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集体产权改革 盘活村级集体经济

2019-02-14何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何学

[摘要]在深化集体产权改革的道路上,不能搞“一刀切”,必须要因村制宜,灵活制定集体产权改革的策略,做好必要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安徽地区农村为例,对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展开了简要分析,并基于个人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关于深化集体产权改革的保障性建议。

[关键词]集体产权;清产核资;产权评估;经营性资产

[中图分类号]F321.3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一轮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提高集体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关系到改革成效的主要问题。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在不断的壮大,一些地区通过先行试点,也为深化集体产权改革提供了榜样、积累了经验。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各地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基础、优势资源还是制度建设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必须要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道路,才能真正依托集体产权深化改革,盘活集体经济,走向致富道路。

1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1.1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不完善

目前一些乡镇虽然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已经建立起了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市场运行不够规范;还有就是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从产权流转交易对象上来看,主要还是集中于承包地,像林地、荒地等,也是安徽省很多农村大量存在的集体资产,但是并没有依托交易市场进行很好的流转,无形中造成了集体资产的闲置与浪费。

1.2 农村集体产权评估体系不健全

如何准确界定农村集体产权的价格,是集体产权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上来说,为了保证价格的公平与公正,应当由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基于市场整体水平,结合农村集体产权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准确定价。但是目前来看,一方面是农村、乡镇地区的专职评估机构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很多农村、村委会成员,对这类评估机构缺少信赖,评估费用高等情况,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村两委商议定价。由于专业性不强,缺少参照物,经常会出现集体产权的账面价格虚高的问题。

1.3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监管不到位

随着集体产权改革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产权不够明确、监管没有到位等等。国有资产由国资委监管,农村集体资产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既没有制度保障,又缺少专人监管的问题尤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村集体资产被挪用、流失等问题,不仅让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而且也会影响广大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任度,对今后的集体产权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要想推动集体产权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制度与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2 深化集体产权改革的具体做法

2.1 清产核资,明确产权

按照清查核实、产权界定、价值评估、公示审核的工作步骤,重点对集体确权以外的山、水、林、地等资源一并调查、登记。资产资源价值由清产核资专班参照市场价格合理确定。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例如可以按照属性的不同,划分为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等。这样既可以方便后续的村集体资产管理,避免出现集体资产流失、侵吞等风险,又能够针对性的制定集体资产利用方案,这对于盘活村级集体经济也有很大帮助。

2.2 尊重民意,规范交易

集体产权改革要充分照顾到每一名农民的利益,听取每一名农民的建议和想法,在保持尊重民意、群众认可的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改革计划。另外,考虑到户籍、承包地、人口流动等因素对集体经济組织成员资格带来的影响,上级政府部门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关于成员认定的相关文件。如果仍然存在争议,则可以由该村的两委成员,组织村民代表一同进行投票表决,最大程度上保护村民的利益。为了减少后期出现纠纷和矛盾,一旦认定成员后,采取封闭式管理,后续农村新增人口可以通过继承或转让的方式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除此之外不再增加新成员。

2.3 开展宣传,统一认识

当前还有一部分农民对集体产权改革持观望态度,例如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等。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乡镇负责人、村干部的宣传不到位有关。另外加上许多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而农村地区消息又相对闭塞,因此对集体产权改革缺少了解。针对此类情况,就要求村两委成员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楚集体产权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进而更加自觉、自愿的加入到村集体产权改革的队伍中。这样就能够让广大村民大力支持改革,通过凝聚合力,确保集体产权改革早日完成。

3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保障措施

3.1 完善配套制度,推动集体产权改革规范化开展

集体产权改革由于各个农村特殊而又复杂的情况,导致了改革进程中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阻碍。为了确保改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村级集体资产的配置效率,就必须具体到各个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细化和完善的改革制度,例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有了制度作为保障,在开展集体产权改革各项计划、工作时,就能够有所参照,从而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有效解决了以往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村民意见不统一、改革工作不规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密切关注集体产权改革进程和取得成效,不断的对现行的体制机制进行补充、完善。

3.2 细化步骤流程,实现全程动态监督管理

为了让更多的村干部明确集体产权改革“如何改、改什么”的问题,还必须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出台更加详细的改革规划和工作步骤。例如,安徽省某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过程划分为“三清”明晰家底、“三步”确定股权、“四规范”赋予权能3个阶段,从而实行递次推进。这一方法通过试点证明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值得在其他农村进行推广。除此之外,还要重点做好监管工作,应当由上一级的乡镇政府,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这样就可以对集体产权改革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有效解决了侵吞或挪用集体资产的问题。

4 结语

盘活村级集体经济,让农村的资产、资源能够重新活跃起来,发挥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在深化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走一些弯路,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村委做好统筹指导,秉持着维护村民利益的原则,通过完善监督制度、充分尊重民意、清查核实资产等一系列措施,确保集体产权改革按部就班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能应,周龙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有益探索——湖北省京山县通过农村股改盘活集体经济[J].学习月刊,2017(9):33-35.

[2] 王俊岭.摸清资产家底保障农民权益中央力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7(1):10-12.