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牵引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探究
2019-02-14刘娜
刘娜
摘 要:习主席指出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全军官兵具有高昂的斗志,也需要有很强的科技素质。从总体看我军官兵的科技素质已成为制约我军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短板,随着我军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提高全军官兵科技素质,院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本文结合士官类院校当前电工电子教学特点,重新审视教学模式,提出以需求为牵引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期为培养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人才培养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需求牵引;电工电子;士官院校
一、引言
《电工基础》一直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技术侦察方向而言,学习电工电子不但为进一步学习装备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还能够培养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该课程是培养具有科技头脑的现代军事人才方案中的基础环节。
二、国内士官院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各大军事院校均已开设电工电子类课程,该课程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及电气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各院校非电类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电工电子课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以教员为中心,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且知识局限性很强不能有效扩展。虽然各院校都在积极研究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优化。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院校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单向传授。信息化手段下的多媒体播放更是使学员疲于应对PPT的更迭,造成信息的大量堆积,教学由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变成机械灌装。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出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与探索性,严重抑制了学员的创新思维、实际能力、科技素养的培养,难以满足新时期新阶段适应性信息化战争的创新型军事人才。
本文针对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员需求为牵引研究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以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电工电子课程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是非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技术类学员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课程与一般专业课有着显着的区别,它对基本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等更为重视,因此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抽象概念多。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产生诸如任课教师难以用用语言对知识进行明确的描述,学生听课时对知识出现难以理解在内的诸多问题。
根据教育部门更新教材的年限,目前电工教材的更新基本上在4年左右,随着电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工教材的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虽然内容增多了,但是阐述得却更加的概括,没有深入细化的讨论问题。我国的电工教材主要表现在内容更新太慢,教材中的实例分析较少,且教材的内容中计算方面的内容较多,与理论联系较为紧密的实际内容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放大电路、门电路电路设计和连接等实际性较强的内容的时候,不能很好的了解,甚至不能灵活的使用电笔和万用电笔。这正是因为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结合学员专业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变差。
从目前士官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理论教学的学时往往安排得比较紧,教员教学的任务繁重,所以教学往往照本宣科,教学的效果无法保证,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员往往都是刚刚毕业就进入学校教书的,本身缺乏部队装备技术经验,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这样就造成基础差的同学听不懂,逐渐形成厌学的心理。
在不多的实验教学中,学员只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与要求进行验证性实验操作,缺乏自己动心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環节。这样的学习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达不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
四、本校电工电子课程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是陆军特种作战学院面向全院各侦察士官专业授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了解电类知识中最基本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述、应用和发展,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雷达等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本校开设电工电子课程多年,拥有几位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教员。在几位老教员的带领下,电工基础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本校也存在文中所提到的电子电工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校电子电工教学目前也亟需优化改革和突破。
目前,本校的电工电子教学,由于本课程相对教学内容而言各专业学时普遍偏少,课堂教学速度快,内容压缩紧密,加上课程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速度快,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问题。
五、分析原因
从课程本身来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还要体现出各侦察专业的“专业性”特征。但是由于本校师资力量有限,多专业合并上课常常出现,以同一课程标准应对各侦察专业培养目标,难以体现“专业性”特征。
从学员方面来看,通过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对不同专业学员的调查发现,很多学员对“电工学”不感兴趣,认为该课程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无关,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有些理论难理解,对“电工学”有一种心理畏惧。首先,电工电子技术并非他们的专业课,部分学员认为所学专业与电工电子无关,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涉及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次,本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针对士官专业开设,他们大多物理、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再加上传统教材理论知识多,枯燥的公式推导多,这些都直接到是学员对学好这门课程即缺少兴趣又缺乏信心。
从目前学院的教学情况来看,理论教学的学时往往安排得比较紧,因为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注重理论的较多,实践教学资源数量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学院的目的是为部队培养专业性的科技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对于技术侦察类学员的作用比普通高等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学员的生源情况相对较差,学员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多数同学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兴趣爱好侧重点也不一样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区别对待,其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毫无疑问也是不同的,即以需求为牵引进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以提高学员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六、电工电子改革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集基础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未来学习掌握装备的功能、组成、技术指标和使用维护中。
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促因是兴趣,激发学員对这样的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一步是,将电工电子学的知识与前沿科技和专业装备相结合。岗位任职需要和生源特点决定了技术侦察学员的教学主要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线,以部队实际需求为前提,有需求装备才有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学员对所学知识有一种认同感,提高学员的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扶着走”“领着走”“自己走”三阶梯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锻炼环境,增进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学员专业必修课中实际操作为例,据了解,学员学习装备技术的第一堂课是设计一台简单的收音机,需要用到许多电子器件知识,电工教员在讲解电子技术时可以带入该案例进行教学。根据学员基础弱,过去接触电子器件较少的特点,可进行阶梯式教学。首先,“扶着走”。按照课程需求,开始先详细讲解收音机原理,电路中常用组件电阻、电容、电感以及集成电路的作用,主要消除学员对电路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其次,“领着走”。不再讲理论知识,只介绍收音机线路、目的和要求,根据实验原理、组件性质让学生预习自学,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需要用到的组件,目的是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自己走”。给出要求,提供仿真软件,由学员自己查阅资料、选择合适仪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三阶梯式教学有利于根据学员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教学相长,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面向所有学员开设的基础课程,涵盖的理论多,信息量大,由此衍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教师在授课中对所有专业一刀切的讲解,针对性不强,不能突出不同专业的不同应用重点。对此问题,可在理论教学中按专业分班教学,在保证学员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案例教学。
七、结语
以学员为主体,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以需求为牵引进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的是有效提高电工电子的教学效果,增强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为部队培养一批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英.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8).
[2]龙雄.新课程理念下的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分析[J].无线互联网科技,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