喜欢

驱动转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