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与成效
2019-02-15李相国
李相国,乔 琳
(新泰市水资源保护中心,山东 新泰 271200)
近年来,新泰市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用水量尤其是工业和生活用水量,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与之相比,由于新泰市水利工程拦蓄能力有限和汛期防洪弃水排泄较多,水资源可供水量更少,水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决定了必须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节约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1 基本概况
新泰市辖21个乡镇办事处、916个行政村及居委会,总面积1 946 km2,人口145.18人,其中城镇人口74.94万人,农村人口70.24万人,耕地面积7.07万hm2。新泰市境内有柴汶河、平阳河、迈莱河、羊流河、光明河、禹村河等大小河道109条,总长843.24 km,多年平均降水749.1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67亿m3。2018年用水总量为2.76亿m3,人均水资源量321.56 m3/(人·年),亩均水资源量440.48 m3,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贫水县。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结合城市建设,推进用水高效化
积极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设施建设,强化工程设计,严把建设标准,确保工程效能。推广应用高效集水、平衡生态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城区道路、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等推广大面积的渗透铺装,加大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必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和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改善城市水环境。
2.2 结合农业增效,推进用水节约化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水利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搞好服务、做好保障为目标,着力在转变用水思路,探索节水路径,提升保障质量上发挥更大作用。以灌区维修配套、农业节水灌溉为重点,积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滴灌、微灌、喷灌等节水新技术,实施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促进了农业节水增效。
例如,新泰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30个,总装机容量为200万kW,发展农业大棚6 666.67 hm2,成为全国首个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建设的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基地。该项目定位于“建成高效节水的示范区”,采用微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用水效率。
2.3 结合环境保护,推进用水循环化
积极推进绿色环保用水方式,推行在各行业按照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要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建立生态节水体系,建成了以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内设供水水厂、污水处理厂,实行用水统一供应、污水统一处理,做好废水回收再利用,建设再生水供水系统,使用再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用水、道路喷洒及绿化等用水,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
2.4 结合技术升级,推进用水绿色化
坚持“减量、再用、循环”原则,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实施循环用水、中水回用、废水利用和污水零排放等用水措施,实现高效用水,促进节约用水。例如,众泰电厂投资4 850万元,实施节水与废水综合治理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满负荷条件下单位发电量取水量由2.12 kg/kWh时降至1.98 kg/kWh,每年减少新鲜水取水量18.45万t,节约取水费49万元/年,减少外排水量9.45万t。
3 取得的成效
3.1 用水总量得到控制
截至2018年底,全年用水总量为27640万m3,万元GDP用水量为27.43 m3/万元,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为0.66。
3.2 居民节水意识增强
通过节水宣传活动,群众水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节约用水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浓厚氛围。经调查,73.9%的居民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
3.3 健全了节水制度
组织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公共机构等一系列活动,指导用水单位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节水制度,2018年全市节水型企业、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建成率分别达到了54.16%、22.08%、53.33%。
3.4 节水工程建设成效突显
新泰积极实施滨湖新区生态水系建设,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引领区;城区内柴汶河、平阳河、东周河等景观河道新建改造9座橡胶坝,提高河道雨水拦蓄能力;向阳路、东周路、孙村路等16条主次干道实行人行道透水铺装;清音公园、平阳河公园广泛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渗透铺装;新建、改建小区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净化利用设施。目前城区范围内已建成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绿色屋面等雨水利用工程项目55个,雨水收集利用效果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