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价神转折后,2019怎么演

2019-02-15

中国石油石化 2019年1期
关键词:减产沙特油价

○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供需、金融、地缘政治、三方博弈将进一步影响今年油市走向。

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张 抗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冯保国 ................................................................................................................................................................................................能源战略学者、高级会计师

朱润民 .......................................................................................................................................................................................................... 石油行业高级经济师

钟 健 ...............................................................................................................................................................................................金联创石油经济首席研究员

李新霞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财务处处长

胡 涛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炼油厂生产调度科科长

柯 杨 ........................................................................................................................................................................................................................资深能源专家

2018年,国际原油市场在一场浮沉后即将落下帷幕,剧情却突然出现大反转。岁末大翻盘,油价再历寒冬。进入12月,油价屡屡下探50美元/桶关口。24日,WTI收盘价报42.53美元/桶。就在不久前,OPEC刚刚达成日减产120万桶的决议。

减产未能如期带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扬。随后,IEA、EIA、OPEC三大组织在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对2019年原油需求做出不甚乐观的预测,原油市场悲观情绪蔓延。2018年12月20日,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将2019年油价预期界定在60美元~70美元/桶区间。

国际原油市场怎么了?哪些因素导致2018岁末上演油价反转剧?2019年油价又会有哪些新变化?石油企业对此如何反应……为此,本刊记者特邀行业专家做深入分析。

已闻熊市脚步

中国石油石化:各位专家好!年终岁尾,国际油价大翻盘,反转了2018年的上涨走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朱润民: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都只是某个油种、某个区域的价格体现。而价格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实际供需状况与预期供需状况。最近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期,这在本质上是“预期被证伪”的结果。

冯保国:在国际油价变动中,供需面虽然具有基础性作用,但不再起决定性作用。现在的油价是期货市场交易产生的,WTI和布伦特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全球原油定价基准,无论普氏还是阿克斯的报价体系都与期货价格挂钩。所以,原油价格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凸显,“期货价格决定着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是交易出来的,供需只是基本面,受美国货币政策、交易者情绪与预期等交易性因素的影响更为深刻。

钟健:仅仅以产量与需求数据变动来解释国际油价的深跌是难以立住脚的。因为油价如此深跌,背后必定有更加深刻的原因。2018年12月20日,国际油价再次大跌,是金融因素作用的。大型金融机构在沃克尔规则趋严的制约下收缩了包括在石油期货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规模,使金融衍生品和石油价格步入低迷成为大趋势。在这种气氛下,高频交易进入活跃期。高频交易不断设定自动交易价位,因此突发性的油价急挫频频出现。我个人认为,金融的力量才是主导油价趋势的核心因素。本轮油价急挫即是由于华尔街对金融监管放松预期的幻灭,投机资金快速撤出时对油价投机泡沫的挤出所致。

中国石油石化:EIA在2018年12月《短期能源展望》月报中预测,2019年国际油价均价54美元/桶,比当初对2018年油价均价的预测深跌了12美元。在您看来,今年油价大体走势如何?

张抗:我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大多数人持的一个观点是:不能再梦想高油价带来高利润了!

钟健:2019年将结束国际油价两年连涨的景气状态而进入下跌的熊市。虽然目前还难以判定今年全年的均价,但是从影响油价的核心因素走向看,2019年油价将难以再现2018年的强烈上涨之势,且这将是大概率事件。至于油价下一步的走向,2019年年初是重要的观察窗口,对华尔街的金融监管尺度趋紧或趋松,在1月可能有一场博弈。

冯保国:2019年的原油市场较为肯定的还是供大于求,石油产能呈过剩状态。因为2018年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都达到了历史最高产量,均超过1100万桶/日。虽然OPEC+已经达成新的减产协议,但执行效果如何有待检验,且这本身也说明产能过剩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从需求面来讲,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很多机构因此调低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反映到原油市场就是需求面临减少,虽然也有增长的可能,但增长的幅度不会有预想的那么大。

朱润民:从基本面来说,在2019年甚至未来几年原油剩余产能还不足以消耗殆尽,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增加的产量足以抵消OPEC的减产。因此,2019年不具有国际油价快速逆转出现上涨的基础。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世界经济正处于艰难的再平衡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以美元计量的全球经济总量增长停滞甚至衰退,而这极可能导致新一轮石油消费滑坡。但是,不排除地缘政治影响让部分剩余产能短时间离开市场,造成国际油价短时间的虚高。

● 2019油价如何波动,最终将反映在成品油售价牌上。● 供图/视觉中国

柯杨:2019年经济形势不佳,预计国际油价整体水平明显低于2018年。

三方博弈看点

中国石油石化:OPEC于2018年12月7日做出日减产120万桶的决定,尴尬的是如今的减产已不能像以前一样挽救油价颓势。OPEC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吗?

朱润民:如今的全球油市早已不是OPEC一家的天下,而是变成沙特、俄罗斯、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事实上,沙特、俄罗斯和美国每日合计石油产量已经超过15个OPEC成员国。抛开市场的因素,不得不承认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现在不论是产量、需求还是国际贸易,美国都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尤其是大部分原油仍是以美元计量的,美国的原油产量对国际油价的适应性更强、更敏感。

中国石油石化:在不同利益诉求下,上述三方将如何左右2019年国际油市走向?

柯杨:美沙俄在博弈,但出发点是不同的,对石油市场的看法和目标也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国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美国在基本实现能源独立后,逐渐掌握了石油市场的博弈权。由于技术突破,美国页岩油成本已经控制在50美元~60美元/桶。同时,借助期货市场对冲,美国在上游的投入会导致其2019~2020年原油产量继续增长。对沙特来说,如果减产协议得到实施,2019年上半年的减产力度会大一些;下半年,如果美国继续制裁伊朗,沙特会增加一部分产量来弥补伊朗产量的下降。在减产的同时,沙特也会保证剩余产量,以有利于沙特石油话语权的提升。俄罗斯的减产是渐进式的,希望通过减产促使油价提高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估计2019年上半年产量整体变化不大,但相对于去年10月最高点来说要低一些。

朱润民:沙特、俄罗斯是产油大国,也是出口大国,对国际油价的期待更倾向于上涨和高位运行;而美国是产油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同时还是主要的进口国,对油价的期待与沙特、俄罗斯是不一样的。在过去很多年,美国是最大的净进口国,对油价的期待更倾向于下跌和低位运行。但近些年来,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快速持续增长,净进口持续下降,甚至在截至2018年11月30日的当周出现了净出口,这极有可能隐藏着美国未来对国际油价的期待会发生变化。

地缘政治重提

中国石油石化:各位如何评价地缘政治在2018年油价走向中所起的作用?

柯杨:地缘政治确实是2018年国际石油市场超出预期的一个因素。2016和2017年,地缘政治虽然有所波动,但此时市场仍然面临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矛盾,供大于求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的利比亚内战、沙特内部反腐对国际油价都未造成太大影响。2018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地缘政治因素开始影响油价波动,这从美伊事件就可以看出。。

冯保国:回顾2018年油价波动,除金融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缘政治。国际油价2016年后逐渐回暖,从某钟意义上说,这是美国和盟国打击叙利亚、宣布制裁伊朗等给石油市场造成了一种供应可能剧烈短缺的预判造成的。但是,这种紧张在美国宣布对8个国家实施豁免允许他们从伊朗进口石油,以及在卡舒吉事件的演变过程中沙特实施了快速增产后就结束了,原油市场的预期随即发生反转。紧接着,伴随市场对供应短缺恐慌的消失以及美国货币政策持续处于加息与美联储缩表过程导致的美元价值保持强势的累积效应显现,双因素叠加,造成了11月以来国际油价快速下跌。

中国石油石化:2019年地缘政治因素将对油价产生怎样的影响?

朱润民:目前,最大的地缘政治风险还是来自中东和非洲的不稳定。影响有多大,可以从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量来衡量。据统计,每天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原油大约有1000万桶,该海峡一旦被封锁,意味着世界原油供应减少1000万桶/日。虽然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但仍有发生的可能。另外,如之前所述,地缘政治的影响,例如爆发战争使一部分油田毁掉,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柯杨:预计2019年豁免期结束后,美伊事件仍会对石油市场产生很大的后续影响。

企业危机并存

中国石油石化:正如专家们所分析,2019年我们要放弃高油价幻想,同时要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调整。这对石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抗:市场分析2019年国际油价将达到每桶66美元,虽然平均价格较2018年略有下降,但这个价格仍能让石油企业产生自由现金流,并继续增强财务实力。尽管这个价格水平是较为理想的,但仍有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在其中。即使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可能最终也会成为一件好事,因为石油行业需要健康稳步的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调整中国的石油工业,进行必要的供给侧、需求侧改革。

朱润民:天然气和LNG是未来的主力能源,国际油价的下行和低位运行将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发展LNG和天然气。日本一些公司已开始在国际上频繁并购LNG资产,为未来做准备。

中国石油石化:面对国际油价和原油市场新形势,石油企业做了哪些准备?

李新霞:华北油田公司近几年通过深化精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举措,有效控制了成本快速增长势头,成功应对了低油价挑战。2019年,华北油田仍要坚持低成本战略发展,突出做好“三个结合”。“与中国石油的战略目标结合”,就是紧紧围绕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国内能源安全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将整体生产成本控制到最优。“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就是通过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简政放权、市场化等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全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将成本控制成为自觉行动。“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相结合”,就是持续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既拓宽创收渠道、构筑新的增长点,又形成“人人算成本账”的氛围,提升油田公司整体经营创效水平。

胡涛:齐鲁石化当前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2019年几个大型民营炼厂相继投产,对我们的成品油市场冲击很大。油价波动,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使得本就过剩的市场“雪上加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准备在2019年稳定原油加工总量,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尽最大可能增产化工轻油,实现由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原料型炼厂的转变,破解成品油销售难题,提升公司炼化一体化整体竞争力。此外,还计划拓宽产品种类,增加低硫船用燃料和75号航空用油两类产品的生产,这也是应对成品油市场趋于饱和的手段。

猜你喜欢

减产沙特油价
Ma'aden在沙特的新氨厂开始商业运营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估值300亿!沙特阿美拟分拆上市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日本油墨连续六年减产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