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02-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尿激酶氯吡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主要是指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目前在临床上对该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以溶栓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目前与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应用也逐渐成为新热点[1-2]。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近期发作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确诊的外周动脉疾病。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临床上用于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等。注射用尿激酶,适应证为本品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包括急性广泛性肺栓塞、胸痛6~12小时内的冠状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等。为了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的联合应用对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特展开此次研究,现将报告加以分析和总结,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是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1.5±7.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3~74例,平均年龄(62.5±4.5)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符合溶栓标准,发病12 h内,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30 min。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排除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及扩张型或者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病者;(2)排除血小板<100×109/L患者;(3)排除抗凝抗血小板禁忌;(4)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3]。

1.3 方法

给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采用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以及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给研究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 mg/片)联合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0 mg/片)和尿激酶(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06;规格:1万IU)进行临床治疗,氯吡格雷给药方法为首日300 mg/d,口服,次日开始给予75 mg/d;阿司匹林给药方法为首日0.3 g/d,次日开始给予0.1 g/d,尿激酶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150万U/次,给药时间为30 min;直到治疗结束;给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0 mg/片)和尿激酶(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06;规格:1万IU)进行临床治疗,治疗方式和研究组相同。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住院4周内的近期疗效,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疗效判定:(1)优:治疗后患者在2 h内胸痛消失、心电图显示原抬高ST段、溶栓回降到50%以上;(2)良:治疗后,患者在2 h内胸痛得到改善,心电图显示原抬高ST段、溶栓回降到30%~50%;(3)差:经治疗,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4-9]。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2.2 对比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后的CK、CKMB水平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的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CKMB水平(±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CKMB水平(±s)

研究组 治疗前 562.4±165.8 67.8±24.3治疗后 196.4±85.2 18.8±10.3 t值 6.982 10.027 P值 <0.05 <0.05对照组 治疗前 596.5±165.5 66.4±11.5治疗后 368.4±112.8 32.5±12.2 t值 4.237 3.297 P值 <0.05 <0.05治疗前两组比较 t值 0.892 0.792 P值 >0.05 >0.05治疗后两组比较 t值 7.931 8.034 P值 <0.05 <0.05

2.3 对比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当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早期发现病症,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救治,最大程度的降低死亡率发生。在研究中所用的氯吡格雷一种特异性的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可以显著抑制环氧或酶活性,提高老年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帮助患者控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治疗时,利用药物的溶解作用,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待溶栓后应用肝素,可加强冠脉侧枝的血液循环,激活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治疗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还可以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8-12]。增加阻塞区血流量,且具有抗凝作用,通过双重抗血小板作用,防止冠状动脉发生闭塞以及狭窄等情况的发生。阿司匹林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患者体内血小板表面受体,进而阻断血小板聚集,降低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同时,抑制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栓的形成,有进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三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最大程度的改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液循环,发挥药物作用缓解血栓对患者心脏所造成的负担,帮助患者心肌组织恢复正常灌注水平,加强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其左心室射血分数[7-9]。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进行临床治疗,发挥三种药物联用作用,相比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和尿激酶进行临床治疗,药物治疗的作用明显较高,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取得93.3%的优良率,对照组患者取得73.3%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CK、CKMB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K、CKMB水平改善程度明显较优,在患者治疗时,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通过对患者治疗后1个月随访,研究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的研究相符[12-14]。

综上所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尿激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心肌酶水平。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尿激酶氯吡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运动后肌酸激酶猛增,会不会是心肌炎 ?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