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与建议
2019-02-15董凯凯赵建宗
董凯凯,赵建宗
(诸城市水利局,山东 诸城 262200)
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718.1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6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30 m3,属资源性缺水城市。近年来,诸城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和应用,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 节水型社会建设做法
1.1 完善节水制度
诸城市先后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实施意见、消灭污水直排实施方案、2020年用水总量行业分配方案等12个实施方案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生态领域和计划用水、阶梯水价、中水建设、节水设施验收、雨水利用、节水奖励、用水定额管理等环节,为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支持,使节水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2 创新考核方式和内容
通过政府考核机构,将节水型示范单位创建、节约用水宣传、新增或改造节水灌溉面积、自备井整治、地下水埋深等节约用水的社会化指标纳入镇街(园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把管理层面落实在镇街、社区和单位,加快节约用水工作向基层推进。
1.3 建立价格杠杆机制
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第一级阶梯:每户每年实际用水量124 m3及以下,综合水价为3.15元/m3;第二级阶梯:每户每年实际用水量124~206 m3,综合水价为4.075元/m3;第三级阶梯:每户每年实际用水量206 m3以上,综合水价为6.85元/m3。非居民和特种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农业水价改革也正稳步推进,诸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已达1.23万hm2,涉及122个村,全部配套组建用水合作社。水量分配到村级灌溉合作社,水权落实到户到地块,区分水源性质执行不同水价。
1.4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产品升级、技术创新力度,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生产工艺,限制发展高耗水建设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例如辛兴工业园区节水改造:兴贸玉米公司节水改造后的生产工艺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加水洗剂—烘干脱水—脱水罐装—浓缩分离—加水洗剂,生产流程中58%的水已蒸发利用,42%的水又回到初始循环,日用水量2 600 m3,日节水1 400 m3,仅为改造前的65%,年节水量达51万m3。
2 取得的成效
2.1 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2018年,潍坊市下达诸城市的用水总量为2.03亿m3,诸城市下达用水计划1.51亿m3,实际用水总量为0.77亿m3,约占潍坊和诸城市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的38%和51%,达到了水利部要求的双控目标。
2.2 用水效率逐年提高
2015—2018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由11.46 m3下降为8.84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4.17 m3下降为3.40 m3,远远超过上级下达的控制目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3 节水载体创建增强
节水载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技术领先、理念先进、效果显著的节水载体不断涌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共创建节水型企业119家,建成率达65%;节水型公共机构单位21个,建成率达49%;节水型居民小区31个,建成率达19%。
2.4 农业节水模式不断创新
通过墙夼与青墩两个大中型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农田水利项目县、农业千亿斤粮食、国土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支撑,逐步建立起节水型农业工程主体,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特点凸显,全市节水灌溉面积7.45万hm2,其中微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4.30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58%。同时,2017年以来,扶持13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瓜、果、菜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多公顷,逐步探索出了社会经营主体参与的新型高效节水的新路子。
2.5 居民节水意识不断增强
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近年来,累计组织大型集中节水宣传设站咨询活动20余次,深入企业、学校、街道社区开展宣传活动20多次,发放节水宣传资料2 000多份,制作节水展版40余块、横幅100多条,媒体报道60多篇。节水宣传活动的强有力开展,增强了市民的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逐步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形成了惜水、爱水和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3 建议
3.1 加快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加大工程体系建设力度,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为前提,以政府引导推动为着力点,提前在高效节水配套设施建设上做准备,特别是对发展前景较好,但尚未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的特色农业地区,建设主水源、铺设主管道,为未来大规模发展节水农业创造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区域化建设、规模化推进、建管一体化并行,进一步加强协会完善、队伍组建、技术培训等,探索“一个协会管理、一个价格核算、一张水卡取水、一支队伍管护、一个标准奖补”的新体系。
3.2 加强节水监督管理
加大以水定产的行政监管力度,全面开展节水评价工作,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的项目,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全面加强节水倒逼机制,打破工业企业“有求必应”的传统模式,统筹区域水利工程资源和水资源,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再外调水”的顺序供水,特别要强调在用水空间管理上的先节水后调水和取缔封堵非法自备井。同时,在节水技改激励约束上,对尚未实施节水设备升级改造的工业企业,要限制供应和使用外调水,通过压缩水资源利用空间,倒逼节水技改,逐步淘汰高耗水设备。在价格调控上,要坚定落实水权交易、阶梯式水价和累进加价制度,以节水意识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实现水与经济和谐发展。
3.3 深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政府部门要出台有关建设项目雨水资源利用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应的法律文件,规定新建小区,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都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要合理规划布局,加强集雨设施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将地面、道路、屋顶等处的雨水收集处理,用于冲厕、洗车、道路喷洒及绿化。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利用雨水下渗管道,即可沿线补给地下含水层,也可将雨水引到适当的地点,集中入渗补给含水层或直接加以利用。建设绿地雨水回收利用设施,推广绿地节水灌溉方式,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推行雨水、中水联合利用体建设,在路面、广场、停车场采用透水砖、镶草砖等透水性材料进行铺装,提高雨水渗透能力,最大限度补充地下水,切实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