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课程教研探索
2019-02-15刘成丽陈凯佳黄子天王伟彪
刘成丽 陈凯佳 郑 洪 黄子天 王伟彪 罗 英
(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经典功底深厚、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中医人才[1]。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注重内涵建设、质量保障、医教协同的新形势下,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坚持培养高素质中医临床专门人才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2]。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特色、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的需要及国家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要求,开设《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课程并探索建设研究生示范课程。
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全面改革,注重动手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大胆创新,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主体地位,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程的教研成果做一阶段性总结。
一、课程开设背景
《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原名《中医学说探讨与临证》,基于对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1981年出版《学说探讨与临证》[3]学术经验的传承。《学说探讨与临证》中的“五脏相关”、“脾胃学说”、“痰瘀相关”、“伤寒与温病”“岭南医学”等内容,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后也逐渐成为国家以及省部委科学研究课题。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医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学说,是指在学术上自成体系的主张、理论(或者指学术上自成理论体系的主张或见解);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中医需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与临证实践提高,故以《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命名。
2000年以后,国家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重点是:以脏象理论为核心,开展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理论基础的研究,揭示中医学认识自然、人体、生命、疾病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理论、辨证论治理论、脏腑经络理论、四诊现代方法及中医诊疗仪器研制的医理研究。分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以及相关临床学科研究生教材现状,需要选择中医理论研究学术前沿,阐释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并产生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开设新的课程,《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属于这一探索性工作。
二、课程内容体系
在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上,我们坚持基础知识性与学术先进性、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一方面保持课程基本理论体系教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及时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学内容中还注意妥当处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如处理好中医理论探讨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的关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1.学说的理论探讨
选择脾胃学说、肾命学说、痰饮学说、瘀血学说等临床常用之学说,对上述学说从学术源流即从理论原创思维认知方法学的角度,解析中医原创思维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坚持对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各家学说不断补充新见解和新发明,这是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模式,必须坚持这一传承与创新的原则。《礼记·大学》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训,知道事物的前因后果,就能够接近道法自然的客观规律。
2.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专题讨论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中医临床实践,围绕当前中医临床研究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如五脏相关学说、扶阳理论、肝之学说与证治、经络学说等,开展中医诊治相关病证的理、法、方、药的讨论,努力揭示中医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科学内涵,阐释疗效机理。临床实践经验是理论的源泉,中医原创理论,一般是对有效的医案进行总结之后形成了理论学说。
当代著名学者孟庆云在《探讨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4]一文中强调:中医理论在学术生态上推新存旧、多元包容。新理论创立以后,并不否定旧理论,而是推新存旧,以开新顾本的方式来整合新旧知识。对一些应用不多的旧知识,也不竭力否定,而是存而不论,在新旧共存中发展。例如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经方与时方长期并立于世。这一思路也为本课程内容设置提供依据。
3.反映地域医学研究进展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上开发的先后,各地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医学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岭南医学就具有地方与时代的特色。《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将突出广东研究生教学尤其是对港澳台研究生教学特色,结合岭南地区医疗卫生保健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岭南医家医著教学内容,如岭南中草药、岭南伤寒、岭南温病、岭南骨伤、岭南妇科医家医著等。
三、教学组织方式
1.PBL教学法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主要采用PBL教学法。由于本课程内容丰富,既有中医理论学说,又有临床病例的探讨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讲授,并且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PBL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由教师提出相关基础问题,启发学生们自主思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们,让他们自行查资料,学习、整合各种信息,由此培养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者指出以提问为导向的PBL教学法更适宜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传授实用性知识,有助于中医传承和创新[4]。
2.专题讲座
教学内容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专题讨论”部分,邀请临床方面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讲授骨伤临床的发现与创新思维、岭南骨伤名家蔡荣“经验方”界定与研究;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讲授呼吸科疑难病症(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等。临床大家的专题讲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又可以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这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改革思路的体现。
3.学术交流
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立足学科前沿,为培养中医高精尖人才打下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建设,利用学科建设平台和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参加本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同学都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培训,多名学生的课程论文还被大会选录,并被推荐做大会发言。学生们通过学术交流,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学术素养。
四、结语
《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课程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的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开创了先例。本示范课程建设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的中医理论水平、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将为广东省中医药研究生课程建设,乃至全国中医药研究生课程建设产生示范效应。其特色可概括为:
1.学说和专题相结合
在教学中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以系统研究为依据,选择重点、难点、疑点和研究热点进行专论,以便学生回顾以往的学习和研究,解决未通未懂之处,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并启发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中医学原创性理论的挖掘、研究能力。
2.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在教学中结合当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成果,开展团队协作,以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临床、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3.研究和应用相结合
结合临床病症,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使理论与实践相印证,培养实际理论运用能力。
4.突出对中医理论内涵的探讨和对现代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的指导的特点
如在《肾命学说的探讨与临证》专题中重点探讨肾命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肾命学说形成与发展、肾命实质探讨、肾命学说在运动神经元疾病中的应用举例。
但因本课程是新开课程,虽然完成了《中医理论探讨与临证》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已经在本校研究生课程中投入使用。但尚未正式出版,有待进一步完善,争取出版高层次研究生教材。另外,教学资源尚需更好地整合,教学成果与教育研究有待加强。希望今后在教学中加强教育研究,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业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水平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