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2019-02-15张开勇
张 开 勇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建筑施工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内经济体系的重要产业支柱。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因其独有的实惠性、整体性以及坚固性等特点主要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因此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严谨性以及可行性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日常施工作业中我们需要对这方面的技术细节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全方位监督,从而让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
1.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这是一项着眼于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而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材料选用、比例配置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实际作业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各道工序,以提高施工质量。综合相关案例分析,其具体的施工要求如下:
1)配合比,要做到和易性良好;
2)模板,要保证表面平整度,进而保证脱模效果;
3)养护,通过强化细节的把控来提高混凝土的成型强度[1]。
从配合比出发分析,混凝土从搅拌站出发运输时若能够保证一定的流动性则可以不进行沥水处理,要确保水泥颗粒具有均匀的保水性。必要时还应当在其中掺入矿物混合料,以提高其填充性。在外加剂的选择上要确保其能够满足水泥质量的波动范围,以提高施工质量。从模板工程出发分析,保证表面平整以及良好的衔接性是确保施工质量达标的重要前提,当然这一环节的把控也是为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脱模效果。从后期养护层面分析,在浇筑完成之后利用蒸汽等方法进行养护能够实现混凝土结构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强调的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法在浇筑以及振捣等工序中有需要遵守的特殊要求。若施工中发现隐患需要修复,则应当在征求设计、监理单位以及业主意见的前提下完成相关修补作业。若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修复,工程项目的美观度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1.2 浇筑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需要在遵循一定顺序以及加强对于各个细节把控的基础上来完成,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工艺缺陷以及人为疏忽对混凝土质量及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最终为整体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柱子的安装需要在对应模板安装结束之后来完成,实际作业中通常需要先对柱子两侧进行浇筑,再对中间部位进行浇筑。这是为了避免柱子在树立的状态下发生形变,并避免柱子因吸水而影响自身性能。需要强调的是,柱子之间的高低差异将会影响到具体的浇筑方式,若柱子高度在3.5 m之上,则需要采用分段浇筑施工的方式[2]。若柱子高度小于3.5 m,则采用一次性浇筑施工的方式便能够达到理想的浇筑效果。
1.3 钢筋配置施工
钢筋配置施工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工作,施工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极易使混凝土造成局部塑性变形,进而产生混凝土结构断裂的问题。施工过程中,钢筋是承担混凝土应力的主要媒介,在钢筋的作用下,其受力作用得到了强化、拉应力同样得到了提升。因此实际施工中需要提高对于这类问题的关注度,综合相关案例分析,钢筋配置施工的方法已经能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内部传热的因素考虑,我们需要让钢筋混凝土的直径变得更小,以更有利于热量发散[3]。
1.4 钢筋搭接技术
参照相关技术要求,钢筋搭接部分的施工主要有接焊连接与机械连接这两种方式。因为施工成本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因为纵向钢筋间距较小的原因,如果出现不能调整具体箍筋尺寸的状况,会导致柱子内部纵向钢筋难以紧靠箍筋。再者如果钢筋搭接的纵向间距较小,会对有效横截面产生影响,这样钢筋搭接的尾部就会成为柱子抗弯的薄弱点,会降低柱子的稳定性。
2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技术参数。若配合比出现问题,那拌和的混凝土自然也无法达到施工技术标准,而这类问题将会给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含水率以及砂石材料的实际配合比是较难控制的,在拌制前应该通过实验确定这两部分的参数,特定情况下还需要参照实验结论对相关材料用量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调整。通常情况下,水泥、砂石等原料的挑选需由专人参照施工具体要求负责完成,选材混合之前需要进行认真筹算,以确保水泥配合比可以达到相关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误差,原料投放以及混合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需要加强监督,要通过科学严谨的监督管理方案对配比过程中人为因素进行全方位把控,以避免人为疏忽影响到配合比。
2.2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泵送及运输通常是利用搅拌运输机来完成的,而这一作业模式的特殊性则决定了它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实际施工质量之上。通常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会对运输路线及时间进行详细的核准计算,这是因为即便是再微小的偏差,也会有可能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4]。如果运输时间或路线出现偏差,混凝土会在还未卸车的情况下便出现凝固、变质,而这将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推进。此外,还需要确保泵机易损零件能够及时配备到位并检查输送泵是否已经密封牢固,尽可能降低意外事故对施工进度产生的影响。
2.3 外加剂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添加外加剂能够增强混凝土在某一方面的特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然而当前实际施工中对于外加剂使用的把控仍是一大难点,若在没有弄清楚各类外加剂材料配比的情况贸然使用很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进而会对其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外加剂的应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策略
具体来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步骤着手提高施工质量:首先需加强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原材料的质量要与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保持一致,以砂集料为例,需尽可能使用粗骨料并将其内部含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含泥量一般以3%为宜。再者,砂料的质地以及粒径都需要满足施工要求,如此才能够为后续各项工序的顺利推进打好基础。此外,施工中还需要参照混凝土的结构特点来完成水泥的选择,根据特定的结构选择性能最为合适的水泥才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次应当优化混凝土拌和环节的质量控制。天气情况以及湿度变化也能够对混凝土含水频率检测产生直接影响,若遇到下雨天或空气湿度较大的“连阴天”则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检测次数[5]。实际施工中,需依据检测结果来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煤灰质量以及外加剂的含量也同样是需要关注的要点。需对拌和作业涉及到的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验,依托反复配比实验来得出最佳比例。基于上述背景,需控制好外加剂的含量并让其实现均匀分布,将其含量控制在总掺量4%~5%左右则能够让其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使外加剂实现均匀分布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局部过量所引发的质量问题,进而提高混凝土拌和质量。最后浇筑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实际施工中,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最为常见,通常在进行模板底部位置的施工时便已经开始泵送混凝土的运作模式,这一做法使其表面的完整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进行垂直浇筑时,也要尽可能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因此需要对浇筑高度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振捣措施为例,我们要尽可能采用均匀振捣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环节的工作。需要参照振捣棒的范围来确定振捣棒的移步距离,若遇到钢筋密集区,则需要加强振捣,从而避免其内部结构过于疏松。
4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该类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国内建筑施工行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需要正确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现状,明确其技术要点以及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以为整体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