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娜:划时代

2019-02-14上杉达也

第五频道 2019年12期
关键词:法网澳网李娜

上杉达也

“最开始他们叫我Na Li,后来改叫Li Na,用中国人的方式来称呼我。”

无论是Na Li还是Li Na,这个名字对中国网球和中国体育来说,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1年法网,李娜创历史夺得女单冠军,成为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在李娜夺冠的刺激之下,网球这项原本小众的职业运动迅速蹿红,大大小小的赛事在中国遍地开花。

三年之后的墨尔本,李娜第二次在大满贯的舞台荣耀登顶,收获了心爱的澳网女单奖杯,单打排名也创历史升至世界第二位。但她却在最辉煌的赛季无奈因伤退役。

球场上过硬的成绩,球场下风趣幽默的率真个性,敢爱敢恨的李娜在世界体坛赢得了尊重,成为中国体育的名片。离开赛场,但她从未离开过网球,“李娜效应”也贯穿着过去十年并延续至今。

墨尔本:娜式魅力初现

2010年1月27日,墨尔本公园阳光明媚,中国网球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天。

澳网女单1/4决赛战罢,李娜鏖战三盘逆转大威廉姆斯晋级四强,加上前一天过关的郑洁,中国女网首次有两朵金花同时闯进了大满贯四强。两人一起高举五星红旗,留下了载入史册的珍贵合影。

一时之间,整个国际网坛被“中国”、“中国金花”以及李娜郑洁的合影刷屏,WTA官网更是称赞澳网第二周迎来了“中国周”。凭借澳网四强的佳绩,WTA单打世界前十的荣誉榜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李娜。

虽然半决赛双双告负,但她们的澳网四强带来了井喷式的连锁反应——WTA中文官网在澳网期间浏览量涨幅超过了600%,李娜与大威比赛的电视台收视人数超过了50万……在当时,这些数据对网球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2011年澳网女单决赛,李娜1比2负于克里斯精尔斯,与大满要冠军擦肩而过。

澳网结束之后,中国网协为李娜和郑洁举力、了盛大的庆功会,两年前力排众议允许李娜郑洁单飞的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笑容满面,她很清楚,中国网球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闯进世界前十的李娜自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那句经典的“野心是看不到排名的”,更显示了她对至高荣誉的无限渴望。不过当时的李娜没有想到,她与墨尔本的爱恨纠葛,才刚刚起步。

12个月后重回墨尔本,李娜已经成了澳网的名人,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新闻。

“李娜的训练什么时候开始?李娜的比赛在哪个球场?李娜今天的对手是谁呀?”

一路高歌猛进的李娜牵动着当地华人球迷的心,她在采访中的妙语连珠也赢得了一大票外国球迷的关注。比起轻松写意的赢球,甚至有更多人开始关心,赢球后她会如何在采访中调侃老公。

“我对金钱没概念,老公的信用卡我随便刷。”“进入四强我当然有点紧张,因为昨晚没睡好,我丈夫睡觉时一直打呼噜。”

正是这种轻松幽默的现场采访,让李娜的个人魅力第一次在世界大赛绽放,在墨尔本也比去年更近一步,连克阿扎伦卡与沃兹尼亚奇等名将,首次闯进大满贯决赛,又_次书写了亚洲网球的新历史。

决赛面对一生之敌克里斯特尔斯,李娜在几千万国人关注下遭遇逆转,与大满贯处女冠擦肩而过。但正因这个“不完美”的结局和笑对失利的幽默,李娜成了球场外的“胜利者”。

时任WTA主席斯黛茜·阿拉斯特称李娜为中国的形象大使;媒体曝光与广告代言络绎不绝;中国开启新一波网球热潮,影响成千上万民众的“李娜效应”开始显现……

圆梦:李娜效应空前绝后

红土一直都不是李娜最爱的场地。时针来到2011年第二项大满贯时,几乎没有人觉得她能走到最后,但属于李娜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一刻,就在那年降临在罗兰加洛斯。

前三场比赛轻松取胜挺进16强之后,李娜在第四輪碰上了21岁的科维托娃,捷克新星来势汹汹,李娜很快以2-6输掉了第一盘。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她的魔力开始显现,决胜盘连下6局不仅帮她拿到胜利,这场大逆转也成为她法网之旅的转折点。

势不可挡的李娜随后连赢四盘淘汰了阿扎伦卡和莎拉波娃,又一次闯进大满贯决赛。虽然是在最不擅长的红土场,但越战越勇的李娜已经做好了夺冠的准备。

“那一次我没有像一月份进入澳网决赛那样激动,因为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打进大满贯的决赛了,我知道自己不能止步于此,”李娜在事后回忆时说,“澳网决赛时我没什么经验,但这一次,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我必须保持冷静。”

李娜果真言出必行,面对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心态平稳,全场都打得积极主动,扛住对手第二盘的凶猛反扑后,在抢七局以5比0遥遥领先,此刻所有人都已经知道,法网将迎来新的女单冠军。

其实李娜在赛前偷偷想过,如果夺冠应该摆个什么样的造型来庆祝,但是真到那一刻,她情不自禁地直接躺在了地上。带着满身幸福的红土来到网前和对手握手致意时,李娜眼中含着泪花,罗兰加洛斯赛场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这是属于李娜的光荣时刻。

如果说澳网亚军带来的冲击是史无前例,那么法网夺冠的影响堪称空前绝后!2011年6月4日当晚,共有超过1亿中国人通过央视观看了李娜的夺冠直播,《新闻联播》罕见地用了3分钟来报道李娜夺冠的壮举。

冠军新闻发布会、络绎不绝的媒体采访、冠军写真拍摄、宏大的庆功宴,一直在梦境中的李娜直到凌晨四点才回到房间休息。第二天醒来,她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成为了大满贯冠军。

2011年6月4日法网,李娜在决赛中2比0战胜斯齐亚沃尼,躺在红土地上庆祝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

其实在夺冠当天,女子网坛传奇纳芙拉蒂诺娃给过李娜建议,希望她能够学会说“不”,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为自己营造一个保护圈。不过未来世界会发生些什么,当时的李娜一无所知。

风靡全國的“李娜热”、媒体的大肆报道关注、无数赞助商登门拜访,李娜陷入了暂时的迷失,法网夺冠后的剩余赛季,仅仅拿到7场胜利。国人万众期待的中网首秀,座无虚席的钻石球场目睹了一场吞蛋的失利,网球媒体和球迷一片哗然。

冷暖自知的李娜,此时回想起女金刚的建议,终于明白前辈的良苦用心。

2014年1月25日,李娜终于收获澳网冠军,与看台上她的团队欢庆胜利。

夺冠+退役:戏剧性一季

度过了低迷的2011下半赛季,李娜的2012年仍然被阴霾笼罩。重回福地墨尔本,她在第四轮与克里斯特尔斯狭路相逢在中国的除夕之夜。6-4先赢一盘,第二盘抢七又拿到6-2的领先,李娜的胜利看似唾手可得,但如此大好局势下,她连丢4个赛点遭遇大逆转,“除夕复仇战”竟变成了“除夕惨案”,赛后李娜泪洒发布会现场。

法网夺冠纪念日爆冷输球,温网美网先后早早出局,辛辛那提超五赛夺冠成了2012年仅有的美好回忆。大满贯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李娜深深明白了职业网坛的残酷,她有一句名言,笑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陪你笑,但哭的时候只有你自己。

经历了一个半赛季的卧薪尝胆,李娜在2013赛季卷土重来,深圳赛夺冠让她信心大增,之后澳网终于重返大满贯决赛。那场比赛之前,李娜连克A·拉德万斯卡和莎拉波娃,竞技状态和信心都达到了冠军的水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那场决赛几乎上演了所有意外的剧本。

在澳网国庆日的烟花秀中,被迫暂停的比赛让李娜火热的手感“降温”,得到喘息机会的阿扎伦卡就此发力。更让人揪心的是,李娜两次意外在场中摔倒,有一次更是头部重重碰到地面。虽然再度收获亚军奖盘,但李娜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转机。

2013赛季中期,海宁的恩师卡洛斯加入了李娜的团队,他与姜山相得益彰,令李娜爆发了新生机,赛季最后五站,李娜有四站都至少闯进了半决赛,其中不乏美网首进四强和WTA总决赛亚军的惊喜表现。

半个赛季的辛勤耕耘,李娜与卡洛斯终于迎来收获的时节。2014年的墨尔本,李娜第三次跻身澳网决赛,在中国老话“事不过三”和西方谚语“第三次幸运”的加持中,终于捧起了达芙妮·阿克赫斯特奖杯,成为百年澳网第一个夺冠的亚洲人。

历尽千帆,得偿所愿!三次充满艰辛的尝试,终于圆梦澳网的李娜已经拥有了足够的经验,场内场外的一切应对都驾轻就熟。“这一次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不会再像法网夺冠后一样浪费很长时间了。”

新科澳网冠军、创历史升至世界第二、北美赛季连获佳绩。然而在繁荣背后,膝伤爆发让她在巅峰“陨落”。温网第三轮爆冷输球后,李娜陷入了长期的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教练离去和退役的流言蜚语。

2014年9月19日,李娜退役的消息得到官方确认;11天后,WTA在北京钻石球场为她举力、了盛大的退役仪式,四度落泪,与心爱的网球场就此作别,此时距离她第二座大满贯冠军,仅仅过去了8个月。

跌宕起伏的2014年,中国女网迎来了最沉重的打击……

后李娜时代:中国网坛新希望

虽然退役突然,但中国网球的“李娜效应”仍在继续。

“当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时,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来自中国一个叫做武汉的城市,不大,人口也就1000多万。”2014年澳网夺冠发布会上,一席话逗笑了现场所有人,也让很多外国记者第一次了解了武汉。

李娜的法网冠军,不仅是中国金花、也是亚洲球员获得的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头衔。

2013年澳网,经历了长达一年半低谷的李娜卷土重来,但这场决赛她两次意外在场中摔倒,有一次更是头部重重碰到地面。

2019年武汉网球公开赛,李娜作为东道主暨武网推广大使,与大威一起夜游长江,谈笑风生。

通过李娜和网球,武汉看到了让世界认识的可能性,武汉市政府当机立断拿下了WTA超五顶级赛的举办权,在他们的战略中,武网要成为武汉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无独有偶,珠海也在2015年拿下了WTA小年终的举办权,郑州与深圳在2019年加入WTA的版图。中国网球赛事的盛世继续,不过网球市场的培养依旧任重道远。

李娜只是离开了赛场,并没有离开网球,与姜山迎来爱情结晶之后,她迅速适应了身份转换,作为推广大使在国内赛事中发挥余热。于是我们在珠海见到她的身影,在武汉看到她与辛吉斯的互动……

但谁将成为下一个李娜,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下一代球员也需要时间和经验来继承前辈的衣钵。

2016年澳网,带着大满贯14连败来到墨尔本的张帅迎来了大爆发,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八强,中国网球迎来了久违的热度。在创造历史背后,张帅坦承有过退役的想法,李娜耐心的点拨和建议让她打算再尝试一回,这一次她没有让李娜失望。

张帅不是下一个李娜,但她是点亮星星之火的那个人。从前辈手中接过大旗,逐渐成为中国女网新的领路人,之后王蔷、郑赛赛、王雅繁等人相继加入,再加上在青少年赛场拿下大满贯冠军的吴易昺、王曦雨和王欣瑜,中国网坛看到了新希望。

2019年,星星之火终于等来了燎原之势,张帅在澳网与斯托斯搭档勇夺女双冠军,王蔷在美网首次跻身大满贯八强,郑赛赛与王雅繁双双斩获职业生涯WTA单打首冠,全新的郑州顶级赛与深圳WTA总决赛相继成功举办,当然还有李娜入驻国际网球名人堂的荣耀时刻……

从2010年澳网李娜郑洁挺进四强开始,到2019年首届深圳WTA年终总决赛圆满落幕,过去十年的中国网坛走出了一条以“李娜效应”为变量的曲线。可喜的是,这条曲线在2019年底显现出了强势上升的趋势,这也让我们对下一个十年充满期待。

下一个十年,李娜带来的影响力终将慢慢散去,时代的潮水将会流向何方,中国网球的新生代们要努力了!

猜你喜欢

法网澳网李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487天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法网延期,影响全局
法网11冠
中国金花“顶替”奥运冠军出战法网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新年音乐会上的欢呼
南极泰山
澳网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