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wind Scotland风电场获签20年购电协议
2019-02-14张雪伟
张雪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测试平台,Hywind Scotland风电场获签一份购电协议,真正开始产生经济效益。近日,丹麦能源贸易公司丹斯克大宗商品公司(DanskeCommodities)宣布,将以20年的长期协议购买该风电场所发的所有电力,这份协议开创了先河。协议承诺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打开大门,而此前这种购电协议只限于漂浮式海上风电样机和试验项目中。
此次商业合作达成之前,已经有数家公司打了退堂鼓。“考虑到未来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他们觉得收益周期很长,而投资金额巨大。”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相关负责人表示。但是Hywind Scotland风电项目似乎已经证实了这项合作协议属实。
该风电项目共应用了5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MW,离岸距离25公里,从2017年10月开始在苏格兰海域正式投入运营。在充满暴风雨的三个月测试中,该风电项目的机组扛住了严酷的考验,平均容量系数高达65%,远高于美国陆上风电37%的平均容量系数,也比一般海上風电45%~60%的容量系数要高。在一年的时间中,Hywind Scotland发出的清洁能源电量,足够2万户苏格兰家庭使用。
就在不久前,全尺寸的漂浮式风电机组还只是在规戈0中,而石油钻探技术使之成为现实。经过对海上数十年的勘探,石油公司掌握了如何在远海搭建稳定、安全的作业平台。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们就已经在拉丁美洲、美国和非洲海域钻至水深8200英尺(约合2500米)的地方。挪威石油公司Equinor(原名Statoil)便是这样一家将其海上石油钻探经验应用到海上风电的公司,目前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公司之一。该公司自2001年开始,花了8年时间研发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并于2009年在挪威海域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上述HywindScotland风电项目——全球首个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当前,漂浮式海上风电比固定式海上风电早期发展阶段的成本要高。不过,在适当的条件下,漂浮式海上风电有可能比固定式海上风电成本下降更快。后者成本在短短三年内经历了大幅下降,从2014年的150欧元,兆瓦时下降到2017年的65欧元,兆瓦时。第一批使用现有经过论证的技术达到商业规模的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成本预计将在2023-2025年达至0 80~100欧元,兆瓦时。在“成熟的”商业规模阶段,成本预计会下降更快,若有足够规模化和工业化应用,到2030年将会降至40~60欧元,兆瓦时。
看准了成本急剧下降的趋势,Equinor计划在漂浮式海上风电方面进行大规模扩张——至0 2030年达到13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自2009年第一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被安装以来,技术成本已经下降了60%~70%。Equinor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他们能再次腰斩当前的平准化度电成本。
由于深远海海域面积广阔、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更稳定,而且不需占据岸线及航道资源,可减少或避免对沿海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未来走向深远海成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据悉,未来全球80%的海上风电场址都在水深60米以上的海域,而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建设通常被限制在50米以内的浅海区域,漂浮式海上风电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拓宽了整个海上风电行业的市场及应用领域。
拥有了Hywind Scotland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苏格兰并没有止步于此,一直在为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而努力。基于HywindScotland的成功,美国能源部在海上风电领域投资了2800万美元,其中缅因州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走在美国各州前列。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拥有面积广阔、水深较深的领海,且沿海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用电负荷大,所有这些条件都使得这些国家更有潜力引领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在未来五年内,这些国家将有十多个试商用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陆续投产。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越来越多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投产,这些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将会得到证明。在这段期间内,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非常必要,政策制定者应着重移除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的障碍,制定支持性政策和措施,来加速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及全面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