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习仲勋的关键之年
2019-02-15
在宝安县调研过程中,习仲勋强调:“外贸基地建设主要看香港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价高、赚钱多,你们就种什么、养什么。只要能够把生产搞上去,农民能增加收入,国家法律没有规定不能搞的,就大胆干。”
1978年8月,习仲勋(中)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左一为习近平,大学暑假期间来广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978年春节,洛阳花灯正艳,年味正浓。市中心闹花灯的人流熙熙攘攘,习仲勋也挤在人群中,心情愉快地观灯赏月。这位65岁的老人,是建国初期“五马进京”中最年轻的一位,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高级领导干部,已经远离政坛16年了。这些年,他一直偏居洛阳。习仲勋没想到的是,这一年,将是如此特殊的一年。他16年的人生低谷,将在这里转折。
“我刚到广东,对情况还不熟,可能会犯错,希望大家指正”
1978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电话通知河南省委,责成由一位省委领导负责,迅速将习仲勋接回省委,护送进京。习仲勋被召回京,是为了让他参加当月举行的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这次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叶剑英与华国锋、邓小平等领导人交换意见后,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派习仲勋主政广东。
4月5日,北京大风,沙尘暴肆虐。习仲勋带着长女习桥桥和秘书范民新,登上飞往广州的航班。
习仲勋一到广州,当天下午就赶到广州友谊剧院,出席了正在召开的中共广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二天上午,他在全体会议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由北方水土养育了大半辈子,现在到了广东,要靠南方水土养育下半辈子。”他说。
这是时任惠阳地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方苞第一次见到习仲勋。他说,习仲勋第一次来广东,第一次跟全体委员见面,竟然不用稿,而且说的都是大白话,很朴实。习仲勋还说,自己刚到广东,对情况还不熟,可能会犯错,希望大家指正。“这让我们觉得到他和我们很交心。”
习仲勋是急性子,一次开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王全国向他提意见:“仲勋同志,你性格太急躁,要求太严,以后要改正。”会后,习仲勋跟秘书琚立铭散步时说,自己哪有周总理急啊,周总理上班交代的事情,下班前就来问落实的情况。
16年没有工作的习仲勋,工作起来总带着一种紧迫感。他早上五六点起床,中午不休息,晚上经常凌晨两三点才睡。除了周六去珠岛宾馆11号楼看一场电影,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工作。他早上坐在马桶上看文件,晚上泡澡也在看文件,有时候还让秘书张志功在旁边读文件。
一次开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时任广东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陈开枝安排代表座位时,依旧按照老规矩,把党内领导安排在第一排,民主党派安排在二三排。习仲勋看到后很生气,一手拿着座位表,一边大声说:“懂不懂嘛?谁安排的,怎么回事?”陈开枝赶忙重新调整。陈开枝说,那时,许多民主党派人士仍处于被打压状态,习仲勋能那么做是很不容易的。
“他是最早察觉到改革势在必行的领导人之一”
7月上旬,习仲勋前往宝安县调研。这是习仲勋来广东后首次外出考察。
宝安与香港一桥(罗湖桥)相通,一街(中英街)相连,偷渡外逃人数居广东首位,从1952年至1977年,有偷渡外逃行为的达62305人次,逃出了4059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7%。1978年夏,外逃愈演愈烈,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
习仲勋下了车,不听汇报,饭后稍作休息就到处看。时任宝安县委书记方苞带习仲勋视察情况。汽车开往沙头角,习仲勋看到,竖在街中间的石墩把一条窄窄的中英街一分为二,两边贫富悬殊,对比鲜明。香港一侧车水马龙;宝安一侧杂草丛生。
回程时天已经黑了,习仲勋坚持要到莲塘临时收容点看看。他问被收容的偷渡者,为什么要偷渡?几个操着潮汕口音的人说:“吃不饱饭。”习仲勋又问:“给够粮食,还走不走?”回答:“还走,那边找工作容易,每个月就有一千几百元收入,两三年就可以寄钱回家建新房。”
临走前,习仲勋向方苞强调:“外贸基地建设主要看香港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价高、赚钱多,你们就种什么、养什么。只要能够把生产搞上去,农民能增加收入,国家法律没有规定不能搞的,就大胆干。”
这次宝安之行,深深震撼着习仲勋。他耳闻目睹了内地和香港的差距,感触很深,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在省委常委会上,他旗帜鲜明地表态:所谓偷渡外逃,不是什么阶级斗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香港也是中国的土地,群众生活过不下去,往香港跑,应该叫“外流”,不能叫“外逃”!
这番话让时任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秦文俊至今印象深刻。他感慨:“直接找偷渡外逃人员谈话的,就一个习仲勋。”
“习仲勋敏锐地感到,我们必须要进行体制和政策方面的改革。他是最早察觉到改革势在必行的领导人之一。”曾主持过多个习仲勋研究项目的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陈弘君说。
“搞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要尽快提高生活水平”
习仲勋赴任广东不久,就收到市民来信,里面装着无法兑付的五毛钱鱼票。
省委交通科门口有个卖鱼卖肉的小档口,要起早排队,凭票购买。有些老人凌晨三四点就去排队,还有人用砖头、凳子等占位。为了搞市场调查,习仲勋曾早上5点多去排队。他意识到,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导致了市场商品奇缺,决定从副食品、蔬菜开始放开价格,以价格改革和搞活流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他在省委会议上说:“广东四季常春,是鱼米之乡,鱼米之乡没鱼吃,买来的‘剥皮鱼’(即橡皮鱼)过去都是当肥料撒在地里的,现在都是香饽饽。一定要解放思想,搞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要尽快提高生活水平。”
从秋天开始,广东逐步缩小了统购统销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浮动价。12月25日,广州以水产品市场为突破口,成立了全国同行中第一间国营河鲜货栈,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紧接着又办了咸鱼海味、塘鱼、海鲜品的自由市场。
水产品价格放开后,群众意见不一,议论纷纷,但省委没有因此终止。
这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农村基层有的社队偷偷实行“产量承包责任制”,但谁也不敢公开说。
一天晚上,习仲勋去从化回来,找了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薛光军以及杨应彬,说他在从化看了两个大队正在试验“产量承包责任制”,效果很好,问是否可以推广。但杨应彬和薛光军表示,“洲心经验”曾被作为“修正主义黑货”反复受到批判。
习仲勋听后说:“只要能增产就是好办法,怕什么?这两个大队我已经批准他们继续试验,错了我负责。”他说,基层干部有“恐富病”,怕“右”,怕犯错误,我们就是要给干部撑腰:“你们干得对!”
陈弘君说,当时干部群众的思想仍然受到禁锢,而且当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势不两立,水火不容,习仲勋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带头创新的。他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信仰的坚定,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还有陕北人的豪爽直率,不信邪,不计较个人得失。
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习仲勋被增补为中央委员。所以,这是习仲勋的关键之年,更是中国的关键之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徐徐拉开。而习仲勋本人,也成为“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