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流变及发展进路*

2019-02-15文丰安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400020)

一、问题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建设,更是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界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资料,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相处,人更是要注重保护自然。在马克思的自然观视域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型构,对自然不能只索取不回报,要在开发利用时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积极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人类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务必遵循自然规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和优化自然环境,重点促进自然、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之快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罕见的,工业化进程既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也造成了社会与环境系统的新矛盾。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随着环境问题全面凸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实践贡献。这就是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并根据具体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许多研究: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多数学者注重讨论如何和谐共生。如程广丽提出:“新科学承认自然事物的复杂性……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科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2]马凯提出:“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3]关于如何规范人们在发展中处理好生态的关系方面,一些学者强调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如李瑞等提出:“可以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引导,让周围重要的人物和组织对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从而使居民作出正确理性的决策,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4]王旭等提出:“环境治理能否落到实处,生态文明理念是否得到贯彻,关键在领导干部。”[5]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有的学者强调要高质量地发展经济就一定要强化生态治理。刘凯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需要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三个子系统协同推进与共同发展。”[6]梅凤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国家战略。”[7]在生态文明的国际合作方面,一些学者强调全球化合作倡议。如孙新章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进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前沿创造了条件。”[8]德国学者Schaltegger指出:“生态效率能有效衡量区域各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作用。”[9]在生态建设的激励方面,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如李春根等提出:“通过税收政策和税收工具对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激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实现重大转变的逻辑主线之一。”[10]

基于上述研究,我国所追求的生态文明,就是要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它更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持续发展、良性互动、和谐共处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境界。从国内外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概况来看,不管是理论研究的系统性还是深度方面,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研究对应的层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变迁、新时代后的发展进程等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

(一)生态文明建设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我国作为拥有几千年灿烂辉煌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国家,有着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影响也比较深远,这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五千年历史奠定了基础,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儒家是基于农业经验而产生的顺应自然的生态自觉,其“天人合一”理念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处是以和谐为目的,采取和顺和友善的态度,并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完备的生态思想体系。道家的“道法自然”理念有着较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提出万物皆为自然所造,万物都按自然的本性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这是按自然的本性而定的,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释家主张“众生平等”。中国佛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主要思想为佛、人、动物、植物等宇宙间事物均是平等的,主张万物都是有佛性的,不能破坏,应该保护,这样就会有一个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的环境。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提倡人与自然统一于人化的自然界,表现为人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其与自然界的变化,从而维系其生命,提出人与自然之间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关系是必然的和永恒的,这样自然就会始终约束人。同时也提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形成,人的劳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变化,提升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之间更好关系的维系要建立在人类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矛盾和解的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解要经过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与自然间矛盾的处理和解决可通过劳动去协调,当然就得通过一系列物质条件的改善来进行,这就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历史发展才有可能。所以就需要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同样也要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革,变革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做到。它认为,生态问题其实就是社会问题,必须要用社会化的思路,建立公有制社会才能够真正解决,所以要解决好生态方面的问题就一定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同志注重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邓小平同志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把发展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结合起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江泽民同志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等于保护生产力;胡锦涛同志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第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这样的辩证统一关系来更详尽地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其核心价值观,为从根本上科学认知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整套价值遵循和实践范式。第二,生命共同体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包含了人类、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的环境。人在其中的作用巨大。第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公平正义的要求。良好生态环境影响着经济发展,关乎着社会进步,所以说它是经济与政治方面的问题。第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2]这一重要的阐述,深刻地为我们表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精准揭示了我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第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生存于自然,人和自然之间是共生的关系,人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人类一定要保护好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第六,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3]要进行生态治理,首先要对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进行完善,要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第七,注重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只有全球共同建设好生态,我们的生态文明才会更加美好。中国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提出了中国的方案,供其他国家参考和借鉴,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梦想。

三、新中国成立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早期探索(1949-1977年)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无序的砍伐和战争,基础设施薄弱,百废待兴。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积极开展工业化、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植树造林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早在1952年,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还未规模兴起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发动群众,上山栽树,一定要改变徐州童山的面貌。”[14]1956年,毛泽东同志曾指示:“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5]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1950至1957年间共造林23 596.4万亩;1950至1952年间完成封山育林6 210万亩;1956年一年封山育林即达5 835多万亩”[16]。他发出的“绿化祖国”,要将祖国“到处都很美丽”的号召使得绿化祖国的战略贯穿于新中国7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也采取了环境保护的措施,如农田基础设施的修建、兴建水库、改造基础设施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水旱灾害频发,治理江河、建设水库成为当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治河治海治水方面先后开展了治理淮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治理黄河工程和海河工程,成效显著。1972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表明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的立场原则,并且在《人类环境宣言》中发出了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从而开始与国际环境保护组织进行合作。1973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理事会成员国。同年,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环境会议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从而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开展。1974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在当年发布了环境保护规划要点等。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开展,生态实践也由环境保护到末端治理,开始了对各种点源污染进行治理。可以说,此阶段既初步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认识,也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实践之路的探索。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时期(1978-1992年)

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的大发展,最初是以粗放型为主的,没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这就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对此,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并号召全国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随后开展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开创了我国大型生态工程建设先河,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此后,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做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并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环境保护写入,这从最高法层面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为国内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此为专门法,并于1988年成立了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国家环保相关事务。到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样就初步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基本框架。这一阶段,加强了环境治理,城市环境和乡镇企业的环境整治开始,环境治理效果初显,也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污染防治的综合技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此外,我国也加入了环保方面的全球组织,签署了《21世纪议程》《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加强了国际交流,同时也深刻认识了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可持续进行。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展开时期(1992-2002年)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环境行动和生态治理,在1995年批准设立了50个县级生态示范区。1995年,国家环保总局印发《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并逐步开始了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又于2000年开始进行封山育林育草,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随后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将环保和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和首要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务院先后制定了《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30多部关于环境治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各部委也已经形成了70多部相关部门规章。在注重立法的同时,更注意执法,严惩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在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并建立了监测网络,进一步规范生态环保的监测管理。在此阶段,我国更加严格地遵守环境公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并签署了2000年在联合国发起的《千年宣言》,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时期(2003-2012年)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其中《退耕还林条例》于2003年通过并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到2006年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有2 349个,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达243个,建立起一大批生态农业示范区、森林公园等。这一时期,法治化治理生态问题效果更加明显,《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沙治沙法》等继续制定和修订,配套法规也进一步出台,各大江大河的水土保持和防护工程也大力实施,法制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时期,我国也在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吸收古今中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和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为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实施绿色刺激计划,积极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财政投入总数超过美国的6倍,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也给予支持。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并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表现方式等作了相应的表述,标志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正式确立。这一时期,我国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2007年,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了减排的中长期目标,并于2008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向全球展示我们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发展(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2013年9月正式实施,效果明显,单位GDP能耗、用水量等每年均有大幅度下降。注重制度建设,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部署,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17]。用制度来推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并写进党的重要会议文件当中,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上还属于第一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以通过并实施,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完善来对生态进行法治化治理,提出“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推进综合执法”[18],真正在生态文明治理的关键领域内建立起法制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于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实施后在各地启动问责,全方位依法进行治理,并开始环保督察,切实解决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破坏环境问题。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开展对全国31个省级机构的环保督察中,解决了群众身边环保问题约8万个,有1 532项较突出环境问题纳入了整改方案,使多数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为顺应新时代的需要以及全社会的期盼,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这对于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标志着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新格局得以形成。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我国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将来自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决议案。2015年,中国出资200亿元人民币专款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旨在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切实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努力。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向全世界表明了我们中国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也为全球生态的治理作出我们负责任大国的贡献。“迄今为止,我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9]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明自觉,为人类崭新的文明形态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起步到成熟并提出世界方案,让我国在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四、新时代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然发生重大变化,“从生存性需求转变为发展性需求,从自然性需求转变为社会性需求,从物质性需求转变为精神性需求”[20],优质的教育、稳定的工作、可靠的社会保障、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舒适的生存环境等都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内容。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态的美好向往更加急切,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方面的美好需求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生态文化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的产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在文化层面的重大抉择。生态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在与自然界长期磨合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与劳动积淀。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一个为使生态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建设过程,是生态文化引导人的实践行为生态化以解决现行生态危机的中间环节,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物质文化建设、生态精神文化建设、生态制度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朴素而宝贵的生态思想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前面已经提到,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释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为延续和发展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道德基础,这些均是我国传统文化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的思想。新时代,我们要立足实际,积极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实际上,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民族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方面的思想和理念,深研之细究之均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注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不断地总结新的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思想,也可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的关于生态方面的思想进行合理的借鉴。当前,全球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生态危机,这不是单凭一国之力便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大家努力合作共同进行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治理要想获得彻底的胜利,就一定要在生态文化方面持续加强。当前,我国非常注重生态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生态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对于环境的认识起步较晚,经验不足,需要借鉴西方的有益经验,为新时代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生态文化方面,还要强化创新。文化有自己的特定环境,所以在文化吸收和交流中,一方面,对优秀传统要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在创新的主体方面,对相关专家和院所要重视,同时对民间的创新主体也应一并重视,对双方的支持力度都要加强,提高生态文化方面的适应性。生态文化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思想支撑,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持续快速发展。

2.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是其中一个必要环节。一方面,加速推进文化产业的生态化。需要我们推进印刷、广告、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发展基地;同时,必须促使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生态化。另一方面,优化生态文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就务必要优化相应独立的产业结构。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能凸显我国文化产业具有低耗能、轻污染、重生态等特征和优势。加速生态文化建设,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人行动三者结合的生态文化公共事业体制和服务体系,发展、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载体,努力满足对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此外,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发展生态文化必须要确保生态文化产品的不断丰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在很多情况下仍呈现出刚性增长,资源匮乏和生态文化产品短缺仍将是长期阻碍我国发展的羁绊。因此,要丰富我国的生态文化产品,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机制和社会融资机制,财政划拨用于生态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生态文化产业和品牌产品、创意产品的传承和发展。

3.重视生态文化的宣传引导

做好生态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宣传引导。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当代,以智能手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已经几乎渗透到所有的行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新兴媒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互动性,且参与意识也非常强,其传播范围大,影响受众广。生态文化要充分利用其宣传力、引导力,努力加强宣传,使生态文明的价值得到广大人民的一致认同,从而让媒介成为凝聚生态共识的重要工具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支撑,努力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舆论导向作用,占领新的舆论阵地。同时,也要注重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主题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较强的亲近自然、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等意识,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努力提升生态文化宣传的质量以及水平,充分利用生态文化中的自然遗产和风景名胜区等,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使生态文化观念持久深入人心,形成生态保护的理念,并切实转化为保护生态的实际行动。

(二)模式创新: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于环境保护而提出的,其建立的条件就是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其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目标为效率、和谐以及持续。当代,在全球的生态系统、气候条件均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情况之下,提倡绿色发展就是要注意生态建设和经济增长并重,缺一不可。我国更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使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持续减少碳的排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公众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努力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均得到共同的发展。

1.树立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

实现绿色发展,努力提升经济以及生态效益,要注重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努力凸显和树立绿色观念。在法律法规方面,要努力体现出绿色发展的创新性特点,在整体目标上,要实现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协同,努力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注重绿色技术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发展中要时刻体现出绿色发展的理念意识。在道德和文化方面更是要体现人民群众的绿色意识和观念,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态环境,时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各种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要正视过去几十年经济大力发展给生态造成的损害,并正视生态发展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并从体制机制方面加以保障。

2.完善绿色发展体制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的行动十分重要。一方面,要通过设立绿色指标,对各级政府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要求各级政府均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作出绿色发展的规划并切实按规划制定行动计划,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目标,除了在规划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要真正在发展评价体系中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在考核的具体指标体系中要涉及绿色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体制和机制充分完善。另一方面,政府管理体系和方式要进行转变,积极公开各种不涉密的绿色信息,要广泛汲取民众、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的治理,政府要努力将相关权力下放企业,使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关于绿色发展的监督,共同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建设。

3.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彻其中

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和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又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为了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后代人的生存权益,是违反伦理原则的,只顾及眼前利益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必然损害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江泽民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21],妥善协调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要努力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加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之间更加协调,使发展更加高质量。

4.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力度

作为生态文明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价值取向的绿色科技,它融合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是多种效益的结合,这需要大家自觉地创建和进行广泛普及,同时也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支撑,这是绿色科技能够得到发展和普及的重要保障。具体在绿色科技的应用过程中,要强化产学研的融合,要使绿色技术具体运用到产业化发展中。所以就创新而言,绿色科技一定要依赖高等院校以及一些研究院所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同时,科技投入绿色发展还要体现在绿色技术的革新上,绿色技术相关的项目一方面要有益于人类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够有利于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当然,创新绿色科技的前提和核心是要体现对生态的保护,体现多种效益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作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

我国自改革开放起,经济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成就辉煌,可以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稳步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在定位上已经由国际组织的参与者转为了引导者。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体现了我们负责任大国的义务和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作出了我们中国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22]

1.继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按照这一理念,中国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成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重要力量。一要追求天人和谐统一。必须科学而系统地把握人和自然、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而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在科学的自然观基础之上。二要共同面对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携手寻求解决之道,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三要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23]。在这方面,中国将继续率先垂范,继续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四要推动绿色发展合作。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而共同努力。为此,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

2.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体现大国风范

全球治理,意义重大,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国义不容辞地在全球治理中承担重要的义务和责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1]当然,要尽好国际责任,必须先要搞好本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经济建设和转型的过程中,我国要注重减少碳的排放,研究和发展绿色能源,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积极发挥作用,努力为发展中国家谋取利益,争取更多的技术和资金,努力援助他们发展绿色经济。在环境治理方面,要立足国际视野,拿出我们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方案供其他国家借鉴。

3.积极应对“生态殖民”

环境问题全球化时,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打着治理环境问题的旗号,利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矛盾,用其具有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掠夺资源,另一方面又将污染环境的压力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就是西方的“生态殖民”。我国要应对各种局面,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和体制,加强对企业环境风险的监督,加强市场准入机制和随时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完善国际环标并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质量,做好环境友好型产品,将国外的不利于环保的企业挡在国门外,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国内经济。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