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探讨

2019-02-15

山西建筑 2019年8期
关键词:工程量精细化工程项目

郑 媛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0 引言

新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建筑业这一基础性行业也有所进步,很大程度实现了国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伴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国内精细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以往的建筑业管理模式所具有的弊病愈加显著,譬如工程造价前期管理精确性不足、信息处理效率不高、工程各阶段的信息传输匮乏时效性与精准性等,均会对工程质量构成不良影响,因而在以信息为主的时代,需借助BIM这类先进信息技术实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1 BIM相关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其将建筑工程项目有关信息技术为着力点,构建立体三维建筑模型,经由电子信息仿真模拟工程项目真实信息。由此可获知如下信息:

1)BIM可视为建筑项目物理与功能特征的数字化体现。

2)BIM支持建筑信息同享资源,把建筑信息传输至平台,建筑关联方均可检索信息,给建筑项目整个过程的决策拟定予以支撑。

3)位于建筑工程各大阶段,设计、施工、监理与建设单位等利益方均能在BIM中导入、检索、更新数据信息,实现建筑工程关联方在项目运行期间协同作业的目的。

BIM经由对建筑模型的构建,对相关数据信息共享,达成了项目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可大幅缩减项目风险,改善作业效率,在缩减成本投入、建设周期等层面具备显著效用。

2 BIM的核心技术

2.1 参数化建模

具体而言,参数化建模即借助特性数值(参数构建图元),且对各构建间的关系予以界定。这里提到的构建表示BIM模型中全部图元的呈现方式,各构建间的差异主要经由参数变化所体现。

2.2 三维可观

以往的工程设计方案主要经由平面线条这一模式呈现,但BIM可借助三维立体实物图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直观体现。三维效果图拥有平面线条难以匹及的功能,在用户更好的辨识方案的同时,可把工程各大阶段的信息经由BIM建筑信息模型表述,达成了建模过程与结果双可视化的目的,且项目设计、施工与决策的拟定在BIM模型中的实施更为便捷。

2.3 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的基础模型具体在设计阶段构建。碰撞检查软件能把水电、结构、建筑专业之间的设计与空间等碰撞问题体现,这是由于碰撞检查和BIM模型各大专业密不可分而具有的功能。在模型构建结束后,将基础模型与各大专业模型有效结合,综合优势,对碰撞位置、构建细致分析,为各专业模型出具适宜的更改建议。

3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现状

目前,尽管建筑业有在工程建设中利用了先进技术,但因部分不可抗因素的干扰,导致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多不足,对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

3.1 工程造价管理前期预测精确性不足

就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情况而言,技术人员、专业信息极为匮乏,虚拟模型不够健全、完整,因而在工程造价决策中,时常具有估算人员未有效掌握工程概况而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精确性不足的现象滋生,不但使得成本增加,也对工程质量有所影响。

3.2 信息处理效率较差

因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所关联的范围较为宽泛,内容众多、繁杂,囊括工程量清单等,故而实践期间出现误差的概率较大。而且,以往的工作方式以人工数据处理为主,不但使得工程量计算速度慢,工作效率差,也会让计算结果匮乏可靠性。

3.3 工程各大阶段的信息传输匮乏时效性与精准性

实质上,工程建设周期长,故实践期间若把项目各阶段分离,则会具有信息脱节的现象滋生,因而后续工作的开展需再次采集信息。如此一来,便会促使阶段信息匮乏真实性,不但使得信息处理成本增加,也弱化了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效果。

4 BIM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对策与建议

BIM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可区分为如下阶段实施,从而确保管理效果与质量。

4.1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可谓是工程建设的要点所在,对工程可否顺利实施具有直观影响。因而,为确保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就需在设计阶段对BIM技术加以应用。

1)对BIM碰撞检查有效应用,以对工程项目前期成本有效管控。具体实践时,经由BIM技术进行设计,可构建相关信息数据库,把电气、结构等碰撞冲突过程经由3D效果直观呈现,从而缩减设计失误率,确保设计高效可靠。

2)借助BIM达成设计和造价管理具有较强统一性、协同性的目的。借助先进的BIM技术对工程项目加以设计,把机电等BIM模型引进BIM造价软件当中实施二次加工,增强工程量信息的精确性。并且,经由BIM技术的应用可将缩减的人、物、财力用于数据的深入分析。

3)借助BIM确保工程设计经济、可靠、合理。开展设计工作时,设计工作者可经由对作业现场实际情况的观测与分析,借助BIM技术、制图软件对施工图纸加以设计,并对设计细节予以优化、改进,达成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并且,设计概算也可借助BIM技术落实,可对整个工程项目用料等工程量有效计算,防止实际建设和设计图纸脱节的现象滋生。

4.2 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在任意工程项目中都至关重要,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对工程实践具有直观影响。故而,切实选取决策方案时,需由经济与技术这两大维度思考,促使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存在极强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并且,该阶段需对BIM模型有效应用,经由此为工作人员采集、整理工程量信息予以帮助,确保投资估算方案科学合理,改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效果。

4.3 招标阶段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工程量的计算与预算编制这两大核心内容。因而,切实工作时需借助BIM技术在短时间内计算工程量,合理编制预算,且经由和设计阶段的比较分析,及时获知问题,能大幅缩减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可能性。同时,投资方可借助BIM模型充分掌握工程量相关信息,对工程实时监管,可确保建设质量与管理效果。较之传统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不同,BIM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拟定适宜且可行的招标策略,给建筑单位编制招标文件予以支撑。另外,投标人员可经由BIM技术投标报价,借助相关模型对清单工程量进行复核,以保证投标报价编制进度,给报价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裕的时间,确保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好效果。

4.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必须对该阶段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予以高度关注,并借助BIM技术增强管理效果与质量。

1)对工程量、价款有效计算。

实践期间,需借助BIM技术对以往的工作方式予以改善,并借助BIM模型参数化、直观化等优势特征,把工程各环节的信息有效聚集,囊括工程工期、成本等,而后构建五维模型,对工程项目各大阶之前的BIM模型加以拆分,对工程量整合,这样不但可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予以方便,也能改善工作效率。

2)时刻关注工程造价有关信息。

一般而言,具体施工时,因造价管理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因而施工作业各环节中均会具有费用数据、签证等信息。对此,需对BIM模型参数化等有效应用,从而把人工资料等导入至模型,可不断增强信息的精确性,也能进行动态维护,规避信息流失等不良现象滋生,可确保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5 结语

本文对BIM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究,望以此促进工程项目正常实施,在缩减成本投入的同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工程量精细化工程项目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